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程東峰談胰腺肝膽腫瘤

    很多人都難以接受我們自己或身邊人患上癌症。但有的人從查出癌症到死亡,不到3個月就走了,有的人卻能多活好幾年。

    1癌症的種類不同

    其實癌症並不等於絕症,不同種類的癌症,生存期也會有所不同。比如說肝癌,胰腺癌這種癌症,生存率也非常低,而且發現時很可能會是晚期,從發現到你死亡,可能用不了三個月。

    2同一種癌症,確診時期不同

    雖然查出了同一種癌症問題,但是查出的時期卻不同,比如說有人是晚期,有人是早期,有人是中期,那麼造成的結果也會大不同。如果你發現時已經到了晚期,那麼治癒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會加速你的死亡。

    3選擇治療的方式不同

    其實查出癌症時,如果是早、中期,並且積極配合治療,而且能夠得到更有效的治療方法,那麼更能有效延長你的生存期。但是有些人患上癌症問題之後,由於家庭經濟條件有限,或是聽信一些民間偏方,這時就可能會加速你的死亡。

    上述三大原因,患癌種類、治療方式很多時候我們都沒辦法決定!

    患癌種類:每個人都沒法決定和改變!

    治療方式:要根據病情、患者身體狀況而定,很多時候我們也不能決定!

    所以,我們唯一能決定的就是:及早發現癌症的訊號!

    及早發現癌症訊號很重要!

    腫瘤十大早期徵兆

    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惡性腫瘤的“十大”早期徵兆:

    1身體任何部位,如乳腺、面板、脣舌或其他部位有可觸及的硬結或不消的腫塊;

    2. 疣或黑痣有顏色加深、迅速增大、瘙癢脫髮、潰爛或出血等改變;

    3. 持續性消化不良;

    4. 吞嚥粗硬物有哽噎感,胸骨後不適,灼痛或食道有異物感;

    5. 耳鳴、重聽、鼻塞、頭痛、咽部分泌物帶血,頸部腫塊;

    6. 持續性聲啞,乾咳或痰中帶血;

    7. 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無痛性血尿、外耳道出血;

    8. 月經不正常,大出血,月經期外或絕經後不規則陰道出血;

    9. 久治不愈潰瘍;

    10. 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或低熱。總的來說,在不明原因的不適持續較長時間後,就應該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 2 # 影像科豪大夫

    癌症早期效果差異不大,都能治癒;中晚期癌症差異很大,有的撐不到三個月,有的能活10年以上,我們結合病例解釋一下原因。

    這是一位農民病人,因為皮膚髮黃20天查出肝癌晚期,已經廣泛轉移,只有1~2個月壽命了。

    除了發病部位,另一個原因就是轉移。轉移流的速度往往會加快很多,尤其是腦轉移、肝轉移等,會加速腫瘤進展。

    哪些中晚期癌症能活10年?

    1.有特效治療方案的。

    這是一位中年女性,小細胞肺癌已經10年了,2015年還發生過腦轉移,通過放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至今病情穩定。

    2.有錢人。

    必須要承認,有錢人有機會嘗試更多的治療方法,可以買到更昂貴的新藥,有更大的機會創造奇蹟。

    最近幾年我們看到很多病人,通過多種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方案,生命得以延續,後期花費巨大。

    也許以後隨著新藥不斷研發,很多藥物會逐漸降價,並逐步納入醫,尋常百姓也能負擔起了。到那時,離攻克癌症就不遠了。

  • 3 # 五號醫生吳昊

    經常有人會問影響癌症患者生存的因素到底有哪些?這是一個近乎於玄學的問題,因為人體的複雜性,涉及的因素多如牛毛。不過在這些理論或者是道理中,還是有一些經過了試驗、研究的證實,是我們能夠掌握的生存密碼,今天我們就分析一下,為何得了癌症,有人活不過三個月,有人則延年益壽。

    題主問題的分析

    題主問的問題可以從多個角度回答:

    如果得的是不同的癌,那麼大家都應該知道,甲狀腺癌和胰腺癌是5年生存率截然不同的兩種癌症。甲狀腺癌如果發現早、手術早,術後壽命幾乎與正常人無異;而胰腺癌一般發現即晚期,5年生存率極低。強如人中龍鳳蘋果創始人喬布斯,也扛不住胰腺癌的摧殘。

