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理傳播韓學敏
-
2 # 天王GAI哋琥
自律是直麵人生問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能夠推遲滿足感、主動承擔責任、直面問題本質,並在自律的狀態中勇於放棄,保持平衡,這樣去發現最好的自己。愛以提升對方和自己心智成熟為目的,能夠不斷拓展自我界限,是自律的原動力。
自律解決我與世界的問題,愛解決我與他人的問題。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
3 # 硤嘉嘉的心靈樂樂園
可以多看些那方面的書籍,如果感覺書本上的知識比較枯燥的話,可以去參加些鍛鍊意志力的培訓班,能有效的去鍛鍊意志力。
-
4 # 毅觀養老
其實更多是主觀情緒上出現問題,若是情緒沒有調整好,即使方法再多,多無濟於事
這件事,外界因素也會影響到,但若是你對一件事足夠渴望的,你就會忽視各種嘈雜聲,順帶著你的專注力,意志力,約束力就會有質的改變
此刻,若是改不掉人的劣性,每個人多有,那就找找你的熱愛,你的深愛,好好的保護它,堅持下去,就可以忽視一切,慢慢就可提升!
自制力不夠強最初的成因是,由於設定的目標和現實的情況相差比較大,海德認為事件的原因無外乎有兩種: 一是內因,比如情緒、態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壓力、天氣、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釋別人的行為時,傾向於性格歸因;在解釋自己的行為時,傾向於情景歸因。
海德還指出,在歸因的時候,人們經常使用兩個原則:一是共變原則,它是指某個特定的原因在許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個特定結果相聯絡,該原因不存在時,結果也不出現,我們就可以把結果歸於該原因,這就是共變原則。比如一個人老是在考試前鬧彆扭、抱怨世界,其他時候卻很愉快,我們就會把鬧彆扭和考試連在一起,把彆扭歸於考試而非人格。二是排除原則,它是指如果內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釋事件,我們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歸因。比如一個兇殘的罪犯又殺了一個人,我們在對他的行為進行歸因的時候就會排除外部歸因,而歸於他的本性等內在因素。
那來自制力不夠強,怎樣培養自制力方面也可以參照歸因理論。首先,我們在對於自己自制力的時候,不要過分地歸因於自己不可以的內歸因,那這就需要我們從小事不斷做起,就是經常說的,摸一摸夠得著的,這樣的小事做起,然後在每次做成功的時候要給自己一個鼓勵,這個鼓勵可以是實質性的,如自己如果喜歡吃巧克力,可以吃一塊巧克力,也可以是一塊蛋糕,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小東西;也可以是虛擬的,到一定程度,然後再給自己一個大的獎勵,就像積分制一樣,在日曆上勾上一個小圓圈,每次對著這個獎勵,這個小圈圈可以不斷的去鼓勵自己,相信下一次我能行!不要嫌事情小,越小的事情,慢慢的積累就能夠不斷的給自己信心,這樣你的自制力和意志力就會越來越強。當有一天沒有堅持下來的時候,可以告訴自己,從現在的下一刻,我一定能做到,而不要去否定自己沒有做到的那一次,因為過去的就已經不會再回來了,我們只有面對當下以及未來,不斷的給自己鼓勵,才能更好地增強自己的意志力。藉助古人的一句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來結束我的這段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