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柳上惠執筆
-
2 # 老袁侃歷史
曹操在擒殺呂布後,曾對劉備言“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俗話說得好,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劉備既然是曹操認可的英雄,為什麼不殺了劉備以除後患?
當時的劉備,除了關羽、張飛二人,身邊既沒良將謀臣,也沒自己的地盤,到處寄人籬下,先後投奔袁術、袁紹、劉表等人,顛沛流離,這對於以許昌為中心,“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而言,劉備根本無法對曹操形成威脅。
曹操又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當時,北方勢力最強大的是袁紹,“袁紹既並公孫瓚,兼四州之地”,但曹操並不放在眼裡。
“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而孤家寡人的劉備,曹操怎麼可能會放在身上。至於曹操說劉備是英雄,不過是對劉備的一種認可,畢竟,兩人早在討伐董卓時就互相認識,不過是惺惺相惜。
當時天下群雄並起,曹操並不是勢力最強的,要想在諸侯相爭中取勝,需要招攬天下人才為他所用。因此,曹操需要向天下人展示他的寬巨集和肚量。一旦殺了劉備,這會寒了天下士人之心,聰明的曹操怎麼可能犯這樣的錯。曹操能寬恕殺了自己長子的張繡,何況與自己無冤無仇的劉備。
呂布襲劉備,取下邳。備來奔。程昱說公曰:"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此時的劉備,儘管頂著漢室宗親的名號,但在曹操眼中,依然微不足道,無法對曹操造成多大威脅。曹操雖然把劉備與自己並稱英雄,對劉備禮遇有加,不過是籠絡劉備的一種手段,讓劉備為他做事。“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劉備投靠曹操後,在曹操面前仍保持恭敬謹慎的態度。為了讓曹操放心,在許都期間,劉備經常閉門不出,在家幹起了農活,很少與朝廷大臣接觸。“備時閉門,將人種蕪菁,曹公使人闚門。”
正是劉備的隱忍,使得一向小心謹慎的曹操放鬆了警惕,最終放劉備離開。從此,劉備脫離了曹操的掌控,最終與曹操三分天下。
程昱、郭嘉聞公遣備,言於公曰:"劉備不可縱。"公悔,追之不及。 -
3 # 駭浪無波瀾
歷史上的事情從來都不存在簡單的因為和所以,每一件事情它都有著千絲萬縷的必然和偶然。
要談論曹操為什麼不殺劉備,首先,要了解當時的社會傳統,自古一來,中國都是一個極講究傳統的國家,特別是古代的時候,名正言順,在絕大多數的時候比性命都是重要的。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正統的劉氏子孫、皇族。曹操若在毫無理由的條件下殺了劉備,等於冒犯劉氏皇族的權威。如此一來,對曹操的聲望將是極大的打擊,在官渡之戰前,曹操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此時聲望對曹操是極其重要的,曹操又怎麼會為了一個劉備而毀了自己的名聲呢?
