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百工皆有藝,如果無,也就無百工,當文化偏重於意識領域的藝術之時,從廣義文化的角度,去探索認識一下社會最普遍的活動一一勞動中是否存在藝術狀態呢?這或許有點意義。

回覆列表
  • 1 # 麥初齊

    廣大人民在勞動的時候是不講求藝術的,講求的一個實用,若你站在田間問他們幹活有藝術麼?他們一定會認為你有病,他們關心的勞動的結果,比如果農在乎的是如何增加產量,不在乎修剪枝葉的美感,插秧的人在乎的是否整齊,一邊收穫的季節便於收割。

    一個泥瓦匠砌牆的時候就是一種勞動,但是樓房聳立那一刻就是完成了一件藝術品,但是這是實現了設計者的藝術之美,而不是他的勞動存在的藝術。

    但是,有些勞動本身就是在創造藝術,比如蘇繡既是商品也是藝術品,這裡面就存在了勞動和藝術的結合。

    然而,藝術在於一雙發現藝術的眼睛,在畫家的筆下一副收割麥子的畫面,體現的是一種農民的精神,淳樸和勤勞;花開的枝條和絕美的女人在一起,在攝影師的鏡頭裡加上了構圖的技巧,形成了一張美麗的照片,這些都藝術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若是滿足基本的生存需求是不存在藝術的,若是本身就是在產生一種美的享受,那就是藝術了,況且藝術存在的意義是雅俗共賞,而不是曲高和寡。

    簡言之,勞動需要看其本身的意義在何處。所以說,勞工中是存在藝術的,只是看怎麼來詮釋,又是以怎樣的方式來呈現。如下圖,剪紙表達的犁地,就是藝術,而耕地本身卻不是。

  • 2 # 博而化易

    勞動中存在藝術嗎?

    剛好看了:藝術的起源,有一種說法說藝術是剩餘能量的支配,它不同於勞動滿足生理需求的行為。新社會主義理論將勞動置於如此高的地位,以至於生活中的大多數藝術作品都被打上了被動勞動的烙印,充滿了過度的市場貪婪。 藝術不再純潔,它為勞動而工作,逐漸失去了獨立的靈魂。

    從表面上看。人只有活著才可以進行藝術創作。而你活著是需要吃飯,吃飯是需要勞動,那麼,就可以推理出勞動是藝術的起源。

    關於勞動,貧困始於。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人已經過上了小康生活,而這些人中最優秀的人已經逐漸登上了富裕的生活。

    勞動不是生命的全部。這是藝術讓你充滿的完整性。 偶爾,生活以一種純粹的藝術態度生活,慢慢地放棄衝動、猶豫、焦慮,變得有趣。

    遠古的時候,人類驅使牛去勞作,而這種行為是自然界不曾有的,是那時候的人想象出來的方法。正是這種想象創造了新的勞動。我們是否也可以說牛耕也是一種藝術呢?

    可見藝術和勞動並不是對立的事物,是互相依存的。

    例如,一個人需要閱讀、乘坐飛機還要使用平板電腦。這都是勞動創造的後續結果。甚至牛耕,一種相當簡單的生產方式,也是必要的建立後續結果。印度人無疑需要汽車,但是在他們的傳統文化中沒有汽車,因為在他們中間沒有汽車的概念。大多數西方人以土豆為生,非常需要刀子削土豆皮,但是他直到最近幾年,才從中國和日本得到這種刀,因為它沒有在西方文化中傳播。削馬鈴薯皮的刀的想法誕生了。總之,創造性勞動本質上是藝術靈感。

    反思。把這種勞動作為解釋問題的理由,相當於把最後的解釋還給藝術思維。還有另一種勞動,我們稱之為“重複性勞動”。牛耕發明後,它成為一種固定的社會存在。要接受和使用這種勞動方式,一個人還必須有創造能力。

    後來使用牛耕的農民只需要他們的創造力來理解牛耕,但不需要發明牛耕。換句話說,他們只是在重複一個已經存在的事實。這樣一個既定事實自然會

    它對人類生活有影響。在很大程度上,馬克思主義認為這種影響是解釋問題的最終根源。

    並把它看作和自然事物——一種客觀存在,因此認為人類歷史的發展是自然的發展的歷史是一樣的,遵循客觀規律。

    唯物史觀認為,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藝術作為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只是

