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灰度投資

    個人認為王莽是最被抹黑的皇帝。王莽家世顯赫,族人生活奢華,但唯獨他生活清淨,獨守簡樸,勤奮好學,照顧他人,甚至賣車馬接濟窮人,年輕時對個人要求很嚴,他是家族中的異類,這一點無論放在古今中外,都已經很少人做到了。

    當然,歷史給王莽的標籤是"王莽篡漢",光一個“篡”字,就可以讓他永背罵名,這是歷史的抹黑,為什麼呢?因為這是“家天下”的思維,王莽作為外戚,最後當了皇帝,而之後光武帝劉秀綠林起義成功,自然要把他的本來面目打入十八層地獄,這導致後面的史官只能用"王莽篡漢"來解釋他,否則就脫離了所謂的“正統”。

    我們需要明白,中國史官也需要講政治,即維護統治階級的思想權威,如果把"篡漢"這事合法或說正常化敘述,哪個朝代的皇帝都會脊背發涼,擔心他的大小舅子小姨子來奪他的權。

    那王莽和歷史上那些爭權奪利的王公貴族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首先,王莽尊重法制。自己的二兒子殺了家奴,他大怒,嚴厲懲罰兒子,最後讓他去自殺抵命。這已經很狠心了,我們說了幾千年的歷史,"王子與庶民同罪",在多數時候大夥都不當真,但王莽是認真的。

    其次,評價一個皇帝的行為,要他有沒有心為老百姓考慮,換今天的話來說,是為人民服務。

    王莽最"出格"的思想就是"王莽改制",將天下田改為公田,這不就是我們今天的"公有制"嗎?這樣抑制了土地兼併,這要觸犯很多王公貴族地主階級的利益,說白了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但王莽一往無前,沒有去想那麼多,這個格局已經超越了很多統治階級的掌權人。

    王莽改制的第二條措施是他將天下奴婢改為私屬,禁止買賣。這點把中國的人權程序推進了千年。大家想想看,美國的黑奴問題直到19世紀的南北戰爭才著手解決,俄羅斯的農奴制直到20世紀初才解決,而王莽在1800年前就提出並嘗試解決。這已經很了不起了。

    其他的措施都不說了。當然,"王莽改制"最後是失敗了-能不失敗嗎?觸犯了這麼多貴族地主的利益,最後沒人替他賣命,在這點他很失敗。但平心而論,王莽是高起點,高格局,對自己要求也很嚴,但為了民生,急於推動歷史程序,結果好心辦砸了事,他沒有成為人們口口相傳的"千古一帝",但我認為本心出發點是好的,歷史不該用"篡漢"來總結他,畢竟,等到他接手時已經是一個爛攤子-漢末的政治腐敗,宮廷奢華無度,地方盤剝搜刮,民生凋敝,老百姓苦不堪言。王莽做了自己的努力來挽救,但前人留的窟窿實在太大,沒法彌補,結果他成了歷史的替罪羊。

  • 2 # wy風範

    東吳孫柯基上榜,他是最慘的!

    孫大帝:孫柯基被黑就很簡單了,多疑猜忌,逼死陸遜廢立繼承人甚至賜死親子,親自充當了使吳國日後內耗而亡的掘墓人。戰鬥力方面,沒有輔助整個就一戰五渣,不說有父兄作為對比,就是單論無限給遼神送經驗送人頭。

    秦始皇:一提起始皇帝,大家想到的永遠都是暴君、阿房宮、賦稅重、焚書坑儒。但是呢?作為千古一帝,車同軌、書同文,建造萬里長城。還有,焚書坑儒明明破除的是封建迷信,怎麼到後來就變成了坑殺知識分子了?

    隋煬帝:楊廣可以說也是被黑的非常慘的一位皇帝了,本來好好的皇帝他可以舒心去坐,做個平庸之輩也許就長久混下去了,偏偏他心急,想成就一番事業,不然就不完美了。

    帝辛:商朝最後一個王也就是紂王,帝辛應該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王,在他的統治下商的版圖急速擴大,基本奠定了漢代之前的中國版圖,然而在商軍隊征伐東夷的時候被小國周鑽了空子,首都被偷襲,導致亡國。