其次,曹操確實有機會殺掉劉備。在劉備被呂布打敗之後,劉備投奔曹操。理論講曹操在此時想殺劉備,劉備插翅難逃。但此時的曹操正處在滿天下籠絡人才的時候。在外界看來劉備就是一個落魄的,被打敗的皇叔,一個對任何人都無害的忠厚、老實人。此時如果曹操將劉備給殺了,那一定會令有投奔曹操想法的人產生恐懼和疑惑,他們會重新來思考自己能不能投奔曹操,結局會不會如劉備一樣,鬧到被殺的局面。
再次,劉備太能裝了,青梅煮酒,劉備裝著被雷聲嚇得掉了筷子;爭戰天下,劉備裝出一副悲天憫人的大善人面孔;屬下面前,青梅煮酒就是一個例項;或單單是劉備能裝,那也沒用,因為他面對的是雄才大略的曹操。
然而歷史就是歷史,當這些偶然湊到了一起就變成了必然。曹操因為名不正言不順不好對劉備下殺手,劉備又是天生的演員,這也讓曹操心中產生了憂慮。然而,歷史就是如此,機會一過,就再沒機會。
最後,三分了天下,曹操做夢都不會想到,光棍司令的劉備居然跟江南孫家聯手。這在當時看起來根本就沒有實現的可能。劉備憑什麼跟孫家聯合,他有什麼跟孫家聯合。但歷史就是如此微妙,人家確立聯合了,而且這一聯合,硬是將最鼎盛的曹軍殺得潰敗。
自此之後,曹操再想殺劉備也就難上加難,不過歷史還是證明了,曹魏建起的政權更符合國家的概念。
-
4 # 史海泛舟擺渡人
曹操開始的時候比較贊成程昱的意見,不過曹操的另一個主要謀士郭嘉卻提出了相反的意見。郭嘉認為劉備是天下公認的英雄,如果現在曹操殺死了劉備,天下的其他英雄就會認為曹操心胸狹窄,到時候誰還敢再投奔曹操。
在袁術帶兵北上投奔袁紹的時候,曹操派遣劉備帶領大軍討伐袁術,劉備趁機偷襲了徐州,成功脫離了曹操。因為在曹操派遣劉備討伐袁術前,程昱和郭嘉都已經提醒過曹操,很多人認為曹操之所以放走劉備,主要是因為劉備的演技高超迷惑了曹操。
在程昱提出殺死劉備,郭嘉提出軟禁劉備的時候,曹操的勢力還不足夠強大。當時的曹操只是名義上控制了關中地區,實際地盤只有兗州、徐州、豫州幾個州,這幾個州都受到戰火影響巨大,人口已經大幅度銳減。
假如曹操真的殺死了劉備,造成了劉備手下兵將叛亂,那麼曹操的統治區肯定會亂成一鍋粥,到時候袁紹和劉表等人就可能會乘虛而入。而曹操不殺死劉備,則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劉備,如果劉備不叛變曹操,等到曹操消滅袁紹之後,再來處理劉備的問題也不晚。當然劉備也不是一個蠢人,他早就看出來曹操的小算盤,在官渡之戰前就果斷背叛了曹操,避免了兔死狗烹的下場。
-
5 # 白話歷史君
很顯然,曹操他是人不是神,並沒有生就一雙明辨善惡、探知未來的火眼金睛,他怎麼知道劉備後來會成為其最大的對手?
同樣《三國志》中也沒有熱血澎湃的“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更沒有對著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種讓人聽了面紅心跳的“情話”。 換句話說,曹操並不知道“愛好搞基”的劉備集團日後能發展成如此強大。他更想不到之前那個屢戰屢敗的草鞋郎劉備,日後竟然能在漢中將其擊敗。
劉備投靠曹操時,手中既無地,也無兵,完全威脅不到曹操的統治級地位。在曹操的眼中,劉備只不過是一隻“落魄的鳳凰”, 隨便動動小拇指就能碾死的螻蟻,與其殺了劉備,不如把劉備樹立成“投降不殺”的正面典型,利用劉備籠絡天下豪傑。
要知道當時的劉備雖然落魄,沒什麼實力。但其名聲可是實打實的,先有公孫瓚兄弟相待,後又與陶謙結成忘年交,甚至於到許都見了漢獻帝,被認了親戚,坐實了中山靖王之後的名頭,成為了大名鼎鼎的劉皇叔,這樣一來他可是妥妥的劉氏宗親。
當時天下百姓依然尊劉氏一族,士族子弟皆以漢臣為榮,有了劉皇叔這塊金字招牌,曹操出去招聘,絕對是方便得多。反之,堂堂劉氏宗親,又是投奔你曹操,如何殺他?
此外,劉備還有著其他的價值,比如手下的兩位兄弟,關羽張飛,那可皆是萬人敵的頂級武將,曹操眼饞得不行。
曹操愛女人,更愛人才。殺死劉備不難,但關羽和張飛要怎麼處理?殺了吧,曹操捨不得。不殺吧,養虎為患。
把劉備留在身邊不僅能夠籠絡天下豪傑的心,又能夠利用劉備讓張飛和關羽為自己效力,何樂而不為呢?
