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谷歷史

    《逸周書 諡法解》記載“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於牧之野,終將葬,乃制諡。遂敘諡法。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說明諡號是從周公旦為周武王初定開始的,但是從記載看,夏商開始就已經由諡號了。諡號,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最初只有帝王、諸侯、大夫這些貴族階層才能有。諡,是行為的記錄;號,是功勞的標誌。諡號是給一個人進行蓋棺定論的總結。在早期,這種制度對於帝王以及貴族的行為有一定約束,但是到了後來,諡號越來越成為一種形式,除非一個人搞到天怨人怒,否則死後都會有一個好諡號。完全失去當時這項制度制定時的初衷了。

  • 2 # 文史江湖客

    諡號是對死者的蓋棺定論,不僅皇帝有諡號,地位較高的大臣也有諡號,甚至社會上有名望的人,雖不是朝廷重臣,但也有諡號。後者稱之為“私諡”,是由死者的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

    但正如前所說,諡號是對死者的蓋棺定論,因此,無論帝王還是重臣,都不可能活著時便有諡號,也不可能自己給自己定諡號,更不可能出現“以諡號稱呼在世者”的情況,比如李世民的部下稱呼李世民為唐太宗。

    諡號分為“美諡、平諡、惡諡”三類,美諡是指具有褒揚性的諡號,如莊、武、文、宣、襄等;平諡是指具有同情意味的諡號,如懷、悼、哀、閔、思;而惡諡則是具有否定批判性質的諡號,如厲、靈、煬。

    不過,惡諡雖然存在,但很少有人被評為惡諡。而且,在評為惡諡的人中,帝王的比例反而更大,比如周厲王、晉靈公、隋煬帝等人,均是惡諡;大臣中擁有諡號者,往往都是美諡,惡諡者最著名的是秦檜,諡號為“謬醜”。但這個諡號卻不是宋高宗評定。事實上,秦檜原本是諡號是“忠獻”,這是個美諡。韓侂冑北伐時,為了爭取人心,才更改秦檜諡號為謬醜。

    皇帝駕崩後,其諡號由大臣評選,繼任皇帝確定。而朝廷重臣去世後,其諡號則是由皇帝賜予。具體的操作方式如下:

    以唐宋為例,朝廷重臣死後,吏部向皇帝“請諡”獲許後,由太常博士議定諡號,呈給有司議論,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直至確定諡號,再由皇帝下詔賜諡。

    而明清時期,朝廷大臣死後,則由禮部擬諡,皇帝核定,禮部有時也會多擬幾個以備皇帝選擇。

    大臣的諡號,往往是兩個字,以明清為例,文臣以“文”字為第一字,最高者為“文正”,其次為文貞,正、貞之後,依次與“文”搭配的字為成、忠、獻、端、定、簡、懿、肅、毅等;武臣則以“武”字為第一字,最高者武寧,其次為武毅,寧、毅之後,依次與“武”搭配的字為敏、惠、襄、順、肅、靖、信等。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文武兼用的諡法,即第一個字為“忠”,與之搭配的諡字有“文、武、定、烈、簡、肅、毅、敬、憲”等。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也有“一字諡”的大臣,但這樣的情況不多見,因為“一字諡”可以說是一種破例的最高諡。如北宋理學家朱熹,其諡號便只有一個字“文”,這是當時的最高諡號,甚至在“文正”之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旅順禁止日本人進入,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