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點點歷史
-
2 # 明離子
老佛爺慈禧,統御了中國近半個世紀,到了末年,清朝的統治岌岌可危,為了給大清續命,慈禧也開始被動進行了改革。
因為是被動改革,所以老佛爺提出了幾個自己的條件,這就是著名的四不變:
1.三綱五常不能變;
這是中國儒家傳統的基礎,三綱,即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則指:仁、義、禮、智、信。
這第一個原則,應該還算合理,比較儒家思想已經深入到華人骨髓,想必改革派也無法完全忽視儒家的力量。
2.祖宗之法不能變;
即從大清的努爾哈赤、皇太極等開國世祖定下的家國之法不能變。這有點難度了,比較過去幾百年了,就拿努爾哈赤來說吧,估計生前都沒想過大清能入關,還能穩定的統治這麼多年,你讓他的家法怎麼適應現在的形勢?所以這一條純屬扯淡。
3.大清統治不能變;
這個好理解,你改革可以,但是大清的統治地位不能撼動,不能改著改著,把太后皇帝改沒了,那不叫改革,直接叫革命了。
4.老佛爺本人的統治地位不能變。
這個就有點個人崇拜的意思了。老佛爺還是捨不得放權,你就算改革,那也得我說了算,怎麼改,改多少,老太太先說,誰支援,誰反對?
好了,老佛爺把四項不變原則提出來了,大家可以改革了。
真心沒法改,改革派被套了這麼個“四不變”的緊箍咒開始著手改革,才有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治標不治本,最終也沒能挽救了清朝。
辛亥革命的一聲炮響,老佛爺的“四不變”也跟著大清王朝一起埋進了黃土之中。
清朝末年,內憂外患,清政府統治岌岌可危,為了延續大清統治,慈禧無奈接受了改革派的提議,開始實行改革,但是她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總結起來就是,三綱五常不能變;祖宗之法不能變;大清朝的統治不能變;自己的最高統治權不能變。
三綱五常不能變,祖宗之法不能變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
這是中國最傳統的儒家觀念,有利於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同時五常也對人的道德標準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而祖宗之法可以簡單的看作是封建王朝統治者的一種家法,是王朝初創者對於後世的一種介於法律之外的規定,由於中國曆朝歷代奉行以孝治國,所以祖宗之法擁有比較高的地位。
大清朝的統治不能變;自己的最高統治權不能變這兩點可以看作是最基本要求,所謂的祖宗之法和三綱五常在慈禧看來不過是一種口號,祖宗之法還要求女人不得干政呢,所以權力才是慈禧最為看重的,而繼續把持朝政的基礎是大清的統治必須延續下去,否則一切都是空話。
“四不變”,可以看作是慈禧對於改革派的一種妥協,但是這四個條件就像是枷鎖一樣牢牢的禁錮在改革派的頭上讓他們不能放開手腳,所以在洋務運動中才有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之說。
“四不變”說到底就是維護了落後的封建獨裁統治,阻礙了社會的進步,以至於改革中凡是觸及到頑固派利益,總以祖宗之法來做搪塞,這就導致了清朝即使改革,也是步步維艱,註定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