  • 3 # 虎博博

    秦始皇一統天下,創“皇帝”稱號後,在2000多年的帝制時代中,中國歷史上總共出現了400多位皇帝。他們之中既有明君聖君,也有昏君暴君。但還有這麼一類皇帝,在位期間很有作為,可由於各種原因,他們的形象卻在後世被抹黑,甚至成為歷史書裡的“反面教材”。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被嚴重抹黑的十大帝王。 第一位 商紂王帝辛 中中國人特別喜歡拿上古的人說事兒,說賢君聖君必會提到堯舜禹,而說到昏君暴君肯定就跑不了桀紂了,甚至一旦要指責哪個皇帝是暴君昏君,就要加個形容詞,說某某某是桀紂之君。這裡的“紂”,就是中國歷史上被黑得最慘的君王商紂王。一部《封神榜》,讓大家對那個耽於酒色、荒淫無道、陷害賢臣的商紂王,妖后妲己的心狠手辣無不令人印象深刻。但實際上對紂王的抹黑從西周初年就開始了,比如那個“紂”字就是周王室給他取的諡號。西周王室在牧野之戰中僥倖得勝後,商王朝尚有很大勢力,為穩定民心便開始對紂王進行抹黑。但實際上,商紂王膂力驚人,英勇善戰,大肆開疆拓土,將商朝的領土從中原地區一直拓展到了沿海,所以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主。至於牧野之戰的失敗,很大程度上由於極度開疆拓土導致兵源不足,釋放奴隸參戰又遭遇了倒戈,這也只能怪商紂王太尚武了。作為甚至最殘暴的皇帝代表,商紂王表示自己很冤。有人說商紂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黑的最慘的人,就連古代許多文人志士也為他平反。帝辛即商紂王,是中國商朝最後一位君主。“商紂王”的正式名號是帝辛,殷商王朝第三十一代天子,“商紂王”是後世對他的貶低性稱謂。《史記》裡稱帝辛是是智商極高,反應極快,能言善辯,絕非一勇之夫。可能是歷史太久遠了,我們只能根據傳說來判斷一個人,這才是他被黑的這麼慘的原因吧

  • 4 # 尼古拉斯奇異果

    一、商紂王

    提到商紂王,與隋煬帝差不多,對於他的形象,因為各種演義、小說、評書以及影視作品的傳播,在民間有著廣泛的知名度,而且想到的第一印象就是“暴君”。上千年以來,在許多中中國人的心裡,商紂王幾乎就成為了暴君的代表人物。從西周開始至今對紂王暴君形象的各種加工與渲染,幾乎不可爭辯了。同樣,紂王也是一位王國之君。他的本來的名字叫子辛(帝辛)。〝紂王〞這個諡號本身就是對他的貶低,〝殘義損善曰紂〞。

    歷史上真實的帝辛並非是個荒淫無度的君王。據《史記》記載,商紂王博聞廣見,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膂力過人,他的氣力足以徒手殺虎。他一手抓九條牛的尾巴,往後一拉,九條牛隻有向後倒退。他曾經攻克東夷,把疆土開拓到中國東南一帶,開發了長江流域。降服了大多數東夷部落,取得大勝。從此以後,中原地區的文化逐漸傳播到了東南地區,這為後來中國形成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創造了先決條件。孔子的弟子之一子貢就為紂王平過反,他說紂王的罪行不像史書所言那樣誇張。

    二、秦始皇

    在歷史上,對秦始皇的評價,多為貶責或者貶損。除了明代思想家李贄讚譽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外,褒義之詞猶如鳳毛麟角。歷史上的文人墨客一直貶損秦始皇是推行苛政的殘暴之君主。

    關於秦始皇“暴君”之評說,當源於漢文帝時期。有個博士名叫賈誼,他給漢文帝上書,所言經司馬遷和眾多儒士推波助瀾,流傳千古,欺矇後世人幾千年。

    三、隋煬帝楊廣

    說起隋煬帝楊廣,大家都對他的影響可能都不會好,他的名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流傳的呢?隋末時期群雄並起,各路豪傑都打著各種旗號反叛隋朝的統治,既然是反叛當然要找一些光明正大的理由了,不然名不正則言不順。當時的有一支農民起義軍,也就是隋唐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瓦崗軍。首領李密為了征討隋煬帝,釋出了《討隋煬帝檄文》,給隋煬帝扣上了十項罪狀,都是最為人所厭惡的,如弒父、亂倫、嗜酒、勞民、濫賦、興役、徵遼、濫誅、賣官、無信等等。總之是〝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不久以後隋朝滅亡,唐高祖李淵建立了唐朝,因為李淵也算是背叛了隋煬帝才成功的,而且他們之間還是親戚,但是,所以總得抹黑一下楊廣,以證明自己反叛的正當性,再加上唐朝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盛世王朝,後來的史書及小說等文學作品為了褒揚唐朝的功績,也會不同程度地對隋煬帝進行醜化。最終使得楊廣的暴君形象變成了定案。

    然而,如果客觀的看待隋煬帝楊廣這個人的話,他應該算是一個又這雄才偉略的一代君王,有著自己的政治抱負,也為後世留下不少的豐功偉業,比如他修大運河、修文藏書、開創科舉,還大力提拔寒門子弟、打擊豪門世家,且大力開拓西域,使四方諸國誠服。雖然因為窮兵黷武、急功近利、耗盡民力導致他成為亡國之君,但是他絕對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個一無是處的昏君。

    四、崇禎皇帝朱由檢

    說起崇禎皇帝,很多老百姓都把他列為“昏君”、“暴君”一類,其實歷史上的朱由檢,自登基開始一直兢兢業業,他本身的素質在明代的帝王中也屬上智之人,與他那個二十多年不上朝不與大臣見面的祖父和他那個縱情酒色,不會治理天下,卻做得一手好木工活的哥哥相比,崇禎之“敬業”,簡直可以評為帝王中的勞模。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悲催的皇帝,照史家的說法,他十七年裡勵精圖治,企圖中興振作,但終是無力迴天。在那個時候,明朝滅亡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東北建奴日益猖獗、陝西亂民四處作祟、朝內官員腐敗、東林黨肆意妄為,再加上持續不斷的天災跟瘟疫,這種情況,就算是換明朝太祖那樣的天才當皇帝也撐不下去,只能說他生不逢時,悲哀。

