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言他語
-
2 # 閩南網
本地人鄭重地回答:不好學。
閩南語自成一派,可謂源遠流長,說句實話,真的不好學。
舉幾個例子:我一同學,小學時期和家長舉家遷來泉州,和泉州的小朋友上學,但是家長是外地人,沒有家庭教育,他從小學初中高中都在泉州讀書,結果現在也只是聽得懂閩南語,至於“講”,只侷限於特別常見的詞彙,而且發音有點奇怪。
我另一個朋友是泉州本地人,結果也不會說閩南語,因為家裡媽媽是外省人,為了方便家庭交流,居然只使用普通話,導致她現在和爺爺奶奶交流稍微有點困難。
基本上,閩南語如果不是在嬰幼兒時期就開始學,後面想要在進行學習,是相對比較困難的。
-
3 # 書房百日
閩南語,起源於泉州。主要分佈地除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外,還廣泛適用於閩東北地區、浙東南區、廣東潮汕和海陸豐地區、廣東雷州半島、海南島及東南亞的大部分華人社群。
閩南語一詞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學術上泛指閩南語系集合,狹義則僅指閩臺之閩南語。臺灣及西方學者多認為是一種語言,屬漢語族。 在大陸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漢語族中閩語的一種。閩南語在各地有不同稱呼,例如在大陸常被稱為泉州話、漳州話、廈門話、福建話、河洛話等;在臺灣亦被稱為臺語(臺灣閩南語)、臺灣話、河洛話或福佬話,在東南亞的海外華人則稱為福建話(Hokkien)或咱人話(臺閩字寫作咱儂話)。
在學術上以泉州話作為標準腔,即使在閩南語口音不同的地方,高甲戲、梨園戲、南音也仍以古代泉州府城腔進行演唱,如今的閩南話已經成為地球60種主要語言的代表之一,它還被錄製在美國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1、2號宇宙飛船的鍍金唱片上,到廣漠無垠的星河中尋覓外太空知音了。
如果你是粵語人裡的象我一樣的菜鳥,需要1年 福建其他地方人需要一到2年 其他地方需要三年以上 北方人估計十年也別想發好音 專門訓練過時間要少點。
對於會說吳語、客家話、粵語的人來說學閩南話就比較容易 對於會說的莆仙話、福州話的人來說學閩南話很容易 其他的人學起來會比較難,但也能學會,不必要求口音學得多地道,只要會能聽說能就可以了。母語是吳語的人,閩南語的聲母能學得很準,但韻母方面,入聲韻尾聽上去就全都是 -h。 母語是粵語或客家話的人,閩南語的韻母基本能學準,只是學不準 -h 韻尾和鼻化,聲母方面聽上去就比較怪了(因為發不出濁音)。 如果母語是福州話,那這兩項都不好學,但福州人對閩南語的語法和文白異讀是上手最快的。
回覆列表
首先會講閩南話的最早起源於福建的南部地區,範圍分佈在泉州地區、廈門地區、漳州地區及臺灣、東南亞等地。
會講閱南話的人口總數在世界上語言排名前三十位以內,所以閩南語的影響還是比較廣泛的。學一門新的語言最快最直接的方法當然就是要多聽,多交流。學閩南語說難也不難,只要找到點方法,可以從日常用語練習開始,也不防多聽一聽閩南歌曲,也可找些閩南的朋友多聊天,也可以買本閩南語的教程來學,從各個方面入手,學起來就很快了。
至少你要學閩南語就不要怕人笑,不過在學習閩南語讀音時確實挺好玩的,很多外地朋友在閩南地區呆上兩三年,雖說不懂得講,但多少也懂得聽,不過罵人的話倒是可以掛在嘴邊。
閩南語是可以用文字表達出來的,以下是我整理的一些內容分享給大家:
凍尾雕 閩南語發音(Dong-Mber-Diau) 意思是:“受不了!”
畫虎蘭 閩南語發音(Uae-Hou-Lan) 意思是:“胡說八道!”
靠妖 閩南語發音(Khau-Iau) 意思是:“臥槽!”
肖查某 閩南語發音(Siau-Tsa-Mbou) 意思是:“瘋女人!”
妖秀 閩南語發音(Iau-Siu) 意思是:“早點去死!”
林背 閩南語發音(Nin-Pae) 意思是:“你老子我…”
扒肚妖 閩南語發音(Pak-Tou-Iau) 意思是:“肚子餓~”
水渣某 閩南語發音(Sui-Tsa-Mbou) 意思是:“美女~”
歡夕 閩南語發音(Hua-Hi) 意思是:“高興~”
閩南語也有很多諺語、歇後語也挺不錯的。
叫豬叫狗,不如自己走。 (喻求人不如求己)
一圓打四結,鐵公雞。 (喻一毛不拔)
一聲唔知,萬事無代。 (喻少惹事為妙)
人情世事陪夠夠,無鼎兼無灶。 (喻人情世事應酬不完)
心歹無人知,嘴歹較厲害。 (勸人慎言)
仙人打鼓有時錯,腳步行差誰人無。 (喻錯誤難免,要及時更正)
厝內無貓,老鼠蹺腳。 (群龍無首,一切無序)
吃米不知米價。 (意喻只知享福而不事生計。)
有偌大的腳,穿偌大的鞋。 (意喻事物要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