    而如果是得了同一種癌,也因為腫瘤病理分型、腫瘤位置、發現早晚、患者身體狀態等因素,生存時間的早晚也存在明顯差異。

    因此,單純地比較不同患者之間的生存時間,並沒有太大意義。不過題主的問題引起了我的一個思路:如果兩個人得了一模一樣的癌症,都有哪些因素是可以左右其生存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作為拋磚引玉,我僅僅就說一條:那就是心理因素的影響。

    真實案例和資料告訴我們心理因素在癌症預後的作用

    一個真實的案例,我同學作為住院醫師曾經管過的一個患者,直腸癌術後多臟器轉移。患者一直按照術後放療計劃進行治療,但效果不好,一年後發生了身體多臟器的轉移。但是直到他知道真相前,一直都是很有信心、很樂觀地在生活中,如果不是有人提醒,周圍人根本看不出來他曾經得過癌症。但是紙包不住火,常年同病魔鬥爭的他開始懷疑為何術後一年又開始了化療,最終家人熬不過他的堅持,告訴了他真相。這名患者此後陷入了極度的失落,僅僅不到一週的時間,就離世了。

    這是一個悲痛的故事,但是它反映了一個問題,心理因素在癌症患者預後起到的作用。

    一篇發表在《中國醫學倫理學》上的文章研究了患有消化道惡性腫瘤的患者(多為無法手術,只能姑息治療的重度惡性腫瘤患者)其心理、情緒對疾病預後的影響,結果顯示情緒穩定、生活態度樂觀者往往能夠存活一年至兩年半的時間,而情緒不穩定、重度抑鬱、焦慮的患者,多數在僅僅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就過世了。

    結合這兩個例子我們就能清楚地知道,老話說“心情好,才能活得好”不無道理。

    面對癌症,我們能做些什麼

    這段話多數是給有親人患病的人說的。

    引起癌症患者焦慮、抑鬱的問題主要來自以下幾方面:

    1.對疾病的不理解、不瞭解,過度恐慌;

    2.對死亡的恐懼;

    3.癌痛或其他癌症引起的病變給身體、心理帶來的不適合折磨。

    因此面對親人患有癌症,我們最需要的就是陪著ta積極地進行治療,此外,就是要考慮在其心理、情緒上給予積極、正向的引導。

    隨著現代醫學發展,多數型別的癌症已經成為一種慢性疾病而不再是一種終極性疾病,大量文獻己印證心理千預對癌症病人有明顯作用,且對其家庭也有益。換言之,能夠陪伴家人共渡難關,給予其精神心理上的支撐顯得尤為重要。

    必要時通過應用抗抑鬱藥物也能起到積極地作用,而對於癌痛或其他病變帶來的不適,也可以通過癌痛規範化治療和其他輔助治療來應對。

    最後,希望每一個生命都能得到善待,希望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參考文獻汪達山, 李桂蘭, 陳建華, et al. 抗抑鬱藥對癌症患者負性情緒的作用[J]. 臨床精神醫學雜誌, 2011, 21(4):279-279.王海忠, 薛龍. 晚期癌症患者負性心理因素與預後的關係[J]. 中國臨床康復, 2006(02):113+117.謝玲, 李明眾, 趙遴. 消化道癌症患者焦慮、抑鬱情緒對預後的影響[J]. 中國醫學倫理學, 2001(4):26-27.

  • 4 # 黃志豔大夫

    癌症,是現階段人們最恐懼的疾病之一,個個談癌色變。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現象,是因為大多數人的以為得了癌症就意味著宣佈了“死刑”,命不久矣。其實不然,生活中有不少癌症患者帶病活到八九十歲,超過了人均壽命。但是也不乏一些人,剛查出來癌症沒幾個月,就不幸去世了。為什麼會出現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一,不同種類的癌症,危害程度不一樣。

    癌症有很多種,如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甲狀腺癌等等,不同的癌症,其危害程度也不一樣。

    在所有癌症當中,胰腺癌死亡率是最高的,晚期患者5年的生存率在0.1%左右,被稱為為“癌症之王”,喬布斯、帕瓦羅蒂等名人都是被胰腺癌奪去了生命。和胰腺癌不同的是,甲狀腺癌是“最溫柔的癌”。由於甲狀腺癌的發生和甲狀腺代謝、炎症、輻射以及自身免疫性因素等都有關係,所以比較容易在早期發現,並且甲狀腺癌手術後一般恢復良好,5年生存率高達90%-95%,10年生存率也達到90%以上。因此有人這樣說道:如果一生中一定要得癌症,就選甲狀腺癌。