  • 5 # 兩半東周

    周幽王吧

    關於西周的滅亡,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應該就是“烽火戲諸侯”這一版,其實西周的滅亡跟褒姒真沒多大關係(夏之妹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晉之驪姬這亂世四妖姬,前三位的事蹟基本都是虛構的),根本的原因還是周朝的制度問題。

    眾所周知,周朝是分封制。

    武王滅商後,分封天下。

    他將土地封給王室子弟或有功的臣屬,所封之地稱為“諸侯國”,統治封地的君主就稱為“諸侯。”

    諸侯又將自己的封地進行切割,並分封給自己的親戚或屬下,這幫人稱作“卿大夫,”卿大夫再將土地和人民分封給“士,”這樣層層分封下去,就形成了這樣的等級制度:

    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在生產力極度低下的當時,分封制將當時鬆散的個體們組成了一個能夠產生合力的整體。當時人類社會的框架剛剛開始嘗試構建,分封制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有利於穩定當時的社會秩序。

    但是這樣的制度卻存在根本性的缺陷。

    1.血緣會稀釋,宗法關係會疏遠。武王兼併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者五十三人,剛開始的時候當然沒什麼問題,都一家人,但是三代、五代以後呢,臣屬關係從血源性轉向結構性,後者的臣屬關係穩定性遠不如前者。

    2.分封是一次性的,通過分封換取忠誠在早期行之有效,地就那麼多,分完以後呢?周天子再想將無主之地封給有功之臣就不再可能。

    3.諸侯需要向天子定期朝貢,在諸侯封地內卻沒有直接的權利。西周後期,諸侯國之間擴張兼併,漸漸強大,周王室逐漸式微,沒有足夠的實力,對諸侯的控制力大大降低。

    接連不斷的天災也加快了西周的滅亡。

    《國語·周語》記載:幽王二年,西州三川皆震...是歲也,三川竭,岐山崩。

    《史記·周本紀》:共和十四年,大旱,火焚其屋。

    《太平御覽》卷879引《隋巢子》說:厲、幽之時,天旱地坼。

    《通鑑外紀》記:二相立宣王,大旱。

    《詩經》中關於天災的記載更多。

    天災不斷,哪個王朝經得起這麼造?

    就算幽王不是什麼明君,也不至於蠢到亂拉警報吧,那個時期有沒有烽火臺還是兩說,而且眾諸侯又怎麼可能那麼忠心?又怎麼可能幾乎同時趕到?對不?

    一家之言,不喜勿噴

  • 6 # 周曉林律師

    本朝往往都會修前朝史,比如明朝修元史、清朝修明史,所以往往勝利者都為了增加自己政權的合法性,修訂史書的時候就有所偏頗,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

    從現代的觀念來看,一個皇帝是否是一個好皇帝,一看是否為國家增加土地、二看對人民盤剝的利害不厲害、三看胸襟如何,從以上方面來看,真正的好皇帝沒幾個,所以流傳下惡名的皇帝感覺自己滿冤的。

    當然,如果一個皇帝不出名,連被黑的資格都沒有。

    閒話少說,我認為本身沒有黑的那麼狠、但是被黑的天怒人怨的有這麼幾個,當然,現在已經基本被網友或者歷史學家“平反”了。

    秦始皇,不用多說,就沖人家真正的大一統,就夠厲害的,被黑的最慘的焚書坑儒很多都對這個有不同的解說,還有修築長城是為了對抗侵略,歷史上徵發徭役的情況比比皆是,只是秦始皇比較慘,他死後不久就改朝換代了。

    同情況的還有隋煬帝楊廣、詮釋了越聰明的人破壞性越大,還有商紂王帝辛、感覺對商紂王的描述簡直在描寫一個戀愛腦,人家作為商王每天都很忙好不好,天天跟美女折騰有那麼多閒空嗎。

    還有一個皇帝最近頻頻在銀幕上出現,太慘了,慘的一般男人都同情他。明明根據歷史人家非常勤政,結果自己的弟弟還跟自己的小妾……(請看後宮甄嬛傳),死不瞑目好吧。當然,這個不是亡國之君,之所以被黑據考證有兩個黑料來源,第一文人的筆、這個就不說了;第二他兒子的嘴,距離雍正帝剛死一個月,他兒乾隆就說關於囚禁雍正的兄弟“實非我皇考本意”,哎,這麼黑自己親爹的叉燒兒子、要了幹啥 。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博君一笑。

  • 7 # 世界全史羅銳

    十、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

    開啟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雍正王朝存在了13年,跟康熙和乾隆兩個盛世相比,顯得有些不值得一提。再加上歷史上的一些傳聞:“雍正殺先帝繼位,利用特務暗殺自己的兄弟,大興文字獄等等,最後因為迷戀長生不老而過量服用仙丹致死。”對於雍正來說,這一切都充滿了惡意,充滿了不對等的揣測。其實雍正做皇子的時候,對康熙晚年政治上的弊端,官場上的腐敗,看得已經比較清楚了。雍正他45歲繼位,思想已經比較成熟了,所以雍正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作用還是非常大的。

