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方史證
-
2 # 小龍教育平面設計交流
一、楚霸王項羽
項羽與虞姬的恩愛程度,近乎於依賴。即使項羽出征,也要帶著虞姬從不分開。英雄配美女,也是一段佳話。然而,所謂的“老天爺”卻沒有給他們廝守到老的機會。
“垓下之戰”。項羽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計,他雖然殺出一條血路,逃了出來,但兵馬已損失慘重。漢軍把項羽的營地圍得水洩不通,漢軍中又傳來聲聲楚歌,殘敗的楚兵在“四面楚歌”的情形下,一時間鬥志全無,一個個在夜色掩護下陸續逃散。項羽夜不能寐,面對他寵幸的美人虞姬,感慨良多,心潮難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知道自己的滅亡已經無法避免,戰陣上的豪傑並不畏懼生死。可他惟一憂慮的是他所摯愛的、陪伴他東征西討的虞美人的命運和前途。毫無疑問,在他死後,虞美人的命運將會十分悲慘,於是無限哀傷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
虞美人在旁聽了,若斷若續地吟道: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虞姬是最瞭解項羽的人,她深知,若項羽可以心無掛礙,全力一搏,必然可以突圍而出,那樣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於是對項羽說:“賤妾生隨大王,死亦隨大王,願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轉身,突然從項羽腰間拔出佩劍,向自己項上一橫,就這樣香消玉殞。項羽撫屍大哭一聲,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戰馬,殺出重圍。但終究沒有逃出漢兵的追擊,到了烏江邊無處可逃,自刎於江邊,這年項羽才31歲。
這樣的結果,也許是最好的。否則,一個痴情人獨自苟活於世,又是怎樣的悲涼與痛苦。
清世祖順治帝順治皇帝對董鄂妃的寵愛有史可查,從為董鄂妃舉行隆重的冊妃典禮上就可以看出來。順治頒佈詔書,大赦天下。在清代歷史上,因為冊立皇貴妃而大赦天下的,這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次。順治皇帝要把自己的喜悅之情與天下人分享,給予董鄂妃他所能給予的極致。可惜董鄂妃一直體弱多病,所生的四皇子夭折後,更是一病不起,終於在順治十七年病逝於承乾宮,年僅22歲。董鄂妃的病逝,令順治皇帝痛不欲生,甚至尋死覓活。當時,親孝莊太后還得讓左右的人看守他,以防止他自殺。為了表達悲痛之情,順治皇帝大建水陸道場,大辦喪事。還將宮中太監與宮女30人賜死,讓他們在陰間侍候自己的愛妃。
順治帝還親手撰寫了長達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狀》來悼念愛妻。並且,追封她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即便貴為天子,也只能通過這些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哀思與深情。順治死後,陵墓旁葬著兩位皇后,其中一位就是董鄂妃。
而對於順治皇帝的結局,也有兩種說法。
據野史傳說,董鄂妃一死,順治皇帝悲痛欲絕,原本就痴迷佛學的他,更是消極厭世。在董鄂妃去世的當月,他就為自己剃度,而且還取了個法號叫“行痴”,一心遁入空門。這遭到親孝莊太后以及朝中大臣的強烈反對,然而,順治卻依然出家為僧。為了愛人,一代君王甘願放棄天下。
即使這是野史雜談,卻表現出了順治對董鄂妃的深厚感情。而據歷史記載,順治帝也的確實在董鄂妃過世後,僅僅三個月就鬱鬱而終了。
能讓一代天子痴情至此,董鄂妃絕非一般女子。那麼董鄂妃到底有多美呢,順治皇帝形容董鄂妃,曾用“嫵媚”這個詞來形容。也正是這個形容詞,讓文人墨客們臆想,滿洲女子稱得上“嫵媚”,那究竟該是怎生的美豔啊!