再者,曹操是一位具有帝王風範的“亂世王者”,並不是一個嗜殺殘忍的“冷血惡魔”。
曹操素來愛才,就連當初反覆無常的三姓家奴呂布投降曹操時,倘若不是劉備在一旁煽風點火,曹操未必會殺死呂布;
而陳登投靠曹操時,曹操以上賓之禮接待;張郃、臧霸投降曹操時,曹操大開城門親自出城迎接;張繡、賈詡頭投降曹操時,曹操不計前嫌,封官賞地。
要知道張繡可是殺死曹操愛子愛昂、曹操愛將典韋、射傷曹操手臂的凶手。
曹操的胸懷如此之博大,連殺子之仇都能一笑釋然,難道還容不下一個孑然一身的劉備嗎?況且他們當時本就沒有仇怨。雖然之前劉備幫助過陶謙拒他,但是陶謙已死,徐州已失,二人的仇怨便無從談起。
反倒是曹操和劉備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這個人就是呂布。
呂布背叛劉備霸佔了徐州之後,便成為了曹操的心腹大患。曹操在與袁紹決戰之前,必須率先除掉呂布,否則將腹背受敵。
呂布驍勇善戰,徐州易守難攻,倘若沒有劉備、關羽、張飛的協助,曹操很難在短時間內打敗呂布。
實際上,劉備正是看透了曹操的心思,斷定曹操不可能殺死自己,才敢拖家帶口的投奔曹操。反正劉備給別人打工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些年沒少寄人籬下。對於當時的劉備來說,曹操就是一個老闆而已。
當然最為主要的還是一個問題,殺死劉備對曹操而言有什麼好處嗎?
顯然就當時的情況來看,百害而無一利!
劉備向來以“仁德”著稱,在亂世中的口碑非常好。
劉備投靠袁紹時,袁紹放下架子,親自出城迎接。
劉備投靠陶謙時,陶謙又封官又給兵,甚至還要把徐州拱手送給劉備。
劉備向呂布求援時,一向驕傲自負的呂布親自率領大軍支援劉備。
如果曹操在劉備投降於自己的時候殺死他,曹操以後還怎麼在亂世中混?
陳登、張頜、賈詡、張繡、許攸、張遼……這些人還會投靠曹操嗎?
如果曹操連容人的胸懷都沒有,又怎麼會寫出大開大合的《短歌行》呢?
所謂“周公吐脯,天下歸心”,豈是說說而已?
對於曹操來說,殺了劉備完全沒有好處,但影響卻十分惡劣。
所以曹操並不是不敢殺劉備,而是不能殺劉備。
-
6 # 歷史迷猴神通
殺人從來不是曹操的愛好,但曹操也從來不厭倦殺人!
當曹操後來發現劉備果真是他的對手時,他估計會很遺憾,自己當年沒有殺了菜農劉備!
一、曹操和劉備相逢很多人命運的轉折,都在中年時不經意間來臨,建安四年,當劉備被呂布趕出徐州時,他居然來到許昌投靠曹操。
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而曹操給予劉備的這種待遇,基本上已經達到荀彧、郭嘉的級別!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他們本來可能有一場不錯的合作。
二、劉備的致命缺陷然而,劉備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他姓劉!
曹操忌諱姓劉的,尤其是漢室宗親。而與此同時,即使曹操不懷疑劉備,劉備也會自疑。
同時,擁漢反曹的力量,不會和劉備劃清界限,他們主動找到了劉備。漢獻帝下了衣帶詔,董承、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聯合了劉備。
曹操和劉備之間,事實上已經是對立的關係了,但劉備依舊不動聲色,曹操被暫時矇在鼓裡。
《三國志》記載了:獻帝舅車騎將軍董承辭受帝衣帶中密詔,當誅曹公。
三、菜農劉備虎口逃生事實上,劉備幾乎要丟掉性命。
因為,董承們勢單力薄,遲早要出事,《三國志》記載了建安五年初的事:
董承等謀洩,皆伏誅。
而此時,劉備已經離開了曹操,相當於虎口逃生了。
事實上,劉備之所以虎口逃生,還在於他及早地意識到了風險,所以堅持了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堅持裝不中用,取得了曹操暫時的不重視。《三國志注》引《吳歷》裡如下記載:
曹公數遣親近密覘諸將有賓客酒食者,輒因事害之。備時閉門,將人種蕪菁,曹公使人闚門。既去,備謂張飛、關羽曰:"吾豈種菜者乎?曹公必有疑意,不可復留。"其夜開後柵,與飛等輕騎俱去,所得賜遺衣服,悉封留之,乃往小沛收合兵眾。
從中看出,曹操不是不殺劉備,是沒來得及殺劉備,劉備就已經先走一步!
