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煙雲閣
-
2 # 牛牛老爸繼續牛
卓王孫生於西漢初期蜀郡臨邛(今四成都邛崍縣)的一戶冶鐵世家,祖先是山東有名的冶鐵商,以冶鐵致富。秦滅六國之時,其祖父輩被強迫從山東遷至蜀郡臨邛,同時帶去了先進的冶鐵技術。到漢初,由於西漢王朝對一切經濟活動採取了自由放任政策。所謂“開關梁,馳山澤之禁”,正如《鹽鐵論》所說的,殷實之家“一家聚眾或至千餘人,大抵盡收放流人民也,遠去多里,棄墳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窮澤之中”。“放流人民”即在土地兼併之下失業的農民,許多就是靠招收這些無業遊民經營鹽鐵致富。
卓文君的父親是中國古代著名大富豪——卓王孫。
那麼卓王孫是如何發家的呢?
生於冶鐵世家
據史料記載,戰國時期,卓氏一門生活在趙國邯鄲(近河北邯鄲)。他們家是冶鐵世家,世世代代靠打鐵、鍊鐵為生。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掌握了較為先進的冶鐵技術。
遷居鐵礦石豐富的蜀郡臨邛
秦王嬴政攻破趙國都城邯鄲之後,為了加強社會管理並且掠奪民間財富,進行強制性的移民。趙國的大量富豪被流放。當時的其他富豪,都爭先恐後給秦國官吏行賄,要求遷居到距離較近、經濟較為發達的地方。
而卓氏夫婦卻有著他們的遠見卓識。他們認為當時的巴蜀之地雖然距離邯鄲有千里之遙,但是,土地肥沃,物質豐富。而且大多富豪不願意前往,如果他們在那裡經商,必然可以闖出一番天地。
最終,卓氏夫婦遷居到了鐵礦石儲量豐富的臨邛(今四川邛崍)。
據常璩的《華陽國志·蜀志》記載,臨邛縣
“有古石山,有石礦,大如蒜子,火燒合之,成流支鐵,甚剛,因置鐵官,有鐵祖廟祠。”結識鄧通,以致鉅富卓氏憑藉先進的鍊鐵技術和臨邛豐富的鐵礦石資源相結合,大力發展冶鐵事業,開始招募當地的廉價勞動力,開礦鍊鐵。由於巴蜀之地原來的生產工具十分落後,因此卓氏生產的鐵具非常受歡迎,往往剛剛生產出來就被搶購一空,供不應求。
但是,如果卓氏僅僅生產鐵製品的話,那麼只能是小富。
真正讓卓氏成為鉅富的原因是他們結識了鄧通。
鄧通是漢文帝的男寵。由於關係親密,漢文帝將鐵銅事務交給鄧通管理。依靠鑄錢業,廣開銅礦,富甲天下。《水滸傳》中王婆給撮合西門慶和潘金蓮時,提到了“潘驢鄧小閒”,而這個其中的“鄧”,就是指的要像鄧通一樣富有。
卓王孫和鄧通搭上線之後,鄧通的鐵礦生意交給卓王孫具體經營打理,他們鑄造錢幣“鄧通錢”,從中獲取暴利。鄧通有“歲取千匹”之利,卓王孫有“貲累鉅萬”之富。
(流傳於世的“鄧通錢”)
卓王孫發家之後,擁有家僮上千人,擁有的田園水池可與王侯相比。外出打獵郊遊,前呼後擁,圍觀者上萬,氣派非凡。
總結起來,卓文君父親的發家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漢文帝時期,允許民間鑄鐵,而到了漢武帝時期,冶鐵只能官方經營了
地利:地處鐵礦石資源豐富的臨邛,且當地對鐵質工具需求量大人和:卓家掌握先進冶鐵技術,後期與漢文帝寵臣鄧通搭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