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馨月說財經
-
2 # 美味的乾鍋包菜
做好金融風險防控工作應該從戰略層面、宏觀調控、監管政策以及市場引導等多角度入手:
1.進一步增強金融體系韌性,構建一體化,加強對金融機構的風險披露。包括影子銀行和網際網路金融的風險披露;
2.進一步規範網際網路金融,理清貨幣基金的真正屬性和運營邊界,杜絕監管套利,強化持牌經營,控制槓槓,嚴格流動性管理,引導其規範發展;
3.加快推進銀行資產證券化,適應性的調整銀行資產負債表,積極應對居民儲蓄持續下降的局面;
4.按順序推進金融體系改革,並建立制度來確保改革按順序進行,吸取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教訓。
金融風險存在系統性風險與非系統性風險,由於金融風險存在不確定性、相關性、高槓杆性與傳染性等特點,所以需要對金融風險做評估管理,然後根據風險評級的不同而做不同的風險策略處理。
我下面用當前的市場情況做一個案例分析,來說明一下如何規避金融風險。
當前的市場由於受外圍貿易因素影響,市場出現了系統性的風險。美國不斷在全球加強貿易保護主義,並且貿易措施的出臺常常是隨意性的,這使市場很容易遭受突然襲擊,導致投資風險難以分散,這時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就會比較高。
而且美國的貿易摩擦不斷向科技領域與外匯市場等全方位擴張,嚴重干擾了國際經濟正常秩序,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減速,造成國際金融市場近期整體出現了大幅動盪,並且促使國際金融市場的恐慌指數攀升至高點,這樣的國際金融市場存在危機因子,風險顯然是高級別的,因此就要在後期加強風險管理,強調投資風險的分散。
金融風險評級較高,那麼就要注重減持風險資產並增持無風險資產。由於當前國際間的房地產與股票價格總體較高,尤其是股票等有價證券的溢價偏高,則需要明確減持,國內則需要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的風險。
而金融高風險最終都要指向金融核心——銀行業,這會造成金融體系流動性的困境,所以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高收益企債、房地產信託以及投資風險資產方面的基金都要有序減持。總體一句話,風險評級越高的理財產品越要抓緊時間減持。
減持的資金主要轉移至安全資產當中,如大銀行的存款、國債、貨幣基金等方面。注意我這裡重點說的是大銀行的存款,這是因為金融高風險的情況下中小銀行抵禦能力較差,容易出現問題,譬如美國每次爆發金融危機就會倒下一大批中小銀行。所以在選擇安全資產時也要高度注重平臺的安全性。
將風險資產轉向無風險資產的主要目的就是在金融高風險期儘量持現,保證本金安全,這樣即可以避免風險投資上的高風險,又可以為未來的再投資保證權利。
另外,從風險資產減持出來的資金可以部分增持具有對沖風險能力的資產。可以投資一些能夠對沖金融風險的國際大宗商品,如黃金、白銀等貴金屬與稀缺資源等等。
防範金融風險表面看起來很複雜,需要建立風控部門或完善的風控體系,而實際上就是風險資產與無風險資產的有效轉換,這個問題清楚了,風險管理的核心就把握住了,所以要認真研究風險資產與無風險資產的品類以及收益率問題,根據市場風險度的不同合理調整投資持倉,以保持風險與收益的平衡,這樣就可以有效規避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