    九、明武宗朱厚照

    開啟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讀《明史》的時候,你會發現對朱厚照的評價基本都是負面的。其實明武宗是歷史上很有爭議的一位皇帝。有人認為他荒淫暴戾、怪誕無恥,是少見的無道昏君,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朱厚照的一生有兩大功績:蒙古取得“應州大捷”, 誅殺大太監劉瑾。慢慢地人們對武宗的認識有所改變,認為他追求個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是極具個性色彩的一個皇帝。

    八、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

    開啟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元順帝是元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但他並非是昏庸無道的帝君。他繼位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史稱“至正新政”,主要恢復了科舉制,減少稅收,不允許民族歧視。

    七、前秦世祖苻堅

    開啟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我們對苻堅大帝的印象是非常不好的。我們總覺得他驕傲自大,目中無人,但是又沒有什麼實力。事實上,他聰穎好學,有詩書氣自華,赤子般的情懷。除此之外,他還聰明過人,慷慨好施,年少時的言談舉止猶如大人,八歲時就主動求師讀書。他的祖父苻洪驚喜地說:“我們戎狄部族世代只知道喝酒,你小小年紀卻要求讀書,真是太好了。

    六、宋高宗趙構

    開啟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宋高宗趙構可以說在沒登基繼承皇位之前還是比較有骨氣的,但是由於這個高宗在後期發生了點不可磨滅的事情讓他徹底變了個人,成了懦弱的皇帝,也因為誅殺岳飛並與金國簽約媾和,被扣上“昏君”的帽子。

    五、新帝王莽

    開啟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雖然王莽做過外戚、權臣和反賊,但是王莽的政治跟軍事才能不可否認。他推行的許多改革措施都非常有效地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起到了深入民心的作用。

    四、唐高宗李治

    開啟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李治因為將自己的權力和江山讓給武則天而被描寫成一個昏庸無道、膽小無能的傀儡皇帝,並被套上“昏懦”的帽子。實際上,李治誅殺長孫無忌鞏固了自己的位置,又抑制了世族勢力,為唐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蜀漢後主劉禪

    開啟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扶不起的阿斗”出自劉禪,後來用於諷刺那些玩物喪志者的人。但實際上,劉禪並不是昏庸無道,只是諸葛亮在的時候,劉禪都聽諸葛亮的。諸葛亮去世之後,劉禪也支撐蜀漢三十年之久,可見他並不是昏庸無能的人。

    二、隋煬帝楊廣

    開啟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楊廣一直以昏君,暴君的形象出現,其實他開通了大運河,開創科舉,討伐高麗,為唐朝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一、商紂王帝辛

    開啟騰訊新聞,看更多高清圖片

    在我們的印象中,紂王貪戀酒色、荒淫無道。其實這只是西周王室為穩定民心惡意抹黑商紂王。實際上,商紂英勇善戰,開疆拓土,是一個有作為,有野心的君主。

  • 8 # 記錄歷史人生

    自秦始皇一統天下,創“皇帝”稱號後,在2000多年的帝制時代中,中國歷史上總共出現了400多位皇帝。他們之中既有明君聖君,也有昏君暴君。但還有這麼一類皇帝,在位期間很有作為,可由於各種原因,他們的形象卻在後世被抹黑,甚至成為歷史書裡的“反面教材”。今天,達摩君就給大家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被嚴重抹黑的十大帝王。NO.10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

    延續了十三年的雍正王朝,出現在康熙和乾隆兩個盛世巨人的夾縫之間,猶如身處兩束巨大光環的史學陰影中,留給後人的是一個撲朔迷離的帝王形象。毒殺先帝繼位、利用特務排除異己、通過祕奏控制地方、大興文字獄併為自己撰文開脫的行為、過量服用仙丹的致死方式,雍正的一切都充滿了各種惡意的揣測和彼此對立的評價。加之各種坊間傳聞和現代影視劇的影響,更是將這種誤解推向極致。幸好自電視劇《雍正王朝》問世以來,雍正被抹黑已久的形象已大為改觀,其在位十三年間的各種制度建設和經濟成就也逐漸大白於天下。NO.9 明武宗朱厚照

    在《明史》中,對正德皇帝朱厚照的評價基本是負面的,說他“奮然欲以武功自雄”,若非文官集團匡正過失,朝綱就會走到崩潰的邊緣。朱厚照一生主要有兩大功績,其一是對蒙古取得“應州大捷”,使蒙古勢力再也不敢進犯中原,其二是誅殺大太監劉瑾,平衡內閣與宦官兩大勢力。但也正是因為這兩大功績,朱厚照註定會背上文官集團甩給他的千古罵名。悍然參與對蒙古的作戰,違逆了文官集團極力避免戰爭的心態;利用“八虎”以及錢寧、江彬等人彈壓內閣勢力,打擊了多年來文官集團把持權柄的囂張氣焰。至於久居豹房,縱情享樂等事,君主專制時代的哪個皇帝又能避免呢?完全是欲加之罪罷了。NO.8 元順帝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

