回覆列表
  • 1 # 笑談文史

    1、從皇位傳遞的正統性上講,獻帝禪位於曹丕雖然受到逼迫,但曹丕的權力卻是實實在在從獻帝那裡以和平的方式繼承而來,因此,歷代史家也以曹魏為取代漢代後的正統王朝。而相應的劉備的皇帝只是自己封的,當時盛傳獻帝已經遇害,結果劉備稱完了帝,才發現鬧了個大烏龍,人家獻帝還沒死。

    2、當時劉備僅是一個地方割據勢力,自古以佔據中原的王朝為正統(金代除外),劉備在成都稱帝自然名不正言不順,諸葛亮後來要興復漢室,基本目標是什麼呢,是“還於舊都”,好歹長安、洛陽得佔一個,才顯得有底氣些。

    3、還有劉備血統的問題,有史料記載劉備漢室苗裔,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孝景帝玄孫;也有史料記載其為臨邑侯枝屬。雖說也姓劉,但早已是旁支中的旁支了。

  • 2 # ZXP宗小胖

    劉備是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典略》則稱劉備是臨邑侯枝屬)。所以劉備但是是不是屬於漢室之後都不確定,怎麼了算是正統的漢朝皇帝。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

    劉備是在漢獻帝禪讓(說是禪讓其實大家都知道咋回事)曹丕之後,才稱帝的,說白了就是看人家曹丕當上了皇帝了,自己也眼紅,稱了,如果說曹丕稱帝是威脅逼迫,那麼劉備就是東施效顰,名不順言不順就當上皇帝,劉備一直打的稱號是匡扶漢室,還沒等扶起來自己當皇帝了,不僅違背了自己的初衷,也違背了自己的政治理念,這可能是劉備集團走下坡路的開始。

    所以劉備當皇帝肯定不是正統,從皇位世襲制中,以父死子替為正宗。皇位的異姓相代存在兩種形式,要麼是透過大規模農民起義或外族入侵來達到改朝換代的目的,要麼就是以外戚、權臣、後宮的身份奪取皇位。所以劉備不屬於這兩種的任何一種,說實話還沒有曹丕正統了。

  • 3 # 伏桀

    從結論來說,劉備當然不算正統的漢朝皇帝,所以即便蜀漢一統天下,後世也只會以蜀漢稱呼,就如同西漢,東漢一樣非要加一個字首以區分。沒錯,劉秀和劉備性質一樣,都稱不得正統。但是相對於曹丕孫權而言,劉備可是要正統得多了。至少人家還是劉氏家族一員。中國封建社會的邏輯就是家天下,劉協在位,劉備沒有名分,當然不敢稱帝,劉協被迫禪讓,劉備不管是稱帝也罷,匡扶也罷,都合乎情理。稱帝就是走劉秀的老路,這沒什麼可黑的。

    -

    至於有些人非要較真什麼禪讓是正統,純粹就是一派胡言,真正的強盜邏輯。沒記錯的話,中國古代王朝社會朝前走的一大個標誌,就是夏禹改禪讓為世襲。世襲之後的中國王朝,再無主動禪讓,有,就是借用古聖禪讓一說給自己篡權找藉口而已。之前說了,進入封建社會,中國統治者也好,老百姓也好,奉行的都是家天下邏輯。劉備血脈再偏,他也是漢室宗親。當任何人探討“漢”朝正統皇帝的時候,除劉姓之外都沒有資格。

  • 4 # 獨孤29262905

    漢獻皇帝之後,大隋開國之前,誰都不算正統,大漢皇帝的地位是誅爆秦,逐霸王而來,有漢四百年,華夏奠基天下無雙地位,所以,大漢的天子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天子,大漢的王朝是為漢人自豪的王朝。而漢之後,誰可以夠資格算正統?隋雖然是篡位而來,但是恢復漢人制度,從新統一天下,尤其是恢復漢人制度,影響巨大,可為正統。漢之後隋之前,沒有正統,全是軍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種化妝品去痘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