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果子貓
-
2 # 談美
接受美學是指由接受美學家姚斯在1967年提出來的,主要代表人物,姚斯,伊賽爾。
主要觀點:(1)接受美學認為,文字和作品不一樣的,作者創造出來的是文字而不是作品。文字只有經過讀者欣賞,閱讀才能成為作品。姚斯拿莎士比亞舉例,莎士比亞的作品如果沒人閱讀那麼和桌上臺燈,斧頭有什麼區別呢。
(2)伊賽爾認為,作者創造出來的文字有許多空白點,需要讀者去填補。每一個讀者對文字解讀不同,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
代表人物:(1)姚斯:德國文藝理論家、美學家,接受美學的主要創立者和代表之一。主要著作:《文學史作為向文學理論的挑戰》、《文學正規化的改變》、《審美經驗小辯》
(2) 伊賽爾:德國文學理論家,接受美學的主要創立者和代表之一。主要著作:《文字的召喚結構》《閱讀行為:審美反應理論》
-
3 # 美學與藝術
接受美學
現代西方美學流派之一 ,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聯邦德國。創始人和主要代表是堯斯、伊瑟爾等德國康斯坦茨學派的五位年輕學者。
接受美學是以讀者為研究中心,透過考察文學的接受和產生效果的過程來揭示文學的本質和特徵的美學理論。1967年,堯斯發表了《文學史向文學理論的挑戰》一文,被公認為是接受美學成為一個獨立學派的宣言和理論綱領。
接受美學的興起,是對長期以來西方美學研究一直把重點放在作家、作品上面,很少關心或根本忽視讀者在文學發展中作用的傳統觀念的一個突破。接受美學提出,文學研究應將講藝術創造的傳統美學與講接受和效果的接受美學一起作為基礎,把整個文學活動看成是包括作家(生產)——作品(本文)——讀者(接受包括批評)三個環節在內的動態過程。
接受美學是代表作《文學史向文學理論的挑戰》姚斯
《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 姚斯
《審美經驗和文學解釋學》姚斯
《閱讀活動:審美響應理論》伊瑟爾
《潛在的讀者》伊瑟爾
《怎樣做理論》伊瑟爾
《作品、文學史與讀者》瑙曼 等
《感受文體學》費什
《讀者反映批評:理論與實踐》費什
其他接受美學基本參考書目《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伊格爾頓
《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在》拉曼·塞爾登編
《接受美學導論》朱立元
《接受之維》丁寧
《正規化與闡釋》金元浦
《接受理論》張廷琛編
《接受的復調》曾軍
《解釋學視野中的文學活動研究》劉月新
《文學美學與接受史研究》陳文忠
回覆列表
《藝術的故事》貢布里希
《美學散步》宗白華
《美的歷程》李澤厚
《畫家生涯》高居翰
《氣勢撼人》高居翰
《隔江山色》高居翰
《蔡星儀中國畫史論文選》蔡星儀
《舊日紅》董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