    元順帝作為元朝最後一位皇帝,並非昏庸無道之君。年少即位,沖齡踐祚,扳倒權臣伯顏,隨後任用脫脫等人,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來挽救統治危機,史稱“至正新政”,主要包括恢復科舉制、頒行法典《至正條格》,下令免除苛捐雜稅,放寬對漢人、南人的民族歧視政策。NO.7 前秦世祖苻堅

    相信大家對苻堅大帝的印象更多來源於幾個表示貶義的成語,諸如形容驕傲自大的投鞭斷流,形容被嚇破了膽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後世對苻堅的“黑化”皆源於一場淝水之戰,在那場事關中國前途命運的戰役中,苻堅被東晉的謝安打敗,只好退回北方,他本人也被後世流傳下來的一連串成語黑得體無完膚。但實際上,不同於當時那些凶殘野蠻的少數民族君主,苻堅在當時還是很有作為的。他聰穎好學,守禮仁孝,大力推崇漢化,任用漢人王猛為相,辦學校,勸農桑,大力發展農業,勵精圖治,基本統一了整個北方。只可惜在淝水之戰中敗北,之後身死國破,中國的大一統因此遲到了200年之久。NO.6 宋高宗趙構

    僅僅因為誅殺岳飛並與金國簽約媾和,就在趙構的腦袋上扣了一頂“昏君”的帽子,並永遠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這顯然是不夠公允的。國破家亡之際,趙構勇於肩負重任,出使金營為質,沉著冷靜,機智勇敢。汴梁城破,北宋滅亡,趙構南渡之際,身邊僅有親兵千餘人,他迅速調集軍事力量構築防線,守住淮河、長江一線,經過幾番磨難終在杭州落腳,奠定了南宋王朝的根基。比起後世南明的局勢,趙構所面臨的局面要更惡劣,但最終南明群臣盡為誅戮,而趙構卻成功地與金國形成了對峙之勢,可見趙構確有過人之處,不可以“昏君”而論之。NO.5 新帝王莽

    在中國曆代儒生看來,王莽一直被冠以外戚、權臣和反賊這三種角色,更何況由他所掀起的改革以徹底的失敗而告終,其形象簡直低賤醜陋到了極點。但實際上,王莽所推行的許多改革措施都很具遠見卓識,也很深入民心。他規定私人不得買賣土地,分天下土地給天下人,並將鹽、鐵等戰略物資收歸國有。他還下達了嚴厲的廢奴政策,禁止買賣奴隸。他還與太后一起帶頭捐資,在長安為災民建房。可以說,王莽是一位有能力亦有情懷的政治家,但他書生式的情懷卻導致了改革的失敗。他仿周制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改革幣值、改革官制、恢復井田制等最終都宣告破產,畢竟情懷不能當飯吃。NO.4 唐高宗李治

    在很多影視作品裡,李治被描寫成一個身體羸弱、昏庸無道、膽小無能的傀儡皇帝。他拱手將自己的權力和江山交給了武則天,唯她馬首是瞻,就連歐陽修在《新唐書》中也說唐高宗是“昏懦”之主。但實際上,李治並非如此。他借武則天之手,誅殺長孫無忌、褚遂良等功臣,鞏固自己的位置,又殺張皇后、蕭淑妃等,用以抑制世族勢力。李治在位期間,武則天不過是與聞朝政,協助政務,並遵循其意旨去辦事,尚未達到左右朝政的地步。此外,在李治統治期間,唐王朝的對外戰爭較貞觀時期更加無往不利,先後攻滅西突厥、百濟、高句麗,其版圖達到了最大,即東起北韓半島,西臨鹹海,北至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NO.3 蜀漢後主劉禪

    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導致今天地球人都知道蜀漢有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在《三國演義》裡,劉禪的昏聵無能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以至於“此間樂,不思蜀”成了大家都喜歡拿來去諷刺那些玩物喪志者的俗語。但實際上,劉禪雖說算不上什麼千古聖君,畢竟蜀漢政權在他手裡丟掉了,但也實在沒小說裡寫的那樣昏庸無道。諸葛亮在的時候,劉禪能夠很大氣地容忍和接受他的一再越權,努力維繫著和諧而微妙的君臣關係。而在諸葛亮去世後,劉禪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尚能支撐蜀漢政權長達三十年之久,亦可見他並不算昏聵無能。亡國後,面對司馬昭的試探,劉禪又能小心翼翼地逢凶化吉,一句“此間樂,不思蜀”令對方打消了深藏已久的殺心,這真可以稱得上是大智若愚了。NO.2 隋煬帝楊廣

    李唐皇室對楊廣的抹黑深刻影響了此後一千多年對他的評價,昏君、暴君的名聲伴隨著大運河上的水殿龍舟不脛而走。但實際上,楊廣之所以最終導致亡國,最大的問題恰好是過於銳意進取。他曾率軍平陳,完成統一,後來又參與平定突厥、契丹的戰事,並親征吐谷渾,戰功赫赫。繼位後,他又通運河、開科舉,徵高麗,欲成一代王業。怎奈步子邁得太大,剛剛經歷過數百年分裂局面的國家和人民不堪重負,中國歷史上的一夜繁華,頓時香消玉殞,再無蹤跡。NO.1 商紂王帝辛