-
7 # 流譽後
曹操為啥不殺劉備?
提問的這件事,起因是大約建安二年(197)左右,張飛劫奪呂布一百五十匹戰馬,惹出事端,雖然張飛嘴頭不弱,還硬槓呂布一百多合,但劉備知道,自己實力無法對抗呂布,連拉帶勸,把張飛強行拽回城裡,可呂布聽了陳宮之言,不依不饒,令張遼、高順加力攻打,呂布親臨城下督戰,劉備眼看無法堅守,只好令張飛在前,關羽斷後,開啟城門,放下吊橋,突圍而出。衝出小沛、逃離徐州後,劉備一路投奔曹操,來到許都,劉備讓孫乾進城通報,曹操表示 : 劉備與孤,兄弟也!就請進城相見。
劉備把關羽、張飛留在城外,自己帶孫乾、糜竺面見曹操,彙報了被呂布追逼,無處可去,來投丞相。曹操表態說,呂布無信無義,吾與賢弟併力誅滅,並設宴款待劉備,到晚上,劉備走後,荀彧勸曹操說,劉備是人傑,若不早下手,恐為後患。因為這個建議,與曹操當時想法不符,曹操不置可否。待荀彧出去後,郭嘉來見曹操,曹操問郭嘉對荀彧建議的看法,郭嘉說,不可,目前正是國家用人之時,殺了劉備,這個事情傳出去,投奔丞相的英雄之路,就會被掐斷,以後再沒人敢來投效了。
郭嘉的這個意見,正合曹操心意,所以,曹操表劉備為豫州牧,這時,程昱也說,劉備這個人,一定不會久居人下,不如現在幹掉,免除後患。曹操不但沒聽,還送給劉備三千兵,一萬斛糧,叫劉備前往豫州上任,並找機會前出小沛,威逼呂布,召集失散士兵,為下一步剿滅呂布,預作鋪墊。這時,距離青梅煮酒論英雄,也就一年多不到兩年,曹操為啥這時不殺劉備?
第一,就如曹操所說,正在用人之時。當時,不僅呂布、還有張繡、更強大的袁術等,都在分庭抗禮,不服曹操,虎視眈眈。特別是北方的袁紹,隨時可能南下,對曹操構成強大威脅; 第二,劉備實在是太弱小了,就算是英雄,當時被呂布趕出來,幾乎兩手空空,投奔曹操,是尋求幫助的,如果憑一、兩個謀士個人看法就殺掉,就太輕率、難以服眾;
第三,劉備還有利用價值。曹操安排劉備到豫州上任,並資助一些兵力,等於扶助一位代理人,可以臨時羈絆呂布,給曹操騰出時間,收拾跳出來的搗亂份子。比如張繡,就在這時候不安分了,由於張濟被箭射中,隨即去世,張繡取代叔父,成了這支部隊的新領導,並進入南陽,叫板曹操,曹操不能不理吧?曹操要去幹張繡,又無充分理由殺劉備,不是給自己過不去嘛!