    可以反映社會生活。美的創造就是人類生活的創造。在人類社會的原始階段,生產勞動是第一個。

    首先,它為人類提供了物質的實用物件,也為人類提供了審美物件。因此,人類的物質實踐物件和審美物件首先是密不可分的。原始人需要重新體驗他們從自己的實際活動中獲得的快樂。

    直到那時,他們才開始以某種方式再現那些實際活動的場景和主觀感受。就這樣,原創藝術誕生了,成功了。人類學和考古學提供的大量原始藝術資料表明,原始藝術,如原始詩歌,神話、舞蹈、繪畫和這些藝術中所體現的原始審美意識都是建立在直接生產勞動的基礎上的。

    起源於原始狩獵和其他活動。由於生產力水平低,藝術是以勞動為中心的,如同生產一樣。勞動的一部分。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出現了社會分工,特別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分工之後,藝術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精神生產部門,從物質生產中分離出來。

  • 3 # 夕露沾衿

    從藝術活動論的角度來講,藝術活動屬於人的精神性的生活活動。而人的生活活動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以“自由自覺”為基本特徵的,所謂“自由”是指人的活動是建立在關於人對世界的規律認識的基礎上的,是有意識的,並以理性為指導的;所謂“自覺”是說人的活動室有目的的、有計劃的、能動的,勞動過程結束時所取得的成果在勞動開始時便已經存在於勞動者的觀念中了。

    關於藝術的起點,歷來很多種中說法,我更認同藝術起源於勞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勞動提供了藝術活動的前提條件,勞動產生了藝術活動的需要,勞動成為了藝術活動的主要內容。

    01.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勞動提供了藝術活動的前提條件

    人首先要保證自己的生活活動,也就是通過勞動先滿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後,人才能從事其他活動,包括藝術活動。而且人本身就是產生於生產活動中,人並不是本來就優於其他動物,而在漫長的歷史進化過程中,人通過勞動不斷地改善自己的身體和大腦,漸漸又形成了豐富的語言系統,人才從動物中分離出來。確實如恩格斯所說的那樣“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藝術發展的根本力量在於勞動,生產活動的水平會制約藝術活動的發展,但絕不是唯一的制約因素。

    02.勞動產生了藝術活動的需要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時期,勞動是人主要的生活方式,而在勞動中,為了加強情感交流,為了改善單調的繁重的勞動,藝術變產生了。這時的藝術可能是歌曲,可能是詩歌,也可能是舞蹈。所以說是因為有了勞動才有了藝術活動的需要。

    從歷史學、研究遺蹟遺址可見,人類早期的藝術都與勞動相關。比如通過勞動製作的手串,項鍊,富於變化的形式。人類製作了武器開始嘗試狩獵。而圖騰時期的原始人以某種動物作為圖騰,並且他們的藝術活動舞蹈也模仿了動物的動作。人類模仿勞動時的動作編了舞蹈,模仿勞動時的口號作為最初的音樂來吟唱,逐漸形成詩歌等其他形式。這也都能看出勞動是藝術活動的主要內容。

    藝術不僅隨著生產勞動的開始而產生,而且還在隨著生產勞動的發展而發展。我們知道古代四大文明古國,那些古代文明發源的國度,不僅經濟上高於其他地區和國家,而且藝術成就也世界領先。這說明藝術的發展與人類勞動的發展是成正比的。

  • 4 # 無人車來也

    我認為,勞動中存在藝術!理由如下:

    一、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對於個人來說,生存是基本前提,人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在這個基礎下才能進行。而生產生活則直接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命的手段。生產活動,也就是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

    勞動創造了人自身,而且勞動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決定力量。

    無論是物質生產,還是精神生產,都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物件化,人就是在勞動實踐當中,自由地發揮創造的天性,“人化自然”,再從所創造的事物中復現自身。