    中中國人特別喜歡拿上古的人說事兒,說賢君聖君必會提到堯舜禹,而說到昏君暴君肯定就跑不了桀紂了,甚至一旦要指責哪個皇帝是暴君昏君,就要加個形容詞,說某某某是桀紂之君。這裡的“紂”,就是中國歷史上被黑得最慘的君王商紂王。一部《封神榜》,讓大家知道了那個耽於酒色、荒淫無道、陷害賢臣的商紂王,但實際上對紂王的抹黑從西周初年就開始了,比如那個“紂”字就是周王室給他取的諡號。西周王室在牧野之戰中僥倖得勝後,商王朝尚有很大勢力,為穩定民心便開始對紂王進行抹黑。但實際上,商紂王膂力驚人,英勇善戰,大肆開疆拓土,將商朝的領土從中原地區一直拓展到了沿海,所以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主。至於牧野之戰的失敗,很大程度上由於極度開疆拓土導致兵源不足,釋放奴隸參戰又遭遇了倒戈,這也只能怪商紂王太尚武了。

  • 9 # 青史明

    秦始皇為何能在短短的實際執政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裡上承千年,下啟千年。吞滅六國,締造秦朝,結束了數百年來“天下共主”名存實亡的政治局面。第一次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建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大帝國。而又在他死後不久,又出現了第一次皇權變異,爆發了第一次庶民革命,從而導致第一次大帝國的覆滅。在我看來,這些“第一”或多或少都歸因於秦始皇。

    自古以來,人們對秦始皇的是與非、善與惡、功與過的態度褒貶不一,一直聚訟紛紜,莫衷一是。

    他的身世,在這個世界上,可能除了呂不韋與趙姬清楚之外,我們無從得知。幼年的他,物質生活還是相當富裕的,但生活的複雜多變,他的經歷自然驚濤駭浪,險些喪命於襁褓之中。因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十二歲便繼承了秦國王位,二十一歲親政。

    親政後不長的時間裡,基本上掃除了秦國內部的政亂,從而一步步橫掃六國,統一了天下。可見秦始皇確實是一代梟雄,其肯定具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在當時的七國國君中,必然是一個明君。因為從歷史的角度出發,“成就帝業者,必有霸王之佐,輔成霸業者,必有王佐之才”所以,要想在當時七國混亂的局面下獲得一大批賢能之才,並非一件容易之事。

    但,秦始皇做到了。在他的身邊,由一大批軍政素質極高的王霸之佐和善戰之將。。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人的諫言及誓死效命,秦始皇會取得“千古一帝”這個稱號嗎?顯然不可能。但為何他能獲得這些人的忠心耿耿呢,這就必然得從他當時的政治遠見及賢能程度來考慮。

    可見他在統一六國的時候確實在人格上有所魅力。我們現在大部分對秦始皇的第一印象就是“暴君”對群臣是亂殺無辜。但是,我們好好想想,如果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時候對群臣都是亂殺無辜,那麼還有誰敢去為秦始皇死心塌地的去效命呢?

    事實上,當時的秦始皇實行的一條律法就是“諫者不誅”因此,秦始皇便擁有了像王翦父子,蒙氏祖孫等賢將誓死為他效命。從而便在短短的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裡毫無挑剔的完成了歷史所賦予他的使命。由此在世界史,中國古代文明史,中國政治史,中國政治制度史,中國思想史,中國法制史,中國文化史,中國工程史等諸多方面名垂千古,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類似影響的人物屈指可數,而在中國古代史上則堪稱獨一無二。真不愧

    “千古一帝”

  • 10 # 大眼歷史君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所以那些失敗者註定要被抹黑。在被抹黑的帝王中,隋煬帝楊廣算是比較慘的了,但有一位比隋煬帝還慘,他文武兼備,也有具有雄才大略,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他的政權得到迅速發展。但是最後他卻身敗名裂,甚至被後世罵為第一暴君!那麼這位皇帝是誰呢?

    此人就是金朝第四位皇帝完顏亮!在後世的評價中,完顏亮和楊廣一樣,荒淫無道、殘暴嗜殺,甚至比楊廣還壞。比如清朝人趙翼曾評論道:“海陵荒淫,最為醜穢”。《金史》更是將海陵王完顏亮列為史上第一昏君、暴君,“天下後世稱無道主以海陵為首”。那麼完顏亮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完顏亮的祖父是金朝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他的父親是阿骨打的庶長子完顏宗幹。雖然當時女真人的文化水平非常落後,但完顏亮的母親是漢化程度很高的渤海貴族後裔,因此在母親的影響下,完顏亮自幼“漸染中國之風,頗有意於書吏”。後來還拜漢人張用直為師,學習中原的儒家文化。