第四,曹操以自己的經驗,斷定劉備暫無威脅。因為曹操看到,劉備身邊跟隨的,主要是關羽、張飛,這二位是武人,雖然厲害,也不過像許褚典韋一樣,不足以造成危險。而孫乾、糜竺之類,曹操看出來,不過白面書生,不是經天緯地之才,跟自己的荀彧、郭嘉差了不止十萬八千里。
後來事實證明,曹操那時不殺劉備,是對的。那一次南征張繡,曹操不但折了猛將典韋,還搭上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連曹操自己,都差點回不來。要是當時殺了劉備,後來滅呂布就缺一個得力助手。
-
8 # 蘇皮皮
1.從感性上,曹操喜歡劉備。
當然,我不是說曹操是gay。大家都知道曹操喜歡女人。他這輩子差點就跌倒在啪啪啪上。為了嫖娼,葬送了大兒子曹昂和大將典韋的性命。
曹操喜歡劉備是出於:英雄相惜。
這要從曹操創業說起:
曹操創業並不容易。
跟袁紹、袁術這兩個頂級富二代不一樣。二袁是四世三公家族,起步就是2個跨區域集團公司Quattroporte。反觀曹操,雖然中央也有點拐彎親戚,但和二袁比起來,相當於,普通富二代pk王思聰。
創業過程也坎坷。
刺殺董卓,呂布回來了,差點死;逃跑被陳宮抓住,差點死;18路諸侯討董卓時,他帶人追擊董卓差點死;後來打呂布被呂布用方天化戟敲頭盔,差點死……這些都是發生在“煮酒論英雄”之前的心酸。
曹操在創業這條道路上是孤獨的。
只有劉備這樣的苦逼創業者,才會明白曹操的內心,嘮起來才爽。
如果換了不喜歡的人,比如,呂布。即使曹操知道他有用,也不會和他聊天,直接一刀拿下。
大家不要以為殺呂布這事兒,曹操是被劉備忽悠瘸的。
曹操是有主見的人,不會因為一個“戒備之人”的一句話去做決定。特別是呂布這種三國第一猛男。
他實際早就想殺呂布。他和呂布打過那麼多次架,對呂布的為人很瞭解,不需要劉備提醒。他問劉備,只是看劉備的反應。而劉備也知道,就按著他的意思說。
高手對決,不露痕跡。
殺呂布直接原因有二:
第一,呂布見利忘義,不定性。2位乾爹,都是親手撂倒。就像蛇一樣,你對他再好,也會挨它咬。
第二,呂布太厲害,一般人擋不住。萬一被人收買,或變心,就等於給自己安了一個定時炸彈。
而劉備就不具備呂布這2個缺點,始終給人誠信,厚道的人設。
所以,曹操不殺劉備,有一份欣賞和知音的情結在裡面。
2.從理性角度來看:第一,劉備名聲好,還是皇叔。殺劉備一人而阻四海之望,不划算。
第二,劉備有用。劉備是皇親,根正苗紅,跟自己混,自己面子也大,高手也願意來。正如大家知道的,在當時,皇室血脈那是相當有含金量的。
而且,曹操也看到劉備2個小弟的業務能力超強,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都是一頂一的高手,最主要還聽劉備的話。
他只要控制住劉備,就可以使用這2把快刀為他殺人。
二
有人說,沒必要殺劉備,這個我不同意。
曹操很清楚殺劉備的必要性。
他都說出“天下唯使君與操耳”這樣的話了,劉備筷子都掉地上了,你還說曹操不知道利害衝突,那就把曹操當傻逼了。
遠古時代,賣白菜的小販都知道身邊多個競爭對手,就要扁他,難道曹操不知道?
曹操非常喜歡讀書,手不釋卷,他肯定看過《易經》、《道德經》。這兩本書裡面都強調一個主題,變。
曹操一定知道,雖然現在劉備牙掉了,以後還會長出來。
可以肯定地說,曹操一直都想殺劉備——雖然喜歡,雖然有用,但是,他必須殺他——枕邊豈能容許他人安睡?
可是,為什麼沒殺成呢?
曹操需要一個妥善的機會。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會呢?