    從古老的巖畫、陶器、竹簡上不難看到,都是人們日常生活、捕獵、種植的畫面。後來很多偉大的藝術作品都是在描述勞動的場景,展現的就是勞動的美。

    勞動作為人的存在方式,裡面自然存在藝術成分。比如田間收割,從音樂的角度,伴隨豐收歌謠;從繪畫角度,產生相應的油畫、水彩、印象派;從舞蹈的角度,衍生豐收舞蹈;從文學角度,又有故事、戲劇等等。

    二、藝術源自勞動

    關於藝術的起源問題,一直被學術界稱為“斯芬克斯之謎”,學界有遊戲說、模仿說、勞動說、天賦說、巫術說、多元說等多種學說,但是最終讓人信服的還是勞動說。

    藝術起源的勞動說認為:

    首先,勞動是原始藝術最主要的表現物件。比如舞蹈,就是勞動場景、勞動動作的延伸和昇華。

    其次,史前藝術在內容與形式方面都留下了大量的勞動生產活動的印記。比如歌曲,就是人們勞動時的號子;比如繪畫,就是人們勞動時的印記。

    再次,藝術的生產是以人的手由於勞動而達到的高度完善為前提的,但藝術起源主要的是指社會學意義和心理學意義上的推動力。

    三、勞動與藝術互相依存互相推動

    在遠古時代,不存在現代藝術博物館,不存在為藝術而藝術的藝術;同樣,在遠古也不存在現代的這種似乎可以完全歸為物質活動的勞動。

    遠古的先民相信農耕漁獵、採藥築屋這樣一些勞動,在於勞動中蘊涵的意識,如把牛套起來拖動犁鏵這種形式,完全不是自然界中本來就有的,而是人類想象出來的,創造出來的,而且在最初這甚至是一種看起來相當怪誕的想象和創造——它起碼扭曲了牛的自然本性。

    這種想象和創造,就是藝術。如澳洲的原著民吹空心樹幹而發出嗚嗚之音。以此觀之,牛耕,單就其形式來看,也是藝術——這就是古希臘“藝術”與“工藝”未經分化的那個樸素概念所包含的真理。

    勞動不是生命的全部,藝術讓人充滿完整性。 偶爾,人們以一種藝術的態度生活,詩意地棲息,豈不美哉?

    這樣一來,勞動總是和藝術相伴相生,互相促進。

  • 5 # 蝦米小亭

    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創造了美。勞動美是人們在生產勞動中形成和表現出的美。勞動美目前是社會美的最基本的內容,它使人的自由、自覺的創造活動以及才能、智慧、品格、意志、情感等本質力量最直接、最集中地體現在生產勞動之中。

    所以說勞動中存在藝術。

    1.勞動中的音樂藝術——軍民大生產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國民黨頑固派加緊了對陝甘寧邊區的經濟封鎖,毛主席提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和“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在陝甘寧邊區內部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軍民大生產運動。俗話說:藝術源於勞動。1942年到1943年,音樂家張寒暉由關中來到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的城壕鄉採風,被當地軍民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所深深感染,以華池縣當地民歌《推炒麵》為基調,創作出了《邊區十唱》,後來在1964年大型音樂史詩《東方紅》中,採用了這首歌曲,並且更名為《軍民大生產》。