    據記載,完顏亮“好讀書,學意象棋,點茶,延接儒生,談論有成人器”,但他也沒有荒廢武藝,畢竟女真人是靠騎射奪取天下的。18歲那年,完顏亮“以宗室子為奉國上將軍,赴樑王宗弼軍前任使,以為行軍萬戶,遷驃騎上將軍”。紹興和議後,完顏亮進入金朝統治上層,因能力出眾,加上為人玲瓏剔透,所以歷任高官。當時的皇帝是完顏亮的堂兄金熙宗,此人嗜酒如命,甚至酒醉後殺人,連自己的皇后、弟弟、兒子都被殺死,朝野震驚。此時的完顏亮也岌岌可危,於是他發動宮廷政變,在1150年將金熙宗殺死,奪取皇位。完顏亮是一位有理想的皇帝,他自幼受到漢文化的薰陶,他想統一天下,做天下最正統的帝王。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完顏亮進行了一系列漢化改革,比如都城遷到燕京,重用漢族大臣,改革官制,遷徙女真人南下耕種,鼓勵女真貴族學習漢語,甚至改漢姓、穿漢服。也就是在完顏亮統治期間,促進了民族融合,王朝出現盛世的景象。在這個過程中,完顏亮大肆殺戮女真貴族,這一點比北魏孝文帝要血腥。1161年,完顏亮來到開封,他想把這裡當成金朝的新都城,因為他決定實施自己統一天下的計劃。完顏亮是這樣打算的,先滅南宋,再平西夏,實現天下的統一,自己就可以成為真正的天下之主。於是在1161年10月,完顏亮率領六十萬大軍,發起對南宋的戰爭。當時完顏亮賦詩一首,“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

    但是南征並不順利,完顏亮在采石之戰被虞允文打敗。此時後方又傳來訊息,在女真貴族支援下,完顏雍在後方稱帝,導致軍心不穩。最終軍中發生兵變,完顏亮被殺。在金朝官方的主導下,完顏亮成了壞事做盡的“無道主”,完顏雍則是“小堯舜”。對此金朝人元好問評價道:“史官修實錄,誣其(指完顏亮)淫毒狼驁,自今觀之,百可一信耶!”

  • 11 # 吃喝玩樂侃影片

    說一下苻堅,十六國時期的前秦皇帝,“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的主人公。

    中國分裂時期小國家眾多,皇帝也是數不勝數,苻堅不算最出名的一個,故而知曉的人並不多。但說到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的話很多人都聽過,再說由淝水之戰而來的成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大家就非常熟悉了,而這幾個成語都和苻堅有關。

    後來廣為流傳的對苻堅的評價大多也來自這幾個成語,還有“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的民謠代代相傳,由此塑造出來的就是一個驕傲自大、膽小無為還荒淫無度的庸君形象。

    實際上呢,苻堅其實是個很有能力的皇帝。

    其一,苻堅發動政變推翻了臭名遠揚的暴君苻生的統治。

    其二,苻堅繼位後推行休養生息的政策,大行改革,推崇禮治,實現富國強兵。

    其三,苻堅攻克前燕,滅平涼、平代,在分裂之中統一了北方。

    後來在淝水之戰敗於東晉,大敗之後此前統一的部落也乘機紛紛反叛,前秦從此一蹶不振,後來部將反叛,要求苻堅禪讓,苻堅大罵禪讓乃聖賢事,部將是反賊不配禪讓,苻堅最終被絞死,也算是寧死不屈。

  • 12 # 裡海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要清楚皇帝是透過什麼形式被抹黑的,答案顯而易見就是通過後續王朝所編撰的前朝史,即我們歷來被作為正史的二十四史。

    在各種史料中,筆者認為主要有下面幾個特點:

    1、相互傳承的兩個主要朝代之間王朝對前朝的皇帝有抹黑的嫌疑,如漢對秦、唐對隋、清對明;

    2、沒有相互關係的兩個王朝基本上對前朝會有客觀的評價,如宋對唐;

    3、年代越久遠的越真實,越近的越離譜;已董狐為代表的良史是越來越少,到清朝修明史的時候已經完全按照統治者的意願來編寫了。

    綜上,歷史上被抹黑的皇帝主要為秦始皇、隋煬帝+明朝一系列皇帝。

    另1:現在普遍都說明朝皇帝懶惰、不理朝政,其實是不準確的,歷史事實是皇帝要是不理朝政,皇位是一天也坐不穩的,大多數不是不工作,而是不上班;

    另2:就算是我們現在的新中國也不能免俗,筆者上高中之前,也一直認為八年抗戰是八路軍透過地道戰、地雷戰打贏的,後來電視中才慢慢出現國軍抗日的片子,再後來就解禁了;

    另3:正視前朝的歷史反映了當前政權自信。我們國家近些年相繼播出了反應民國時期及國軍抗戰的紀錄片、電影、電視劇,反應了我們現在的國家已經越來越正視國家的歷史,不偏不倚公正客觀,充滿自信。

  • 13 # 瘋哥哥GIF

    提到隋煬帝楊廣,人們會把他和商紂王聯絡到一起,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暴君。常說我們要一分為二地看問題,看歷史人物也是。

    歷史上很多皇帝,能當上皇帝都絕對有兩把刷子,隋煬帝楊廣該算是被抹黑最嚴重的一個。

    戰功顯赫的晉王

    隋朝脫胎於北周。楊堅是北周的宰相,之後受北周靜帝禪讓建立隋朝。當時的皇帝宇文闡才9歲,禪讓之後就死了。可以說,楊堅建立隋朝並沒有花費太大的力氣。之後橫掃南朝陳,統一中國。