第一:讓劉備2個弟弟戰死。用劉備的快刀屠天下;用天下的土地斷快刀。這樣,曹操既能收地盤,也能給劉備拔牙。
第二:劉備牙掉光之後,曹操人才也招募差不多了,殺劉備也沒有剛來那麼敏感了,就可以動手了——理由都不用找,那個皇帝密詔上就有他的名。直接按倒放血……
本來,曹操想好了殺劉備的套路,可是卻在一件小事上被劉備忽悠了。
這個就真的顯示了劉備的高明和運氣。
當時,袁紹打敗公孫瓚,袁術歸帝號於袁紹——袁術不愧“坑哥”中的戰鬥機,把哥哥放在炭火上燒烤。讓天下人都想弄死他哥,然後自己再當皇帝。
但是,在當時的形勢上,2袁的勢力更強了。曹操非常著急。但自己又不具備攻打2袁的實力。完全不打,又看著鬧心。
就在這個曹操抓心撓肝的節骨眼,劉備請纓。恰到好處。
從曹操的角度,打敗袁術,對自己有好處,消弱強敵力量。
而不管劉備勝敗,2袁興師問罪,都可以把劉備交出去,說是劉備自己主意。嫁禍於劉備。自己脫離干係。
如果二袁打敗劉備,殺了劉備,那自己剛好借刀殺人,又不用承擔“害賢”之名。
正是因為這樣一個利益閃念,讓曹操做了這輩子第二大錯誤選擇,放走劉備——第一,是赤壁之戰不打劉備,打孫權。
通觀劉備人生,集權變於大成,善把一切不利因素變成有利(呂布躲避曹操到徐州,表面投奔,實際要殺劉備,被劉備幾句話化解;寄袁紹籬下時,曹操用計離間袁紹和劉備,袁紹中計,2次要殺他,被他幾句話化解;在曹操手下時,曹操一直等待機會要殺他,還是被他幾句話跑掉。後面還有很多……),最終成為一國之君。
劉備不死,看似天意,實則人為。
-
9 # 老圃
講一件事,真事。
東漢末年,劉備敗於呂布,前去投奔曹操。曹操厚待劉備,請朝廷任命他為豫州牧。
有人對曹操說,劉備乃天下英雄,若不除掉,必遭其害。
曹操問郭嘉。郭嘉說:“不錯。然而明公您興舉義兵,除暴安良,真心實意地招攬英雄豪傑,就這樣還怕他們不來,劉備有英雄的名聲,窮途末路前來歸附,卻遭到殺害,將使您背上殘害賢者的惡名。這樣一來,有識之士將會產生疑慮,改變心意,重新選擇人主,那時明公您與誰一起去平定天下!因為除掉一個人的隱患而致使四海失望,事關安危,其中得失不可以不審察(“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也,不可不察。”)。”
曹操笑著說:“您深得其中之妙!”便撥給劉備兵馬和糧草,讓他去徐州小沛,召集殘部以對付呂布(《資治通鑑·卷62》)
曹操為何不殺劉備?殺,不過是除一人而已;不殺,得天下英才矣。那個更值?顯然是後者。要不怎麼說曹操是傑出的政治家和謀略家吶。
下圖曹操(明刻)
-
10 # 98酒鬼
三國演義用青梅煮酒論英雄來表達曹操對劉備的惺惺相惜之意:操以手指玄德,然後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我們都知道劉備聽後,天雷霹靂,劉備嚇得筷子都掉在了地上,曹操仰天大笑,我想當時曹操大笑有二,一惋惜之意,曹操觀之劉備,看似種菜賦閒,實則韜光養晦,已有他志向,我們都知道劉備在此之前,已經獲得了天子的衣帶詔,其實劉備惶恐的背後也是怕此事已被曹操知曉而殺他,但是曹操對劉備的大才惺惺相惜,一生與一知己與自己相似之人,那是相見恨晚,可惜人各有志。二笑劉備內心的膽怯與虛偽,明明有天下之志,卻不如早年的曹操雖有落魄,但是還敢言志,曾說出寧我負天下人之梟雄之語,已無根基之人不足為慮載。
當然後來,隨著劉備的不斷壯大,曹操也意識到當初自己的一念之差,給自己造就了一生只敵,但是曹操卻並不言及後悔,及時後來想殺劉備,也都是借刀殺人之計,可見在曹操眼中,當時的劉備並不值得自己光明正大的下殺手,由淺入深分析如下:
一、自比周公,心中之期冀是天下歸心。