    歌詞描寫的就是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

    解放區呀麼嗬咳

    大生產呀麼嗬咳

    軍隊和人民 西里裡裡 嚓啦啦啦 嗦囉囉囉太

    齊動員呀麼嗬咳

    兵工隊呀麼嗬咳

    互助組呀麼嗬咳

    勞動的歌聲 西里裡裡 嚓啦啦啦 嗦囉囉囉太,類似於勞動號子的形式,形象而又生動。

    所以說,勞動中存在著音樂藝術——例如勞動號子改編的歌曲。

    勞動舞,模擬勞動的舞蹈,在涼山彝族世代相傳。而畲族人民在生產勞動中也創作了許多反映生產勞動的傳統舞蹈,比較著名的有《獵步舞》和《栽竹舞》。

    生活在墨江哈尼族自治縣的傣族婦女,至今保留著一種傳統的民間舞蹈“勞動舞”,在節慶或勞動之餘,以三絃或口琴伴奏,用舞蹈的形式生動

    地再現了整個稻耕勞作從撒種到裝谷入倉的一系列過程,舞蹈動作形象逼真,反映了傣族婦女勤勞樸實、喜獲豐收的喜悅心情。

    《搗練圖》是中國唐代名畫,是一幅工筆重設色畫,表現貴族婦女搗練縫衣的工作場面。系盛唐時的一幅重要的風俗畫,對後世繪畫風格有重大影響,是唐代仕女畫中取材較為別緻的作品,系唐代畫家張萱之作。

    此圖描繪了唐代城市婦女在搗練、絡線、熨平、縫製勞動操作時的情景,在長卷式的畫畫上共刻畫了十二個人物形象,按勞動工序分成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面。

    《多收了三五斗》,葉聖陶先生的短篇小說,從河埠頭的萬盛米行糶米到街上購物,不同的處所,不同的場景,講述了舊中國農民豐收成災的悲慘命運。小說通過對20世紀30年代舊中國江南一群農民忍痛虧本糶米,在豐年反而遭到比往年更悲慘的厄運的描寫,形象地揭示了舊中國在三座大山的壓迫下,農村急遽破產的現實,預示著農民必將走上反抗的道路。

    山東黃河岸邊的麥香村,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以牛大膽為首的貧農都分到了土地,而從北平歸來的地主兒子馬仁禮則一夜之間一無所有。牛大膽和馬仁禮一個膽大,一個有文化,既是冤家,又是夥伴,在他們的帶領下,麥香村村民用勤勞和智慧戰勝了天災,實現了糧食的大豐收。

  • 6 # 閒驢

    但請注意,所有的藝術品都是人工雕琢而成。在西方,藝術的原義就是指相對於“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藝”。從古羅馬到古希臘,藝術就等同於技藝、技術,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才逐漸與“美”掛鉤。在中國古代,藝術也指的是六藝以及術數方技等各種技能。因此,不管多麼偉大的藝術品,都是人類各行各業技術的展現。

    華美的樂章需要人去譜寫、演奏,這是曲作者和演奏者的勞動成果;寫意的丹青需要人去構思、描繪,這是畫師的勞動成果;磅礴的建築需要人去設計、建設,這是設計師和泥瓦匠的勞動成果。單單看這些事物,就是一件物品。但看的人多了,覺得它美的人多了,產生了精神共鳴,就賦予了這件事物更多的物意,即成了很多人眼中的藝術品。比如梵高,其畫作在生前一文不值,但現在卻成為價值連城的藝術品。畫依然是同樣的畫,但其價值卻天壤之別,這都是人為賦予的。

    藝術品只是一些所謂的專家、自認為高雅或高人一等的人強加的意義;在創造者眼中就是自己思想、學識、技藝的呈現;在勞動者眼中,就是一件物品,再美的畫不過是顏料的堆疊,不如照片真實;再震撼的樂曲不過是音符的重組,不如號子給力;再奇巧的建築不過是磚瓦的鋪層,不如土房溫暖。

    勞動最美麗,在我眼中一切藝術都是勞動的成果。一切合法的勞動都是藝術。

  • 7 # 五歲菡寶誦讀古典

    勞動中處處是美景!

    群經之首《易經》的謙卦說“勞謙君子,有終,吉。”天道酬勤,勤勞而又謙虛的君子,是善終的不二法門。

    莊子也說勞生,人一輩子是勞動的一生。

    我出身湖北農村,80年代,春耕,父輩們扛著犁頭,牽著黃牛,挽著褲腿,牛鞭在空中畫一圈,清脆悠長,口中吁吁駕駕,牛的嘶鳴聲在山谷間來回飄蕩,沉睡一冬的黃泥,在犁頭的前行中,散發著特有的芳香!這一幕,像畫一樣,印在我腦海,幾十年不曾淡去。

    父母的質樸勤勞,影響了我一生。在懈怠懶惰的時候,總會想起父輩汗流浹背,為春耕,為了秋收,起早摸黑的情景。以前總覺得脫離了農村,融入城市生活,是我們這一輩人的幸運,而人到中年,我卻想有良田半畝,過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生活,只管勞動,靠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夏不厭日,冬不惡寒。身心不分家,悠哉悠哉!