    而滅南朝的主要功績是楊堅的,但在前線帶兵打仗的是隋煬帝楊廣,當時還是晉王。所以,他在軍隊裡是相當有名望的。

    滅掉陳之後,殺掉禍亂後宮的趙麗華,楊廣常住揚州。這時候的楊廣意氣風發,是有大報復的人,以統一天下,拯救天下蒼生為己任。

    多才多藝,但也臭美

    楊廣多才多藝,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寫的《春江花月夜二首》,那是相當驚豔。

    春江花月夜二首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夜露含花氣,春潭漾月暉。

    漢水逢遊女,湘川值二妃。

    這樣是有原因的,他是大氏族出身。是漢朝宰相楊震的第15代孫。也就是說,他們家從漢朝開始就是大家族,是名副其實的貴族。在這個期間,他們被從小培養,自然是不同凡響。

    他不是富二代,是富N代。這樣的人,這樣的出身,臭美一些,消費觀念不一樣,也是可以理解的。說實話,他用家財消費,也是消費的起的。

    魏晉名士多風流瀟灑,這是歷史遺留問題。這樣的一個多才多藝的美男子,喜歡女人,被女人喜歡都是正常的事情。

    胸懷天下,野心巨大,自信到了自負

    楊廣是有天下觀的,目的是要做個像秦皇漢武式的人物。南方統一了,西南和東北還沒有。於是便進攻吐谷渾和高麗。

    但是這兩個地方都不好打,特別是高句麗。

    高句麗在東北,天寒地凍,運輸不便,於是他在前人的基礎上開鑿了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從春秋的時候就開始挖的,到隋朝算是最終定型,之後各朝代又有所小補充。

    挖運河要打高句麗,要徹底統一全國。但是三次攻打都失敗了,而且還是在他御駕親征的情況下。這樣一帆風順的貴族,受不了這個失敗的刺激,從此一蹶不振,國事直接撒手不管了。

    京杭大運河

    挖京杭大運河有幾個主要原因,某種情況下是勢在必行的。

    1.經濟方面:當時北方因為長年戰亂,經濟崩潰,需要用南方的物質填充北方;

    2.政治方面:隋朝建都長安,偏西北,南方富足,北方貧瘠,需要用漕運平衡南北方,以加強控制和管理;

    3.軍事方面:隋煬帝要打高麗,大運河是運糧草和戰略物資的最有效方式。

    先開通洛陽到北京的“永濟渠”;長約1000公里;

    再開通洛陽到淮安的“通濟渠”;長約1000公里,溝通黃河和淮河的交通;

    又開通並改造邗溝和江南運河(鎮江到杭州,400公里)。

    這些工程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完工,工程量確實大,說勞民傷財也不為過。

    他一個富N代,沒有經過民間疾苦,他只知道有必要做,但具體怎麼做出來,多久做出來,他不管,這也是他被稱為暴君的原因之一。而他也很難聽得進別人的意見。

    沒受過挫折的心理脆弱男

    隋煬帝從小養尊處優,是貴族出身,到他當皇帝,都一直是一帆風順的。

    沒想到三次攻打高句麗,都以失敗告終。而且失敗的相當慘,全軍覆沒的那種,而且還是在御駕親征的情況下。對於他一個自尊心超強的人,一下子就崩潰了。

    他躲在軍帳裡幾天沒出來,出來後,就躲到揚州去了,從此不問世事,也是相當地不負責任。

    這是一個典型的沒有受過挫折教育的心理脆弱男。

    到死他都活在自己失敗的陰影裡,那時候死對他來說,就是種解脫。

    他是當時的皇帝,全軍覆沒,天下大亂,他是要負主要責任的,沒有責任也要負領導責任。之後,分割他天下的人也都是他身邊的大家族,為了名正言順,自然是要把他說的十惡不赦,不堪入目了。

  • 14 # 浮生為悲

    1.商紂王。商紂王在東部地區開疆拓土,征戰蠻夷,班師回朝的時候,被周武王帶領的八百諸侯剿滅。

    2.西楚霸王。滅了秦國,分封天下,打了兩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鉅鹿,彭城),羽之神勇,千古無二,如此驍勇,不可能是無腦蠻力。

    3.王莽。短暫的新朝,但是每一個國家措施都是近代的前身(土地改革等),還有遊標卡尺,只不過不被當時的人理解。

    4.劉嬋。扶不起的阿斗是三國裡面活的最長的人物,而且是老死的。

    5.隋煬帝。古代科舉制創始人,唯一一個去過隴西,下過江南的皇帝,提拔了讀書人,導致貴族利益受損,大運河疏通南北導致民怨沸騰。最後要殺他的人里居然有讀書人。

  • 15 # 哆啦A夢的神奇口袋

    我覺得首推秦始皇,為什麼尼?

    就拿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件事來說把文人墨客得罪完了,所以後世的文人對秦始皇肯定沒什麼好感的。在古代記錄歷史事件的主要是史官、文人們編寫的史書等,所以文人墨客把秦始皇描繪成一個暴君那是在正常不過。

    在我看來秦始皇對華夏最大的貢獻就是大一統思想,所以中國的歷史自古至今一直是往統一的方向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為了另一半而放棄異性好友不再聯絡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