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下虎周乾寅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沒有衝突,是互補,促進關係。

    素質教育辦好了,你要怎麼應試都可以,應試是素質的展示和體現,具備高素質必然試出高分段,所以以"應試"來驗收"素質",以“素質“來實現"應試",從本質上沒有衝突。說實話,連"應試“都不行,還談什麼“素質“!“應試“是素質之一!

    但是,為什麼今天我們談"應試“就噴呢?主要原因是我行連"應試"教育都沒辦好。其表現為:

    一、應試形式單一,主要以筆試為主,筆試大多為紙上談兵,試出了積累的多寡,而難試出能力的強弱;試出了掌握的程度,而難試出運用的優劣;試出了知識文化的高低,而難試出人性良莠的程度……筆試畢竟有限得很,於是有了口試,面試的產生,但仍沒有全面"試“出人的“綜合素質“,因些,"試“的形式還應豐富才能實應現實。比如:過關試、操作試等等。需要研究完善。

    二、“試“的內容單薄。現實的試,無論是考學還是考工,百分之九十以知識積累的考試為主要內容,對能力、三觀、人品、習慣等的“試“幾乎為零。如果我們把“素質教育“的全方位目標都納入“試“的範疇,加以合理“應試“,那“應試“教育不就為素質教育服務了嗎?

    因此,是我們沒把應試教育辦好,或者說是辦偏了,怎麼能說"應試教育“是毒瘤呢。

    我認為,把素質教育目標都納入應試範疇進行應試,教育的春天就來了。

  • 2 # 小言談教育

    一線教師看目前國內教育模式(小文請關注)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10874899636530840700%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 3 # 阿梵和洛洛

    我是這麼認為的,大環境不可能因為我們個人的意志所轉移的,存在即合理應試教育的出現不是無緣無故的,不管現在我們是否喜歡應試教育它都會存在而且在一段時間內一直存在。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隨波逐流呢?不甘心吧!

    應試教育是我們應該遵循的,但是素質教育也是我們追求的。對於孩子的素質教育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從小抓起來。早教、幼兒園、特長教育、甚至現在的特長已經列到了初中升學的條件中,這也說明了,在現在的教育環境中素質教育也是相關部門所關心的。兩者是可以共存的不是嗎,我們可以在孩子0-3歲、3-6歲的兩個階段開始對孩子的教育。光譜貝貝接受了0-3歲的20種課程,光譜幼兒園又接收3-6歲的孩子教育。這個不是個例,現在的很多做幼兒教育的都開始這樣的做了,也就是大家都知道家長對於素質教育的重視。也是家長對於素質教育的強烈希求才造就瞭如今的幼教市場成為一個巨大的蛋糕。

    大量的人湧入這個市場,也就是明明白白說明了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也是需要素質教育的。兩者不是敵對的關係而是互融。沒有說過應試就不能有素質,素質了就麼辦法接受應試。

  • 4 # 十一月初了了

    我們國家的社會大環境決定了我們必須採用應試教育去維持基本的社會公平,不要說什麼高考不公平,就目前來說,高考仍然是底層社會打破階級壁壘的唯一途徑,儘管這個途徑越來越難打破,

    但同時,應試的模式化只重視學生分數的弊端同樣存在,所以有了素質教育的概念,儘管我們號召素質教育,但無可避免的,中國的社會大環境決定了,我們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必須保持這種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同行的場面,至於如何協調,這就要靠國家和教育學家們思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有曾經的夢境是如今的現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