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百曉生

    今年立冬節氣為11月8日,也就是本週五,在北方會有吃餃子防凍耳朵的說法,而至於“立冬”含義解讀,的確可以理解為冬天開始的時候,但在傳統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會有更多指導之意,是過去秋冬季節農戶從事農活的參考時間節點,下面結合所瞭解情況簡單聊一下,以供參考:

    一、立冬節氣的理解

    在我們這邊農業生產中,一年中主要種植冬小麥和夏玉米,而二十四節氣仍是很多農戶開展農業生產的重要參考節點,故而在民間會有多重理解,具體表現為:

    1、傳統冬季開始之時。我們這邊種麥時間一般會在寒露節氣前後完成,最晚不宜超過霜降節氣。而立冬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9個節氣,也是冬季裡的第一個節氣,因“立”是開始之意,故而一般理解為冬季自此日開始。

    2、萬物收藏之時。對於“冬”之意也可以理解為終也,也就是一年的終點,一般預示著草木枯榮,萬物收藏之時,例如一些動物為避寒會冬眠,而完成秋收農忙的農戶則會此時將收穫農產品儲存起來,因而“立冬”節氣也可以理解為避寒和儲物的開始。

    3、民俗和飲食習慣的重要之時。一般來說,到了立冬節氣後,是農戶值得紀念的日子,這時基本預示著秋收結束和一年農業生產的最終成果,也預示著農閒之時的開始,故而民間會有迎冬之禮,再加上古代農業生產條件有限,導致收成影響很大,再受寒冬臘月刺激和禦寒措施不足,因而一些富人和官方也會藉此賑濟貧苦百姓,以彰顯共濟於世的普世價值。另外,冬季的寒冷和一年的辛苦勞作,使得人們身體消瘦,抵抗能力差,因此,立冬後也是加強飲食進步的開始,例如吃餃子、殺豬宰羊或雞鴨魚肉來達到進補身體和禦寒作用。

    二、今年是否冷冬目前業內並不能確定

    自去年以來持續影響的厄爾尼諾現象終於在今年7月份被美國海洋氣象部門宣告結束,並且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並不會出現新的厄爾尼諾,目前可預測保險時間可截止到2020年4月份前後,因而今年冬天氣溫應該要比去年同期偏低一些。不過,在大氣層中仍會有一些滯後影響並長期存在,因而今年冬天應該不會太冷,但會存在一些極端或異常天氣,故而冬季是否冷暖帶有不確定性!

    另外,立冬節氣前後正值三股冷空氣依次來襲之際,具體時間分別為:

    11月6~7日:主要影響內蒙古地區,以大風和降溫為主,對改善空氣質量有巨大幫助。

    7~10日:從新疆向東來襲,強勢偏弱,或將容易跑偏,使得晝夜溫差大,白天升溫很高。

    11~14日:這波冷空氣應該是近期強度最大的,將影響中國大部分地區,屆時國內將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地區步入冬季,多地氣溫將降至0℃以下。

    因此,即便今年冬天不是冷冬,但冷空氣的頻繁來襲也不會太暖和,很容易受冷暖變化而影響身體健康和農業生產,故而應該及時關注當地氣象預報,儘量早做未雨綢繆之事!(以上為個人見解)

  • 2 # 風中雲963

    立冬是正式進入冬天。立冬後就意味著冬天來臨了。草木調零,樹葉飄落,萬物處於休眠狀態。在寒冷的天氣中,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不僅對身體有好處,還能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隋煬帝楊廣是怎麼一步步鬥倒楊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