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liceQY

    你孩子跟你說要吃冰淇淋了,要學滑輪了,等等,你怎麼考慮的?現在他跟你要獨立了,你準備怎麼做?冰淇淋可以吃,吃多吃錯時間不可以,學滑輪我們看看報哪一家學費多少你能堅持多久害怕困難的話?那麼,獨立,也一樣,你要先接納他的想法,再進行討論分析,日本,有個父親對他女兒開始工作有同事間的應酬了有所擔心,但她女兒總說不用擔心,有一次他找女兒說陪他喝次酒,最後女兒醉了,等醒過來,她爸爸對她說,你在多少杯的時候醉倒的,相信,你知道該怎麼去做了,家人之間出現困惑,一般來說,因為放大鏡的關係,離得太近,看不到大平臺宏觀面,因為太熟,不講包裝,我們熟悉犯錯的錯,往往意識不到對的錯,就是出發點是好的,方式是錯的。

  • 2 # 月光小路

    樓主的問題基本是所有家長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大家都會覺得以前非常聽我話的孩子,怎麼忽然就不聽話了,和他說東他要往西,還整天說你不理解他。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了解人類的成長過程。

    首先,在嬰兒剛出生的時候,嬰兒覺得世界跟他是一體的,他揮手世界也揮手,他餓了世界也跟著他餓了,這個時候他是沒有自我意識的,所以我們會發現小朋友很小的時候當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特別聽話。

    慢慢的,隨著時間的增加,孩子的自我意識會越來越強,到13-14歲的時候,就是他們會徹底意識到,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世界和他不是一體的,父母和他不是一體的,所以,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會覺得特別孤獨。

    其次,13-14歲的孩子,從外表上看,是個小大人了,他們也渴望他們被當成大人一樣看待和尊重,大人在他們心裡是什麼呢?能自己決定自己要做什麼,可以被認可。

    所以他會希望,他能自己決定自己做什麼,比如今天是“我要去上學”,而不是“你讓我去上學”。

    雖然結果是一樣的,但這裡邊的區別在於,前者是我自己要去做的,後者是我被人支配的,我不高興。

    想一想,我們吃東西本來也確實是要拿筷子夾菜送進嘴巴里,上下顎也要動然後嚥下去,今天忽然你變成了提線木偶,每一個動作,都被操控去做,時間一長,我們會怎麼樣?雖然明明是同樣的做法,但是我們就是會想辦法去掙脫,去背道而行,孩子亦然。

    更有家長,經常會和孩子說,你看我讓你怎麼怎麼樣,不聽怎麼怎麼樣了吧,或者我說得對吧。

    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我做不好是我的問題,做好了也和我沒關係是你的功勞,那我為什麼要聽你的。

    知道這一切之後應對就很簡單了:

    1、用商量而非命令語氣,比如“你能不能幫我把xx拿過來?”讓他覺得他被尊重。

    2、設定大目標,細節讓孩子自己設定實施,遇到問題時教孩子方法,讓他學會方法後自己去做,每完成一件事肯定他,遇到問題和他一起想辦法讓他解決;

    3、多傾聽,當他要做一件什麼事情時,不論這件事多麼幼稚可笑,不要去直接否定,聽聽他的想法,為什麼這麼做,可以引導他多思考一些問題,非原則性的問題就讓他去做吧,遇到問題再解決唄。

    3、貫徹一個宗旨:父母雖然和你不是一體的,但永遠愛你,你不會孤獨,會相信你,支援你,遇到困難一起面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子無才便是德,我覺得是讚美女人的。為什麼現在有些人解釋說是貶低女人的?有哪些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