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水寒之瑞士軍刀

    《論語~述爾》中的一句關於精神境界的論述。宋以後儒家發展到極致。一般指文人安貧樂道,達觀自信的處世態度。。。題主遇到什麼境遇想到這句話了?

  • 2 # 恆山秦老師

    1、朱熹認為"孔顏之樂"包括三個方面和三個層次:"鳶飛魚躍"境界、"無一夫不得其所"境界和"萬物各得其所"境界。

    對於如何求得"孔顏之樂",朱熹在批判地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套全面而系統的"無意必固我"、"內外交相養"的持敬方法和"以己及人""推己及人"之忠恕方法,以及推而至於至極的"致中和"方法.

    2、與天地萬物同體境界。這種境界認為:“孔顏之樂”境界主要是與天地萬物同體之樂。其方法是直接從心上去體認“仁”、“時”、“道”、“自然”,往往不透過其它間接的手段而直指人與天地渾融一體的最高境界,以天地自然作為理想境界的標準。

    其最主要的特徵直接、自然、活潑、灑落、自由。持此觀點的 要有邵雍、程顥、謝良佐、陳獻章。

    3、宋代理學中佔主流的觀點認為“孔顏之樂”是與“理”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是不斷地透過內在的“持敬”和外在“格物窮理”,由生而熟,最終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與“理”合一的境界。

    這種方法的主要特徵則是嚴肅、敬畏、警覺乃至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主要人物有程頤、朱熹、陳埴、曹端和胡居仁。

    4、與事功合一的境界認為“孔顏之樂”存在於“博施濟眾”的事業之中,不可離事而言“樂”。其主要特點是憂樂合一,樂便在憂中,甚至認為“憂”便是“樂”。其代表人物有張載、王漸逵等。

    5、以王守仁為代表的一派認為“孔顏之樂”是每個人心中自然、自有之樂,是“心”原本具有狀態,是情與“性”即“良知”合一的境界。其方法主要透過“致良知”,按照自己內在的本心(本性)去做。

    其牲是事不離樂,與“心事合一”境界的觀點――樂不離事,剛好相對。其主要人物除了王守仁外,還有王艮、羅汝芳等。

  • 3 # 曹宗國

    孔顏之樂是朱熹提出來的,他用來宣揚自己的理學觀念,把問題搞複雜了,其實就是指像孔子讚賞顏回那樣的不計較物質享受而追求學養的高尚情趣和精神境界。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論語·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就是孔顏之樂的出處和本意。

  • 4 # 無技大師詩書畫

    一切觀點思想,如果撇開了特定的歷史時期而言,自然而然會犯形而上學的錯誤。孔子一生的理想,就是所謂的仁愛,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而結果卻以失敗告終。他的弟子顏回,也沒有能力幫他老師實現人生的理想。所以,所謂的孔顏之樂,實際上就是失敗者的得過且過,就像後來魯迅先生描寫的阿Q主義,精神勝利法。

  • 5 # 道通為一1

    孔~明知不可為而為,修得大成至聖先師,拓得一方天地。

    顏~安貧樂道,潛學悟道,樹一股清流。

    孔顏立世可謂各有其道,向得怡然。

  • 6 # Sweettorture

    朱熹認為”孔顏之樂”包括三個方面和三個層次:”鳶飛魚躍”境界;”無一夫不得其所”境界;”萬物各得其所”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把漫威裡面使蟻人變小的東西用到那些超級英雄上會有什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