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起點初心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人的憂慮和不同的誘惑種類。比如90一代趕上的新事物比較多,先是電腦的普及後天智慧手機的天下。新時代產生新事物,從而產生新煩惱,新焦慮、90一代空虛孤獨是這個時代的通病。

  • 2 # 汪旺汪

    2017年12月31日,最後一批90後(生於1999年12月31日)度過了他們18歲的生日,這意味著90後一代已經全部成年,集體告別了少年時代。這是90後集體成年的盛大儀式。有專家分析,1993年是一個衡量華人物質生活水平的分割線,因為從那一年開始糧票制度被正式取消。因此90後一代幾乎沒有經歷過物質貧乏時期,並從記事起就接受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去中心式”文化。從此以後,經過科學的培養,在良好的生長、教育環境中長大的這一代人,將正式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而更超前的價值觀將帶給整個社會新的風貌。

    在這場朋友圈集體懷舊風中,“殺馬特風”突出重圍,以至於被人調侃此次活動是 “葬愛家族”的年會現場。90後的非主流文化風靡一時,雖然一度受到70後、80後的抨擊,稱其為“垮掉的一代”,更有甚者學著魯迅先生小說裡九斤老太的口吻感嘆“一代不如一代”。但不可否認的是,90後群體有更加獨立的思想和前瞻性思維。“非主流”標籤的背後,是群體特徵性與年代創造力的爆發。

    但與此同時,“90後焦慮”這一話題也逐漸被越來越多人討論。2017年4月20日,新華網推出了一個大型網路調查《90後真已陷入“中年危機”?》,調查結果顯示,近六成網友不認為90後算中年人,但同意90後遭遇“中年危機”這個說法。在引發90後焦慮的幾大因素中,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收入少、價值觀缺失、工作壓力大。有些70後、80後對於這次調查結果似乎並不買賬,他們認為90後的“中年危機”是“假矯情”而非“真焦慮”。

    誠然,每個年代都會存在這樣的危機意識,然而,90後的焦慮卻又有著這一代人特有的印記。作為獨生子女一代,90後肩負的養老壓力比任何一代都大,同時前所未有的高房價也讓90後的焦慮再度升級。為解決這種所謂的“中年危機”,他們發明出了一套“90後專屬養生療法”:在啤酒裡泡枸杞、喝金銀花水防輻射等等,讓人哭笑不得。但正是這種無限自嘲、肆意調侃彰顯出90後一代極大的樂觀精神,他們感到壓力的降臨,有一點無奈和恐慌,卻也不得不“笑著活下去”。

    難道90後一代真的已經從“未成年”直接一躍進入“中年群體”的隊伍中了嗎?難道90後一代現如今最大的難題是與焦慮作戰?難道90後真的已經不再年輕?非也。德裔美籍作家塞繆爾·厄爾曼曾寫過一篇短小雋永的文章《年輕》。他寫道,“年輕,並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時光,只要我們不停地從無限的時間中接受美好、希望、歡欣、勇氣和力量的資訊,你我就永遠年輕。”因此,我們真正關注的不應該是年齡的具體數字,而是活法與心態。也希望90後能夠實現自我認識,化焦慮為動力,肩負起成年人的責任,擺脫焦慮,真正成年。

  • 3 # 酥米日記

    90後算是比較無憂的一代。因為上一代有積累,娶妻生子混口飯吃,難度不大。

    大多數人都比較急功近利,比較及時行樂了。少了很多上一代人努力拼搏的衝勁。

    確實啊,如果沒有什麼精神追求的話那麼努力幹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兒時過春節記憶最深的事情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