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簡學英語
-
2 # 英聯學庫
任何東西都有學中學和做中學,也就是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兩種,初中的英語很簡單,無論是詞彙還是語法,如果要理論學習就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積累。如果要實踐學習,那就要到英語語言環境中去,比如去國外學習和生活一段實踐,每天必須面對英語,說著說著就流暢了。
但是實踐學習後還是要理論學習的,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會說中文,還是要上語文課一樣的道理
-
3 # iloveac621
一,多聽。養成語言習慣。上大學的時候,每天早晨晨跑的時候聽英語廣播,空下來就是各種無字幕的美劇,電影,讓耳朵長期在這個需要環境下,久而久之,首先最起碼聽力就能提高不少。
二,多讀。各種英文網站,英文小說,英文報紙,只要英語基礎不是很差,就算有些詞彙不認識,也基本能讀的懂。如果確實不懂,查字典,累積詞彙,記得一定是查英文原版字典,類似於我們的新華詞典,用英文翻譯英文。當然,讀的時候要放開聲,不怕發音不標準,只怕你不標準自己還不知道。
三。多交流。很多大學課程會使用全英文教學,即使老師和學生都是華人,因為很多概念和理論性的知識,只有用原話講才更清楚,換一種語言意思可能就會不一樣。這個時候上課認真聽,和同學,老師用英語互動不但能夠提高英文水平,也能提高自己對本門課的理解。同時,每個大學基本都會有留學生朋友和英語社團之類的,多參與,多溝通,多交流,鍛鍊口語和聽力。
四,個人認為語法不是特別重要的東西,即使說出來的語法不對,大家也能聽得懂。所以,如果,只要求聽說讀的話,語法過得去就行,但是要用英語進行寫作,那就要好好學語法了。
不論我們的英語基礎如何,如果要想流利地說英語,我覺得第1步還是要有一定的詞彙量才行,如果一個單詞在你不認識它的情況下,你想聽出它的意思來,肯定是很困難的,或者說幾乎不可能。
前段時間聽一個外教講,他說一個人學好或者學不好英語,跟他是不是英語專業沒有關係,我覺得放到這兒,無論你是否高中畢業,當年英語學的如何,與你現在想流利地用英語表達也沒有太大關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快點開始學英語的行動,記單詞,練聽力和口語。
除了一定的詞彙量之外,聽力方面的大量輸入也是不可或缺的,沒有輸入是不可能有輸出的,當你需要用英語流利交流的時候,你肯定先得聽懂對方的話吧,要想聽懂對方的話,那你的聽力就一定得好,而這個聽力的練習是特費時間的,至少得半年的時間吧。先聽懂,再表達出來,你需要練習的還有口腔肌肉。
我們華人學英語的弊病就是全是為了考試去了,導致華人的英語成了啞巴英語,而作為成年人去突破啞巴英語,真的特別不容易,我覺得你還是做好長期戰鬥的準備吧,沒有半年的時間,很難有大突破,我練聽力的時候,用過精聽的方法,就是聽著語音把句子裡的每一個單詞都寫出來,我用扇貝聽力App,平時我愛聽北京外語廣播,《英語PK臺》和《英語早餐》對我的幫助很大,你不妨試一試,看看它們是不是你的菜。不要相信那些21天速成英語的學習法,自己不努力投入時間,啥都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