    第二,癌症發現時期不一樣,有些是早期,有些是晚期。

    惡性腫瘤是不斷生長、擴散的,一般來說,癌症發現越早,越有利於治療。就拿胃癌來說,早期胃癌通過內鏡下粘膜剝離術治療,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5%以上;而如果是晚期胃癌,5年以生存率不超過5%。但是,胃癌、肺癌、肝癌等癌症,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就已經到了晚期。這是因為多數癌症潛伏期很長,一般在10-20年左右的時間,這個過程並沒有明顯的症狀,不宜引起患者的察覺。一旦患者發現異常,往往已是癌症晚期。所以,我們一直強調防癌體檢的重要性。

    第三,治療癌症有多種方式,不同患者選擇治療癌症的方式不同。

    治療癌症的方式有很多,如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介入治療,以及熱療、氬氦刀、超聲聚焦刀等等。對於同種癌症、相同時期的患者,如果能夠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那麼更有利於延長生存期。如果家庭經濟條件困難,或者聽信一下民間偏方,那麼就不利於癌症的治療。說到這裡,黃大夫想到了幾年前4歲癌症女孩去世事件,因為她的家人相信了權健的“抗癌祕方”,導致女孩的病情惡化,最後不幸去世。

    第四,不同癌症患者,對待疾病的心態也不一樣。

    很多癌症患者,在確診後,整日憂心忡忡。可以理解,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比癌症更可怕的是精神垮了。就像戰場上的士兵,還沒開始打仗就嚇得渾身發抖,哪還有鬥氣可言。有人說:得了癌症,一是嚇死的,二是愁死的,三是病急亂投醫治死的,四才是病死的。相反,有些人癌症患者,能夠保持積極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與癌共舞”,最終延緩了腫瘤的發展程序,延長了壽命。

  • 5 # 劉永毅醫生

    同是乳腺癌,民國第一夫人宋美齡40多歲發現活到106歲,歌手姚貝娜術後3年復發、6個月後去世,“林妹妹”陳曉旭患癌僅僅1年左右的時間。為什麼得一樣的“癌”,有人能活很久呢?且不說不同部位癌症之間的對比,就同種癌症而言,或許就有不同的生存時間,甚至相差很大。

    癌症預後、能活多久並不是由單一的某種因素所決定,與病理分類、組織分化、疾病分期、治療情況、身體狀況、心理狀態、營養狀況等等因素都有密切的關係。其中分類、分化、分期是患病時已成事實、不可更改的客觀因素。

    一般情況下癌症治療之前下必須要有病理診斷,通過穿刺、或切除獲取病理標本。病理科醫生會對腫瘤進行分類,也可能在分子水平做基因分型以及免疫特徵的區分。

    比如肺癌,根據細胞的形態有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之分,其治療方法、預後都有很大的區別,小細胞肺癌屬於高惡腫瘤。非小細胞肺癌又可分為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有肺腺癌、肺鱗癌,其惡性度要小於小細胞肺癌,預後就要好一些。

    又如乳腺癌分子水平分4型,激素受體陽性預後總體好於Her -2陽性,而受體陽性預後一般好於三陰型,其中激素受體陽性Luminal A 型預後又好過Luminal B 型。

    再如腸癌微衛星不穩定性,高表達患者的復發轉移情況明顯少於低表達病人,屬於免疫特徵,只是高表達患者僅佔13%左右。

    2

    分化是指幼稚細胞向正常細胞發育的成熟度,癌細胞分化是指同正常細胞有多大的差距,同正常細胞越接近分化越高。

    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比如分類、分期相同,癌細胞分化越高、惡性度越低、生存時間越久,反之,分化越低、惡性度越高、預後越差。

    3

    分期或許是預後最為重要的因素,大家常常擔心癌症是早、是晚?也就是這個道理。

    臨床上常常以原發病灶T、區域淋巴結N、遠處轉移M 等3種情況進行TNM 分期,分為Ⅰ、Ⅱ、Ⅲ、Ⅳ期,原位癌為0期。大家也都知道,0期、Ⅰ期病人是有可能治癒的,而分期越差預後越糟糕,比如非小細胞肺癌Ⅳ期以前5年生存率5%左右,現在有藥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20%多。

    4

    治療是最有可能改變預後的因素。

    胰腺有內分泌和外分泌功能,分泌胰液的細胞發生了癌變為胰腺癌,內分泌功能的細胞癌變為胰腺神經內分泌瘤,屬胰腺癌,但其惡性度要低很多,喬布斯就患的就是這種。

    喬布斯發現胰腺癌時是可以手術切除的,雖然蘋果手機賣的非常好,但對醫學認識太偏見,拒絕手術,尋求各種替代療法,相當於我們國家有些人吃祕方、驗方。9個月後腫瘤擴散、疾病惡化,才選擇手術治療,其後生存了7年。如果生命可以重來,喬布斯會不會試試9個月的替代療法呢?