    其實現在,樸素而又簡單的勞動生活,成了無數人內心的夢想,所以李子柒的田園風格,觸及了很多人的心。老子說“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是多麼美的意境!

  • 8 # 夢中尋雨

    基本觀點:勞動中是存在藝術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文藝觀:藝術起源於勞動。(目前中國學院派最正統的觀點)

    關於藝術起源論有好多,諸如:遊戲說(席勒—斯賓塞)、巫術說等等。現在國內比較正統的觀點就是:藝術是在勞動中產生的,那麼無可懷疑勞動之中必然存在著藝術。我在這裡用一下童慶炳老先生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中關於勞動說的闡釋:

    著名文藝理論家:童慶炳先生

    勞動為藝術提供了前提條件

    這一點還是用馬克思的觀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只有滿足自己的必要的生活基礎時,才能進行藝術活動。亞里士多德也說過:哲學起源於閒暇。而滿足人的基本需要,馬克思認為就是勞動的意義。

    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動力之歌也。 ——《淮南子》我們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需發表意見,才漸漸的練出複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卻想不到發表,其中有一個叫道‘杭育杭育’,那麼,這就是創作,大家也要佩服,應用的,這就等於出版,倘若用什麼記號留存下來,這就是文學;他當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學家”。 ——魯迅《門外文談》勞動產生了文學藝術活動的需要

    人們在勞動中逐漸開發了我們的大腦,同時也增加了我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馬克思說我們在勞動中產生了藝術活動的需要。

    構成了文學藝術的主要內容

    先秦時期的《彈歌》就是以狩獵場面為主要內容的。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吳越春秋》

    這首詩就是一首內涵豐富的二言狩獵詩,在這裡作為勞動的狩獵場面都成為了藝術所反映的內容。再如陶淵明的一些事,也是反映勞動生活的,繪畫和雕塑更是如此。

    其實,勞動本身也具有有藝術價值,只不過我們很少欣賞

    就以陶淵明的一句詩來分析。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這是陶淵明比較著名的一首詩,如果我們把它放到具體的生活當中,當真有一個老農在東籬之下采菊,不經意的一抬頭,就看見的南山,可以說,這是一幅富有情趣的畫面,裡面自有藝術,只不過,老農自己本身不一定知道,也不一定欣賞,接著就幹他的農活去了。

    但是,無論怎麼說:勞動中是存在藝術的。

  • 9 # 我為書生

    勞動中肯定存在藝術。

    人們不但對藝術本身感興趣,而且對藝術從哪裡來,也即對藝術的起源問題非常感興趣。歷史上,先後產生了模仿說、遊戲說、表現說、巫術說、勞動說等解釋藝術起源問題的說法。

    大家老是各執己見、莫衷一是可不行。法國結構主義學者阿爾都塞提出了多元決定的辯證法,認為藝術的產生經歷了一個由實用到審美、以巫術為中介、以勞動為前提的漫長曆史發展過程,其中也滲透著人類模仿的需要、表現的衝動和遊戲的本能。但藝術的起源最終應歸結為人類的實踐活動,所以巫術說與勞動說更為重要。

    恩格斯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我們常常說生產生活,總是把生產放在前,生活放在後。為什麼呢?因為沒有生產,糧食從哪裡來,衣服從哪裡來,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無食無衣,還談什麼生活。

    從這個角度講,勞動是藝術的前提。

    即我們先要通過勞動,解決生存的問題,接下來才能考慮怎麼樣去藝術地生活的問題。今天我碰巧和一幫本地的藝術家在一起,他們都有一個同感:現在的時代,是藝術的春天,因為生產高度發達,人們衣食無憂,無論是欣賞者還是創作者,他們都有更大的意願和熱情投身於藝術。

