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跟李老師玩轉數學

    對於這個問題,家長不用過於憂慮,剛入一年級的孩子正處於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的銜接段,很對規則意識不明確,另外,孩子們之間的友誼很難以捉摸,或者說孩子的世界我們成人搞不懂,遵循孩子心智成長規律就好,所以作為父母不用太上崗上線的。多和孩子溝通,為什麼他不喜歡和你一起玩,多聽聽孩子的心裡想法,正面積極引導孩子;當然也可以和班主任溝通情況,在老師的協助下,孩子會更好地成長

  • 2 # 麻麻的小生活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增加孩子的個人魅力!讓孩子在集體中找回自信!

    孩子被同齡人欺負了,作為家長,我們保護不了他一輩子,也不僅僅是教他要還回去,更多的應該是教會孩子如何在逆境中成長。

    讓孩子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籃球、足球.....現在學校的社團活動很豐富的,朋友不要侷限於自己班上,走出去交更多的朋友,在運動中鍛鍊自己,增強自信。

    給孩子街舞、跆拳道等張揚個性的興趣班

    增加孩子的各種興趣,讓孩子能在集體中有更多的存在感,有自信,才不會被邊緣化。

    給孩子找點類似的故事聽聽

    其實有很多小朋友的故事裡,都有面對壞人時,我們應該鼓起勇氣,勇敢面對的場景,家長可以用心篩選一下,放給孩子聽,再作引導。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告訴孩子父母會永遠愛他、保護他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永遠愛你,是你永遠的後盾,有任何解決不了的問題,都可以回家來商量

  • 3 # 橙西讀童書

    關於這一點,我主張家長不要過度介入。觀察為主,多和孩子談心。

    首先,孩子們都剛上一年級,大家都是新生,都在相互試探、建立友情的階段。可能今天就和誰誰玩得好,明天倆人就鬧掰了。

    第二,家長們自身對孩子的焦慮,會投射到孩子身上,從而引導孩子說出符合家長期望的話。這句話怎麼理解呢?比如家長擔心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回家就問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孩子有時候就會順著家長說:“有啊,XXX就欺負我了,還不讓別人和我玩。”但這個“欺負”,可能就是不分享零食,或者不借筆借橡皮等小事。但正是因為父母過度焦慮,提出的問題具有導向性,才會讓孩子的回答也具有導向性。父母不妨這樣問:“今天在學校開心嗎?有沒有交到新朋友?”或者是“今天在學習有沒有什麼煩心事?”

    第三,如果真的是某一個小孩欺凌其他小孩,父母在觀察確認以後,一定要及時告訴老師,做出保護孩子的姿態。對於小孩子來說,大人是具有絕對壓倒優勢的存在,一旦他知道欺負的物件的爸爸媽媽會站出來保護他,這個欺負別人的小孩子自然會收斂。

    所以,我認為,當孩子遇到了社交上的困難時,父母更多地是觀望為主,讓孩子自己解決。有時候孩子們的友情就是這麼微妙,本來小打小鬧,越吵感情越好,一旦家長介入,就莫名被孤立。如果情況嚴重,父母則不要猶豫,及時找老師溝通,老師是最瞭解情況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人得了腦血栓後,覺得渾身沒有勁,怎麼改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