其實,順治皇帝一生有很多的無奈,他壯志難酬,治國理念也得不到支援。更加無力自主婚姻,不能把自己最愛的人封為皇后。這些都給予了他無限的傷感。據當時的傳教士湯若望記述,順治皇帝在沒有遇到董鄂妃之前,也曾縱情於聲色,董鄂妃進宮後,少年天子忽然轉了性子,專情起來。正所謂是萬千寵愛於一身。我們很想知道,在幾百年前,順治皇帝和董鄂妃究竟是怎樣的相遇,才能譜寫了這樣刻骨悲壯的愛情故事。兩個如此相愛的人,雖然不能活著白頭偕老,死後能身葬一出,終也算美滿了。
-
3 # 胖胖哥說歷史
在歷史上,有很多帝王都遇到過美人和江山之間的矛盾,不過絕大多數的君王都選擇的是江山,但是還是有少數的皇帝選擇了美人而丟了江山的。我們舉幾個有名的例子。
周幽王,大家都知道吧,一些歷史書上都提到過他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作為一個君王,為讓美人褒姒(bāo sì)一笑,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也丟了性命。還有和他一樣的商紂王,也因為寵愛妲己,聽信花言巧語,而殺害了許多忠臣,最後也導致丟了江山,丟了性命。
南唐後主李煜,大家應該都背過他的詩詞。要說李煜因哥哥們為了爭權而早早都丟了性命,而登上了皇位,不可謂是人生贏家。但是登上皇位之後,卻只鍾情於藝術和美人,把政權都交給別人,最後卻丟了江山也丟了性命。不過卻在獄中寫下《虞美人》,把藝術和美人結合。雖然他不適合當皇帝,但卻是一個熱愛藝術鍾情美人的君王,不可謂不讓人感嘆!
當然外國也有這樣的君王,例如英國的愛德華八世。作為英國國王。他卻喜歡上一個兩度離婚的女人,而根據英國國教的教義根本不能容許他取已經離婚兩次的辛普森夫人,且人民也不能接受辛普森夫人成為王后。雖然他也妥協結婚後辛普森不用王后頭銜,以及未來的孩子也沒有繼承王位的資格,但這也都被當時的內閣拒絕。當時內閣首相給國王三個選項:一是不和辛普森結婚不過直接被拒絕;二是公開和政府對決和辛普森結婚,但這將引起憲法風波;三是直接放棄王位。最終愛德華八世選擇放棄王位,他也成為英國和英聯邦歷史上唯一自動退位的國王。
-
4 # 小石頭mua
先講一講中國放歷史上的吧
妲己眼中的“高富帥、暖男,趣味男”的商紂王。
商紂王是當時君王,他是“高富帥”那是一點毛病也沒有;為討妲己芳心,那是各種禮物“刷刷刷”,下令各地收集各種奇珍異寶,不斷擴建宮廷、園林、樓臺簡稱“送豪宅”;商紂王舉行各種大型宴會,各種音樂,遊戲,舞蹈。尋歡作樂、討妲己歡心那是用盡招數。當時啊!商紂王也不上班了,心思也不再工作了,天天泡“夜店”撩妹,導致最後,丟了江山“工作”也丟了美人“妹子”妲己,可謂是事業、愛情雙失
烽火戲諸侯—周幽王
為博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他是史上“撩妹”下最大手筆的君王之一,又不顧當時政治生態廢嫡立庶,導致政權顛覆,改朝換代。一代“痴漢”就此隕落
搶兒媳當老婆“亂倫”之情—李隆基
國破家亡後的李隆基,晚年還對楊玉環念念不忘,著實讓人感動也讓人痛恨!
衝冠一怒為紅顏—李自成;可謂是“痴漢”一怒丟“工作”啊
當然我過歷史上這樣的君王還有,有時真為他們的痴情感動。
再看看國外歷史
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為與結果兩次婚的美國女人辛普森夫人結婚,1936年12月10日,在退位書上簽字,並向民眾宣讀告別書。
都應證了那句話,“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感情已經上升到生與死的境地。那對於把感情看的比生死還重的君王、國王,在面對江山和“生死”的時候會怎麼選呢?