    大多實體瘤早期發展到晚期往往就1-2年的功夫,早期不做任何治療大多也不會有太嚴重的症狀,但疾病會停止不動麼?到了晚期,悔也罷、恨也罷,生命只有一次!現實中這種情況並不鮮見,隔壁老王的意見好嗎?後悔了找他算賬?

    5

    有人說1/3的癌症病人是被嚇死的,言過其實,癌症病人心理負擔確實很重,對預後影響很大,但疾病發展病人難免也會知道病情,大多數病人經歷了一系列心理變化後也都趨於接受,但心理壓力過大、不良情緒太多是影響預後的。

    某一食管癌病人,術後恢復還算不錯,生命體徵、胃腸道以及其它檢查也都沒有明顯異常,病人就是不想吃飯,進食也沒有不舒服,整天愁眉苦臉、躺在床上,終於在6月後走了,自己把自己餓死了。

  • 6 # 羅桂田心理諮詢

    這裡面的原因很多很多我們可以看一下里面的幾種原因。。。1:癌症的種類,很多的癌症發展比較慢,人的生存期就比較長。2:同樣的“癌”,每個患者發現的時間狀態,不一樣,這個人生存的時間也不會一樣。3:同樣的癌,同樣的狀態,每個人對待的方式方法,治療的方式方法不同,存活的時間也不會相同。4:發現自己得了癌症,每個人表現出來的心情,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癌症的治療和恢復健康的程度,尤其是積極向上的心態有利於身體健康,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自愈力,對於長壽至關重要。5:有很多人一聽說得了癌症,害怕的不得了,嚴重影響到了治療和情緒穩定,會極大縮短生存期,“有很多人是被癌症嚇死了”,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6:得了癌症以後,有的人不放心裡去,輕鬆心情,並看開了很多,通過遊山玩水,放鬆心情,配合治療,甚至有的人,全部治癒,得到善終。還有少部分人,通過遊山玩水,沒有治療,癌症自然消失,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案例。。。總結一下,,得了癌症以後,接受現實,根據自身情況,儘可能放鬆心情,有利於人體免疫系統健康,並開展工作,對於恢復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好處。

  • 7 # 學者110

    由於各人的體質不一樣、抵抗能

    力不一樣、得癌症發現的時間不

    一樣、加上各人採食品不一樣,

    接受治療的時間不一樣,所以在

    診斷髮現後產生了不一樣的延時

    死亡。

    我有一位堂弟45歲就發現得癌症

    經住贛州市一醫院經過4個月的

    住院治療,院方判斷拖不過三個

    月叫家屬排好後事提早出院回家

    去給他吃好喝好等死。出院前我

    與幾位兄弟一同接他於2014年5

    月18日出院,他自己也對生死置

    之度外,吃點草藥,慢慢的四處

    走走由於與妻子離了婚獨自一人

    生活,他就拿了個碗四處要飯行

    環到各個親戚家中要點飯錢,幾

    位兄弟看他一可憐,合力幫助把

    他送進了吉埠敬老院,結果這位

    被院方判了死刑的他(實名吳紅

    喜)在吉埠敬老院奇蹟般的活到

    了2019年12月8日才去世,享年

    61歲,延續生存了16年。

    這是一段真實癌症病人的真實事

    歷。所以說有於生活環境與體質

    的不一樣,他的死亡時間差別也

    很大的,學者認為很多人是被癌

    症這個死神嚇死的,而不是真的

    病死的。

  • 8 # 漢中老金看世界

    這個問題,咱也不是這專家那學者的。

    我只能憑我的所見所聞,以及理解來說出我的觀點。

    關鍵就是兩個字“心態”這兩個字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人活一世,不可能沒病沒災啥毛病沒有,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先從這一點的認識上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最簡單的例子:我這邊有兩個老頭,歲數相仿;老了麼,都這病那病的有點,老頭甲整天就是吃飯吃藥睡覺去醫院檢查或者診所開藥。整天活著就是這樣一個迴圈。老頭乙整天就是騎著小電瓶車到處亂竄,找盆友玩兒,該吃吃該喝喝,有時候喝了酒該被老伴兒罵還是像年輕時候一樣被罵。不是老頭乙不吃藥,也不是老頭乙沒病。只是老頭乙心態好。

    人生一世,生老病死就是那回事兒,看開了心寬了還有什麼擱不下的?