    其次,勞動總歸是辛苦的,需要調劑,從而催生了藝術的誕生。

    其中最典型的是勞動號子。它可以舒緩人的情緒,鼓舞人的幹勁,有利於大夥步調一致,動作協調。如打夯的時候,打夯的人們一邊唱和著《打夯歌》裡的“伊兒吆吆-嗨-伊兒吆-嗨”,一邊使勁打夯,就不會過分地感到疲乏。

    還有的民歌,不但可以舒緩情緒,還可以排解怨憤。如《魏風·伐檀》,就是一群砍樹的人,一邊砍樹一邊唱的歌。“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貆兮?”砍樹人辛辛苦苦卻生活清貧,老爺們一點活不幹卻什麼都有,這讓人心裡很不爽啊,總要發洩發洩。

    再次,勞動本身就是藝術創作的內容,它為藝術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

    像《彈歌》,只有八個字:“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就是寫的遠古狩獵時代,獵人砍竹、接竹、製作彈弓,發射彈丸捕獵禽獸的全過程。

    像《魏風·十畝之間》,“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行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洩洩兮,行與子逝兮。”寫的就是採桑人在田裡田外愉快勞作的場景。

    除了詩歌,繪畫中也有很多以勞動場面為素材的藝術品。敦煌壁畫中,著名的飛天形象以外,表現狩獵、造房子、修廟宇、趕車子等勞動場面的繪畫作品也不少。

    另外,舞蹈藝術的誕生,也是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並和音樂、詩歌結合,讓人的身體按一定的節奏進行連續性的動作。

    今天的藝術門類更多了,藝術水準也更高了,但無論那種藝術,也不能拋棄勞動這個最好的源泉和最豐富的內容。

    無論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無論掃馬路,還是坐寫字樓,無論賣小吃,還是創大業,都是勞動。只有深入到勞動一線,才能創作出鮮活的藝術,為人們所接受,並願意為之宣傳推廣,使之發揮出更大的效益。

  • 10 # 對玥言詩

    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如何認識勞動和藝術的內涵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

    真實的勞動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勞動,是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名詞了,在古代,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現代,沒日沒夜的工作、加班,片刻也不得安寧,勞動雖然被推崇為一種社會美德,但想必沒有一個人真正喜歡現在的勞動方式吧。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一想到要去勞動,我們無不是愁眉苦臉,想方設法的逃避勞動,但我們日常中口熟能詳的勞動,卻只是勞動的異化狀態,而非真實的,理想性的勞動。

    那麼,什麼是異化的勞動?

    卡爾•馬克思(1818~1883)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清晰的指出了勞動異化的四種形態,首先是勞動者同自己的勞動產品的異化;其次是勞動活動本身和勞動者的異化;再次是勞動者與其類本質的異化;最後是人與人的社會關係相異化。

    勞動者在生產物質資料的過程中,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反而成了束縛自身的工具,正所謂“賣鹽的喝淡湯,賣草蓆的睡光床”就是這個道理,勞動者並不感覺到勞動是實現自身價值的方式,勞動活動反過來被勞動者所厭惡、拋棄,勞動變成了僅僅能夠維持生命延續的手段,人與人的社會關係直接變為了金錢與物質之間的交換關係,人創造了資本和商品,結果又反被資本和商品所奴役,這就是異化勞動的真實面目。

    勞動是人的理想型存在方式,人在持續不斷的勞動中不斷地生產自己所必須的物質生活資料,同時,人也在勞動中生產著自己的本質,“人的物質生產是怎樣的,他們自己就是怎樣的”。反之,在異化的勞動中,人們生產的物質資料越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就越匱乏,人們越積極地參與生產和勞動,人們就越發與自身的本質相背離,正如卡爾•馬克思所言

    “按照國民經濟學的規律,工人在他的物件中的異化表現在:工人生產得越多,他能夠消費得越少;他創造價值越多,他自己越沒有價值、越低賤;工人的產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創造的物件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蠻;勞動越有力量,工人越無力……”

