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米做原料,用碓舂或機器碾(基本為1980年代後)成粉,用水製成漿摻入酵種(後用小蘇打粉)和黃糖或白糖,也可加入紅曲染色。發酵後,倒入小陶缽或小瓷杯瓷碗中蒸熟,熟後發粄(上面裂成多瓣狀,稱之為“笑”),意為喜事降臨的徵兆,又用酵種發,故稱“發粄”,意為發財、發達之意。有的地方俗稱“杯子粄”、“碗子粄”。大埔全境過年都會做發粄。
郭姨是大埔光德一個小山村人,今年60多歲。她說,大埔高陂片包括高陂、桃源、光德、平原周邊,發粄基本稱“杯子粄”、“碗子粄”,她從十三四歲在孃家到後來嫁到現在的家,年年炊(蒸)碗子粄炊了50多個過年。
郭姨記憶中,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產隊分配的口糧每人每月只有10多斤谷,四個年幼的子女又不能掙工分,每到過年時,再苦也要從牙縫裡擠出10斤左右的大米做碗子粄。炊碗子粄一般在年廿七八,手頭寬鬆時就在粄里加多點糖,手頭緊時加少點,當時一般用黃糖(因為白糖色不好看),蒸出的粄金黃色的。蒸粄的關鍵看碗子粄“越笑越好”,大家是取個好意頭。10多斤米原料可以蒸上三四鍋,要開第一鍋時,全家人會圍在灶臺前,選一個被認為手氣好的家庭成員,邊揭鍋大家齊聲喊“笑,笑,笑”,揭開來如果粄裂的瓣多而大,全家人都會十分開心。如果粄“笑”得不夠或不會“笑”,下一鍋揭蓋的時候肯定要換人。
以大米做原料,用碓舂或機器碾(基本為1980年代後)成粉,用水製成漿摻入酵種(後用小蘇打粉)和黃糖或白糖,也可加入紅曲染色。發酵後,倒入小陶缽或小瓷杯瓷碗中蒸熟,熟後發粄(上面裂成多瓣狀,稱之為“笑”),意為喜事降臨的徵兆,又用酵種發,故稱“發粄”,意為發財、發達之意。有的地方俗稱“杯子粄”、“碗子粄”。大埔全境過年都會做發粄。
郭姨是大埔光德一個小山村人,今年60多歲。她說,大埔高陂片包括高陂、桃源、光德、平原周邊,發粄基本稱“杯子粄”、“碗子粄”,她從十三四歲在孃家到後來嫁到現在的家,年年炊(蒸)碗子粄炊了50多個過年。
郭姨記憶中,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產隊分配的口糧每人每月只有10多斤谷,四個年幼的子女又不能掙工分,每到過年時,再苦也要從牙縫裡擠出10斤左右的大米做碗子粄。炊碗子粄一般在年廿七八,手頭寬鬆時就在粄里加多點糖,手頭緊時加少點,當時一般用黃糖(因為白糖色不好看),蒸出的粄金黃色的。蒸粄的關鍵看碗子粄“越笑越好”,大家是取個好意頭。10多斤米原料可以蒸上三四鍋,要開第一鍋時,全家人會圍在灶臺前,選一個被認為手氣好的家庭成員,邊揭鍋大家齊聲喊“笑,笑,笑”,揭開來如果粄裂的瓣多而大,全家人都會十分開心。如果粄“笑”得不夠或不會“笑”,下一鍋揭蓋的時候肯定要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