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樺006

    意思是:早晨我在大坡採集木蘭,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搴(qiān),摘。阰(pí),山坡。攬,採。宿莽,草名,經冬不死。出自戰國屈原《離騷》,原文選段: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譯文:光陰似箭我好像跟不上,歲月不等待人令我心慌。早晨我在大坡採集木蘭,傍晚在小洲中摘取宿莽。時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謝變化有常。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體逐漸衰老。何不利用盛時揚棄穢政,為何還不改變這些法度?乘上千裡馬縱橫馳騁吧,來呀我在前面引導開路!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離騷》當作於屈原放逐之後。關於《離騷》的創作緣由,是和楚國的政治現實緊密聯絡在一起的。《離騷》就是他根據楚國的政治現實和自己的不平遭遇而創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詩。思想主題:《離騷》作為長篇鉅製,所表現的思想內容極其豐富,主要可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描述了詩人和當朝統治者的矛盾,即理想與現實的對立;二是描述了詩人心靈的痛苦和糾結,即進取和退隱的矛盾。作者簡介: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屈原作品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以屈原作品為主體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之一,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薛西斯時期的波斯打得過同時期的天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