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建築新工藝

    工地上技工有幾大痛點:

    1、安全保障不力;

    2、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大;

    3、工作時間地點不穩定;

    4、工資不能按月發放,沒有社保;

    5、居住吃飯業餘活動差;

    6、政府部門關注少,社會地位低。

    7、社會上提供的培訓機會少,職位上升空間小;

    8、60後老了,70後改行了,80、90後都喜歡做辦公室。

    改變這個現象需要:

    1、改變傳統技工師傅帶徒弟模式,因為師傅就不注重安全、不注重理論學習,徒弟能行嗎。上班連安全帽都佩戴不規範或者就不戴,安全是空談。需要建築企業成了培訓學校,理論聯絡實踐,不佩戴好安全防護,現場安全防護不到位拒絕開工。

    2、改變傳統工藝,提升機械化,做好揚塵收集系統。這樣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環境。

    3、每天上班不能超過8小時,不能2年工程,一年完。

    4、統一上社保,工資按月發完。建設單位工程款支付方式必須付預付款,按月及時給施工單位付款。

    5、改善居住條件,提高伙食標準。業餘提供學習平臺,健康運動平臺。

    6、政府和社會上不要再稱呼他們農民工了,農民就是農民,建築工人就是建築工人。

    7、人人都有機會學習,人人都懂圖紙規範理論知識聯絡實踐。

    8、多鼓勵有高理論知道人才去一線工作,這樣才能改變傳統工藝,改良機械,提升效率。

    9、真正需要越來越少純手工操作的工人,要用也是工資非常高。

  • 2 # 平民經濟人阿楷

    我從事建築行業七八年時間,先說說以前的上海建工,最初的上海建工工人都是本地人,有專業的老師傅進行帶教,邊施工邊教,不少老師傅的手藝是非常的不錯,教出來的徒弟也出類拔萃,那個時候不缺好手藝的工人,而且那時候都是統一工資,大家都是幾十塊錢一個月,人也樸實。後來我們上海建工改變了經營管理模式,由原來的生產隊模式改變為了專案部管理模式,這之後工人師傅們就成為了勞務工人,原來的本地師傅們就變成了管理人員,不參與施工。上海八九十年代大發展,迎來了上海建築行業最風光的二十年,這期間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進入上海,變成了農民工,這些人前天在老家種地,到了上海就被包工頭安排到工地上做工人,這批人的種地本領當然不可能在工地上有什麼好的表現。2010年上海世博會後,建築行業面臨上海發展飽和,年輕一代人又都是經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們,不可能讓他們去做工人,老的好的技工越來越少,年輕的又不願意做,造成如今的現狀。

  • 3 # 建築人小淘

    目前建築業不但技工越來越少,而且工人也是越來越少。

    因為現在年輕人很少來一線工地打工,因為非常辛苦,並且技術含量不高,離家遠雖著專案工地走。還有個原因就是現在三四線城市也在發展,有的就在三四線城市就業了,不出門打工,造成建築業不好找人的局面。

    現在建築業工人工資還是比較高的,普通壯工一天二百多。

  • 4 # 抽個小煙笑嘻嘻

    因為技工少的原因就是錢。技工因為工資少所以改行,包工頭因為僱技工太費了,找個精明點的力工,照葫蘆畫瓢也能幹,賄賂一下全部擺平。………都是錢惹得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的對女的說想你了,又說怕你為難,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