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
2 # 積極的態度的爸爸
五臟是透過 經絡聯絡在一起的。它們的聯絡是一個個小小的經絡。中醫理論就叫做經絡。西醫叫做韌帶。
當然了我,沒有去解刨過 人體,甚至活人。如果人體器官,只要輕輕的一拿,就下來了,肯定是沒有經絡聯絡在一起的。但是這個肯定不會。因為這樣的情況下,人體只要一跳動,內臟就會堆成一堆。器官就摔壞了!
人就會死了。但是人一跳動,人沒有什麼事情。當然了,要是從很高的地方跳下來,肯定會出現問題的。甚至會死!
-
3 # 靈感一現我來看美女
當然,脊椎就像一顆大樹,又像一根頂樑柱。肋骨就像大樹的枝杈,五臟恰如不同機形狀的果實,藉著筋膜肌肉的力量或懸掛,或固定在人體內。若是沒有脊椎的話,人體就是一堆的爛肉,大樹就是亂七八糟的一堆柴火。
五臟是中醫概念,韌帶云云,則是西醫解剖學概念。
題目或許是想問,人的內臟器官在體腔內是怎樣固定位置的吧。內臟並非連線在脊柱上的。
我們常說的五臟六腑,五臟指的是心、肝、脾、肺、腎的合稱。但是這與西醫解剖學中的說的內臟並非一回事。
內臟器官範圍很大,上至口腔下至肛門,但不包括心臟。
內臟, 囊括了人體四大體徵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心臟屬於脈管系統,現代內臟學,心臟是排除於內臟之外的。
各器官在體腔內固定位置,靠的是支援組織,包括骨骼、韌帶、肌肉、淋巴、筋膜等。
骨骼形成包裹內臟的固定空間,肌肉作為墊子,墊在骨骼與器官中間,稱為“隔肌”。其中還有筋膜包裹著食道、氣管淋巴系統形成“縱膈”。
維持器官位置固定,最重要的組織是韌帶和系膜。韌帶將各個器官“吊”起來,系膜維持器官與韌帶位置的相對固定。韌帶、系膜共同將每個體內器官分隔開。
吊住器官的韌帶並非連線在脊柱上,上端是在咽喉除用食道和器官韌帶“吊”著胃和肺,胃、肺下方由橫隔膜託著,橫隔膜本就可以說是一類肌肉,肌肉整體包覆於胸腔骨骼上。肝、腎、胰等器官,靠韌帶和系膜吊在腔壁肌肉上,雖然只有一面,但也都有筋膜來維持位置的相對固定。腸則由腸繫膜固定。
或者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沒有韌帶和系膜的話,其實內臟就是“堆”在體腔內的。各種系膜、筋膜、網膜,解剖學上稱之為“系膜懸掛”,雖不連線在脊柱上,但都有自己固定位置的方式。
再說下去就有點血腥了。我們看電影,有人肚腹被剖開,腸子流出,就是因為系膜被割斷了。或者現實中,我們做手術,縫合患者腹腔時,也不用特意考慮每個器官擺在哪裡,依次放回去就好,韌帶和系膜自然會自行調整的。
事實上,人的體腔內的器官可以說是整個“一掛”,以解剖學的角度講,從舌頭到小腸,是一個整體。開啟體腔,不用費什麼力氣,只需要切斷某些結締組織,人體內的這些器官可以呈一坨的樣子全部拿掉。
所以實際上,對於內臟器官更重要的是肋骨和腹壁,這不關脊柱什麼事。
而在中醫裡,脾,是起託舉作用的。氣血之說,不是解剖學上的東西,但是脾有升清作用,可以理解為它供給著韌帶和系膜所需的能量。所以我們說,保健,必須要健脾,它是保健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