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揚眉2018
-
2 # 霹靂火76228767
周潤發演的《孔子》已經算經典了。由於孔子一直被聖人的光環包裹著,能按照歷史線索,恢復他當時的生活情況,主要事件和言行這已經是一種進步了。
經典是什麼?經典不是說必須符合誰的主觀想象,而是儘量恢復歷史的真實,從這點來講,周潤發的演技以及這個編劇,基本還是達到目的了。
孔子一生坎坷,政治上,他是一個失敗者。消蕃失敗,這是導致他失去相國的關鍵原因。魯王為平衡矛盾,只能捨棄他。孔子知微見箸,見魯王過年不送來年奉的臘肉,就已經明白魯王的意思。自此開始了列國之旅。子路戰死,最喜愛的弟子顏回淹死,自己被困山中,差點餓死。自嘲惶惶如喪家之犬。
哲學理想上,當時秦國是法家思想,楚國是道家思想,諸子爭鳴,他推銷他的復周禮理想無非是為了推銷他的儒家思想矯枉過正的一個提法。他的理想一生未實現。晚年歸魯,只做學問了。他的政治、哲學理想都未實現。
幾代之後,他的思想才被廣泛傳播。而且逐漸畸變為儒教,雖然打著他的幌子,已經絕非他的本意了。
這樣的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他的坎坷,他的堅持,換來了尊重、崇敬、信服。也許這樣失敗的個人人生讓人無法接受,但是,他逆境中不改自己的儒學堅持和理念,才使他的思想在後世被廣泛傳播。
-
3 # 四月浪漫
塑造銀幕形象,首先是取決於編導對人物形象的認識與把握。以往孔子都是作為聖人形象出現在銀幕上的,而聖人又恰好是後人對孔子人格魅力的評價,是一個概念化的形象,是一個神化的臉譜,縱觀現在的影視作品,大凡是以概念化的聖人去塑造孔子形象的,自然出現在銀幕上的孔子,也就不是真實,生動活潑的孔子形象,而是一個臉譜化、缺乏活力的孔子形象。
雖然歷史上留給我們有關孔子的資料不多,但我們還是不難從《論語》這部著作中,瞭解到一個真實的孔子,我們可以知道孔子是一位為人真誠、克己守禮、文質彬彬、而又勤奮好學的老師、長者,是一位活生生的普通人。恰恰以往的銀幕形象都未能較好地把握住孔子作為普通人的這一銀幕形象特徵的關鍵,而是在塑造聖人形象上大下功夫,結果塑造出來的銀幕形象自然與真實的孔子相去甚遠。
-
4 # 大海157249216
難在什麼地方。還原歷史的真實不容易,抓住歷史真實有代表性例子強烈形象,並高於原型塑造新的人物形象,去影響感召人們與時代共鳴,這才是文藝藝術創造者應具有的鮮活手法,去畫出新的歷史時期孔聖人的靈魂,回望新時代新的歷史孔子依然走在人們的前頭,為我們現實這個偉大時代歷史發展注入新的思想活力。只有不死搬歷史給於歷史注入新的靈魂,才能創造出理想典型強烈集中反映人們願望需要現實受歡迎經典形象。
回覆列表
孔夫子的形象太過高大,後世對其的推崇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即使到了“新文化運動”時期,有些人說要“打倒孔家店”,但之後大師們對傳統文化取精去粕,可以看到孔子的思想仍有可取之處。
所以,即便了解孔子的一生,想要讓一位演員去扮演孔子。可孔子在人們心中的印象實在太過高深,幾千年的沉澱,你平凡的去演這位傳奇的一生,又怎麼能夠留下足夠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