    真實的勞動是理想性,價值性的勞動,是擺脫了異化狀態的勞動。在真實的勞動中,我們追求人之為人的最高本質,在對生命歷程的回顧和反思中完善自身的不足,在人生的體悟和超越中達到一種生命“充盈”的狀態。在真實的勞動中我們不斷地發現自我,實現自我,超越自我,在勞動的過程中使生命愈發的完滿和“充盈”,勞動是人的根本的生存方式而不是外在於人的異化力量。

    藝術是人表現自身存在的一種方式

    藝術,按照其表現形式來劃分大體可以分為古典藝術和現代藝術兩個階段,在古典藝術階段,美,是神聖的,至上的,是終極性的,平常人與藝術是相距甚遠的。作為一個普通人,你只能欣賞藝術而不能創造藝術,藝術對於我們是遙不可及的存在。同時,藝術也是擁有固定的表達形式的,歐洲中世紀教堂的建築風格如出一轍,那就是美;古典音樂中合規率的節拍,那就是美;描繪神的生活與樣態,那就是美。相反,非教堂般的建築,雜音和日常生活的繪畫則難登大雅之堂。

    在現代藝術中,人,真正戰勝了神而成為了藝術的主題,每個人都在自身的生命活動中不斷地生成著藝術與自身,藝術也真正成為人表現自身本質的一種必要的手段和方式。

    有人說“藝術是想象的,是虛構的,是可以脫離現實生活而存在的”,我卻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在筆者看來,真正的藝術無一不是植根於生活,切合於生活而又超拔於生活的存在。勞動本身也是如此,勞動一定是真實的,勞動也一定是自帶理想性和價值性的形上存在。在這個意義上,藝術與勞動不謀而合,真實的勞動之為人存在的根本方式其本身就是自帶藝術性的,換言之,不具備藝術性的勞動也只能是異化的,虛假的勞動,而非人不斷確證和生成自身本質的真實勞動。

  • 11 # 蔚州先正

    勞動中存在藝術嗎?

    這次先正來做一次揭露皇帝的新衣的小孩,戳破這個謊言,勞動中不存在藝術

    早年,趙本山和範圍合作的小品《紅高粱模特隊》裡面,也有過勞動與美的爭論,當時趙本山一番話說得很是提氣,也讓幼年的我看得很激動:“沒有農民,你吃啥,沒有農民,你穿啥,吃的穿的都沒了,你還臭美啥?”

    然而先正現在想來,這不過又是一碗毒雞湯罷了。說這番話的趙本山,身份是小品演員,即便在作品裡,他的身份也是模特隊隊長。

    很有意思,寫下千古名篇《憫農》的作者李紳,現實中恰恰是個欺壓農民的人;讚揚船伕號子的人,現實中是搞音樂的;說勞動者最美的人,現實中往往不是勞動者。五一勞動節,恰恰是給不勞動的人過的,因為五一前後正值農忙,誰有時間跟你扯淡。

    先正出身於農民家庭,當然,我並不自卑,但是,這也沒什麼可以驕傲的。小的時候,跟著父母做過農活,翻地,種地,澆水,薅苗子,鋤草,秋收之後打棒子,我都做過,沒有發現什麼藝術,只記得薅苗子的時候,地頭很長,長期蹲著或者彎腰腿都吃不消,,只能膝蓋綁著東西跪著前行;只記得收秋時玉米地裡的悶熱,穿長袖一身汗,穿短袖,枯黃的玉米葉子能拉的你胳膊都是口子,汗水再一泡,那個滋味別提了。

    為人父母者,無論是農民還是工人,對孩子說的最多的話一定是“好好讀書,將來別像爸一樣”。

    勞動中是沒有藝術的,只有苦和累,工作之餘他們只想休息,喝個小酒,但是不會吟詩作畫高歌一曲《我的太陽》。人們總說,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其實也是客氣罷了。準確地說,應該是工作者沒有高分貴賤之分,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人,都應該被尊敬,但工作確實是有區別的。

    所以,努力吧,學生努力讀書,成人努力奮鬥,改變自己的命運。閒暇之餘可以欣賞一下所謂藝術,而非累的滿頭大汗,旁邊卻有人指指點點地說:“看,那就是藝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今年我種了三次絲瓜,第三次才種植成功。春季種絲瓜有講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