三國演義之中曾是如此評價曹操治世之才,亂世之奸雄,我們都知道曹操少年不得志,胸懷匡扶漢室天下之治,曾經在朝為官,喜交天下英才,出手闊綽,這也為曹操後來在刺殺董卓失敗之後,決定興兵以平定天下,恢復大漢江山,造福百姓,這才有了荀彧郭嘉等一大批人才原為曹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初見劉備就已識得劉備大才,欣賞劉關張之才,所以即使劉備一直與曹操為敵,曹操依然不氣惱,在劉備走投無路之下,還想收服為自己所用。且劉備投奔曹操後,曹操已經看出劉備已有與自己同樣的志向,曹操以為他可以像馴服荀彧這些一心為了大漢而志同道合平定天下的人才一般,收復劉備,可惜青梅煮酒之後,曹操依然看出,劉備不會為自己所用,郭嘉程昱曾多次勸說曹操此人留不得,但是為了愛惜這些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才,還是不相下殺手,知己者,愛之惜之。
二、初掌權柄,時機不適宜。
我們都知道,曹操挾天子已令諸侯,獲得了漢室正統這張王牌,初掌權柄,以此為曹操收服了不少的天下英才,而且曹操大敗劉備後,邀請劉備去往許都,也是以劉備皇叔貴胄之身份,趕往許都,晉見天子,不是通過征戰殺場而殺劉備,或是劉備在許都做出暗害曹操的事,曹操除掉劉備,可謂是名不正言不順,相信都會說,曹操那梟雄,不在意這個,但是當時的時機,曹操還在征戰中原,後方不穩,前方又有袁紹虎視眈眈,於當時大局,曹操也不宜興權柄,而殺盡反對自己的漢臣,畢竟如此,就與那董卓一般,此乃末流,我們都知道,在曹操一統中原之前,對於漢臣,明知心懷鬼胎者不在少數,但是隻有不反叛,曹操都沒有悍然發動血洗,為當時收服天下門閥士族之心計,曹操不願血洗漢臣,所以這也有了說服自己放了劉備的心。
三、劉備之勢力,不足為慮
我們都知道,劉備之所以投奔曹操,是因為由於與呂布的矛盾,劉備大敗只剩下關羽張飛以及糜芳等一杆子追隨者,可謂手中無兵,就連棲身之所都沒有,走投無路之下被曹操收留,所以在曹操看來,儘管你乃是天下英雄,有帝王之志向又如何,沒有兵馬,沒有地盤,沒有根基,又何足為慮,比之天下士子,你劉備的生死,就變得無足輕重了,不值得為了殺你,而讓天下士子寒心,畢竟劉備也是皇叔,雖然沒什麼實質的卵用,但是也為劉備的招搖撞騙,收攏了不少英才,隨曹操也就在青梅煮酒,劉備請求離開後,就放了劉備離去。
回覆列表
在下柳上惠,不請自來,多多擔待。
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是比較有水平的一個提問,曹操為什麼不早點殺了劉備?我認為有下面幾個原因。
一愛惜名聲在那個時代“名聲”特別特別重要,在朝廷當官還要當地舉為“孝廉"才可以混的開,孝,指 孝悌者;廉, 清廉 之士。說白了便是孝順親長,廉潔正直,被舉之後,沒官的當官,有官的升遷。大環境風氣便是如此。
再還有,在史書記載上,一旦誇某個主公禮賢下士的,那他必定有一番成就,反面例子便是項羽,勇則勇矣,到頭來還不是個悲劇英雄?在東漢末年,袁紹要禮賢下士、曹操光著腳迎人、劉備要三顧茅廬,劉璋劉表要和劉備稱兄道弟。這些東西是為了什麼?名聲啊,不信看看曹操,徐州屠城之前名臣猛將一片一片的往身邊湊,徐州屠城之後就算解釋為為了報父親的仇而一時糊塗,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什麼人才前去。
當然,事實證明曹操這次看走眼了,一不小心被他脫困,龍入大海,天天跟曹操搞事情。
魏.陳壽《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