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育學筆談
-
2 # 獨自在外奮鬥的小杜
這種問題很常見啊,有時候一些學生做題中或者寫作中碰到好的句子和單詞,然後過來提問老師,老師也不敢完全認識,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把這個單詞記下來,下來之後呢查詢資料,自己配一些片語和句子來理解,然後帶著學生一起,這樣影響更加深刻
-
3 # 數學王老師2020
這種情況很少見,因為老師一般都會課前備課很久,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那你應該很高興,說明學生很優秀都會老師不會的單詞,那麼這時候就考老師課堂掌控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老師這時候要保持鎮定,首先肯定學生提問題,然後誇獎學生,可以讓其他學生回答,集思廣益,說不定學生會做,如果還是不會那麼就說老師也有不會的,下去老師查好了,下節課再講。
這種情況很常見,不僅僅存在於英語學科,在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歷史等學科教學中,也會經常遇到,首先我們得端正老師自己的態度,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要善於用一些合理的方式去化解尷尬,並向學生傳達一種理念:教學相長。這不僅是在教學,還是在教育,老師的胸懷與心態能影響學生未來的成長。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很坦白的說,在課堂上學生提問我還從來沒有遇到過我不會的單詞,我13000+的詞彙量,雖然教書後沒怎麼繼續補充,但足以應付學生和課堂教學了。但的確遇到過有一些語法問題一時沒想通解釋不上來的情況,現在的學生配套作業五花八門,有時候學生在課堂最後幾分鐘會問你一些問題,遇到一些不好界定的答案,我會直接告訴學生,這個問題按照正常語法規則的話是哪個答案,但是練習冊的標準答案不是這個,我需要查詢一下資料,回頭再告訴你。
其實這個中間會有一個很尷尬心理過程,但我認為老師應該本著謙虛謹慎的心態才能搞好教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進而才能搞好教育教學。
崇尚教學相長是為師者的基本境界。另外,我們學師範的人都知道什麼叫教學相長,在我們老師整個的專業成長過程中,不可能做到以自身的知識應付所有變化著的學生,學生在不停的學習,他們也有獲取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知識,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端正心態,要自己積極主動的去向別人學習,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學生,從而達到共同成長的境界。
總結與建議:所以,我認為在課堂上遇到了自己不會的知識,我們應該本著謙虛謹慎的態度,明確的告訴學生,我要查詢一些資料,然後在系統的告訴你答案。如果是僅僅是單詞的話,那就更簡單了,直接說這個詞我忘記了,查一下告訴你。
就這麼簡單,不要把事情複雜化,或許有些老師會用一些幽默的方式去化解尷尬,這也是可以的,但學生也很聰明,再怎麼幽默,學生還是人為老師不認識這個單詞,所以還不如灑脫一點,至少讓學生感覺到你做人很真誠,很坦蕩,這一點也會影響到學生未來的人生,我想這也是做老師該有的胸襟與氣度吧!
當然,我更建議老師們課後要多學習,多備課,尷尬的局面如果頻繁出現,那就是你的問題了,在高明的技巧也幫不了你哦,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