    癌?怕什麼?沒必要談癌色變的,人生在世,活著就不要留遺憾。不要老是去憧憬明天也不要追悔昨天;你就把今天活好。

    養成:“活好今天”的心態和習慣。也就是不留遺憾給自己人生。

    物質生活上的優劣並不是幸福愉悅的唯一標準。粗茶淡飯也照樣有采菊東籬下的幸福。所以說心態最重要!

    不要怕死,敢於面對死亡。看淡生死,笑看人生。

    話至於此 ,癌?還算問題麼?

    不要自欺欺人去找別的任何藉口,這個社會離了誰都照舊。

  • 9 # 京都老客41118

    這個問題,確實是個問題。我作為一個也進入關心這個問題的人!做我個人的幾點看法:1. 每個癌症患者,患的癌都不一樣,所以不同的癌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上自然就有不一樣的結果。2. 即便是同一種癌症,但因為每個人的遺傳基因、性格、體質、飲食習慣差異,對癌症的抵抗力也大不一樣!所以,首先從以上兩點就決定患癌的人沒有可比性!所以,不要因為他們都是癌症,就要有同樣的結果。除了以上緣由外,據我看過的東西,我認為幾點非常重要:1. 心態!我曾經聽說過,有人,包括醫生自己,進醫院之前,有說有笑,走進醫院。可等到他被確診是癌症後,立刻被抬著出來!這種例子我聽過許多!有人說相當多的癌症患者是被嚇死的!我贊成一部分!進去時自己是正常人,可當被確診是癌症後,立刻被嚇得走不動了。2. 我們聽過許多名人得了癌症,經過化療、放療最後都死了。可我看到過許多許多抗癌成功的人都拒絕放療和化療。有養生專家說化療和放療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把正常細胞大幅度殺死了。我看過這樣的書,我認為有道理。化療和放療再殺死癌細胞,可它們把正常細胞也殺死了太多,人沒有食慾吃飯,一點力氣都沒有怎麼抵抗癌細胞的進攻?所以,我認為有道理。3. 現在也有大量的醫生都在說,癌症屬於慢性病,只要控制好了,就可以與癌共存。我看過一本權威的書籍,它經過統計,只要飲食,吃素!包括牛奶和雞蛋,都不吃,可以慢慢與癌共存。我也看過得了癌症,但自己慢慢抗癌好了的!所以,癌並不可怕,怕的是被癌嚇死了。

  • 10 # 純鈞LHGR

    一般人們所說的“癌症”,習慣上泛指所有惡性腫瘤。癌細胞具有不斷增殖、接觸抑制和轉移性等生物學特徵,其發生是一個多因子、多步驟的複雜過程,分為致癌、促癌、演進三個過程。且患者自身體質、發病部分,發現、治療的情況均有不同,所以生存情況不同。

    對某些侷限性腫瘤,如面板基底細胞癌,面板鱗癌及一些早期實體瘤,如早期胃癌、大腸癌等,手術切除後基本上可以認為是治癒。以發病部位來說,部分癌症患者可以獲得終身治癒,如面板癌的治癒率達95%,絨毛膜上皮癌的臨床治癒率也非常高。從文獻資料來看,經過治療存活20年以上的癌症患者並不少見。

    而許多常見的惡性腫瘤如肺癌、肝癌、胃腸惡性腫瘤早期發現後行根治性手術切除,生存期達10~30年的不在少數,即使對於一些失去手術治療機會的惡性腫瘤,經化療、放療、介入治療、免疫治療及中醫藥治療,患者的帶瘤生存期也明顯延長,生存質量大大提高。

    但有部分腫瘤,由於本身惡性程度較高,擴散機會較大,如惡性黑色素瘤,小細胞肺癌等,或發現時腫瘤較大,區域淋巴結有轉移的實體瘤,即使做了根治性手術,甚至是擴大切除術,術後仍會復發、轉移。乳腺癌,骨肉瘤,睪丸腫瘤,惡性黑色素瘤等高度惡性的軟組織肉瘤等即屬此類。由於癌症的發病原因、發病機理複雜,不同型別的惡性腫瘤治療有效率差異很大,患者臨床確診後處於不同的時期,能夠獲得治癒的機會也就相差較大。

    再有,患者本身的情況,包括體質、日常作息、飲食、情緒等,也都是影響癌症治療效果的因素。這些因素的差異,也造成了患者生存期的區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潘金蓮殺武大郎,原因之一是為了報復武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