不管怎樣,痴情的一面讓人感動
-
5 # 小龍女5505
中外歷史上寧丟江山也愛美人的帝王有:夏王桀,商王帝辛,幽王姬宮涅,漢成帝劉驁,南齊蕭寶卷,北齊後主高緯,南陳後主陳叔寶,唐玄宗李隆基,清順治帝福臨,英國溫莎公爵愛德華八世。
-
6 # 當戰歌再次響起
1.商紂王,平生三大愛好:酒池,肉林,妲己。為妲己剖了自己叔叔的心,殺盡賢臣,葬送殷商
2.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求褒姒一笑,自己身死,鎬京淪陷,周王室地位一落千丈,周王朝名存實亡。
3.漢成帝,專寵趙氏姐妹,自斷子嗣,太后王氏擅權,為王莽篡漢埋下禍根
4.唐玄宗,一代明君,因楊貴妃導致晚節不保,安史之亂重創大唐基業。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5.順治皇帝,破格追封董貴妃“端敬皇后”,諡號規格直追皇帝,令滿朝文武為董貴妃哭喪送葬,更讓30宮女奴婢為董貴妃殉葬,此後無心上朝,出家當了和尚
6.英王愛德華八世(溫莎公爵),他的婚姻問題引發英國的憲政危機,政府、自治領政府、人民和教會均反對他迎娶辛普森夫人,愛德華八世擔心違背民意會引起政府辭職,因此選擇退位,成為英國和英聯邦歷史上唯一自動退位的國王
回覆列表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指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bāo sì)一笑,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後來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即位,開始了東周時期。
馮小憐觀戰誤軍機。
公元576年北周軍攻打北齊平陽城,晉州危急。北齊皇帝高緯和馮小憐正在三堆打獵。晉州告急的人,從早晨到中午,騎驛馬來了三次。右丞相高阿那肱說:“皇上正在取樂。”不讓報告。到傍晚,告急的使者再次到來,說“平陽已經陷落,”這才向高緯奏報。高緯準備回去援救,可是馮小憐餘興未盡,要求高緯再圍獵一次,高緯依從了她的要求。高緯抵達晉州時,城池已將失陷。於是高緯令士兵挖地道向城裡發起攻擊,城牆倒下十幾步寬,將士們正準備趁勢而入。高緯傳令暫時停下,讓人召馮小憐一起觀看。可是,馮小憐正在梳妝打扮,沒能馬上趕來。周軍便用許多木頭把缺口堵塞嚴密,因此城未能攻下。
溫莎公爵要美人不要江山。
溫莎公爵的婚姻問題引發英國的憲政危機,政府、自治領政府、人民和教會均反對他迎娶辛普森夫人,愛德華八世擔心違背民意會引起政府辭職,因此選擇退位,成為英國和英聯邦歷史上唯一自動退位的國王。辛普森夫人聰明美麗,穿著入時,使當時還是單身漢的愛德華王儲覺得她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兩人很快墜入了愛河。愛德華決定與辛普森夫人成婚。正當他準備向父王正式提出這一要求時,父王卻重病纏身,隨即駕崩。按照英國王室的繼承規則,他即位當上了愛德華八世國王。
國王要與一位離過婚的女人結婚,而且她原來的丈夫仍然在世,這是英國國教教規絕對不能允許的。以坎特伯雷大主教為首的反對勢力,當時佔據了主導地位,英國公眾也是一邊倒,不能容忍國王娶辛普森夫人為妻。愛德華國王曾找當時的首相鮑德溫尋求變通辦法,但沒能取得成功。在江山和美人兩者只能擇一的情況下,愛德華八世選擇了後者。1936年12月10日,他在退位書上簽字,並通過電臺向民眾宣讀了告別書,正式從王位上退了下來。幾個月後,愛德華與辛普森夫人在法國結婚,愛德華的頭銜被確定為“溫莎公爵”,辛普森夫人成了公爵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