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故事短分析
-
2 # 小微的生活
我個人認為,第一是劉備在考慮,諸葛亮的出師表裡並沒有說到是劉備請他出山。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性是誤打誤撞的!第二可能是諸葛亮沒有準備好,因為以當時劉備的情況來說怎麼說,說什麼才能讓劉備心動是關鍵。第三可能是諸葛亮在猶豫,因為曹操馬上就來了,曹操是比劉備還愛惜人才的人,跟著曹操那絕對吃香喝辣,可是曹操手下謀士太多,自己不一定像現在這樣一家獨大。
-
3 # 魏洪君健康科普
事情總有原委。話說劉備在徐庶的幫助下幾次戰勝曹操,而曹操採納程煜的計策用徐庶母親做人質賺徐庶來營。臨別之際,徐庶舉薦好友諸葛亮做劉備軍師,並建議其主動上門求賢。
劉備前兩次拜謁諸葛亮,恰逢去出遊,第三次正趕上諸葛亮午睡,於是站立等候,直至其醒來相見。諸葛亮則現場分析國家大事,預測三足鼎立,令劉備倍感欽佩,禮迎軍師。
事實證明,諸葛亮的確有經天緯地之才,運籌帷幄之能,為蜀漢在群雄林立中得一席之地鞠躬盡瘁,扶危濟困。
劉備三顧茅廬,表現的是求賢若渴,尊重人才。而諸葛亮則有預判,再三迴避,實在是以守代攻,坐地起價。從後來讓關羽阻攔曹操並立軍令狀,失手後又買好關羽,恩威並施,都是樹立個人威信的手段。
-
4 # 沒有四季的冬天
擺架子,想給劉備一個下馬威。
諸葛亮早就分析過天下大勢,分析過他跟隨誰才能功成名就。
第一,袁紹,雖然家世顯赫,但為人優柔寡斷,沒有主見,容易動搖,不可。
第二,曹操,善於察納雅言,善待謀士,可他手下能人眾多,並且本人也是及其聰明,諸葛亮去一時得不到重視不說,他自己的才華也不能盡情發揮,不可。
第三,袁術,雖然是袁家的嫡長子,但為人粗魯,做事武斷,不重用謀士,不可。
第四,劉表,佔據荊州,地理位置優越,可本人安於現狀,無心謀求天下,荊州必失,不可。
第五,孫權,為人聰明,且帳下有周瑜,並且自己的哥哥也在東吳,不可。
思來想去,只有劉備合適,其一,劉備自己是皇室之後,名正。其二,劉備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言順。其三,劉備自己並無大謀,易控。其四,劉備手下只有武將,沒有文臣。綜合考慮,還是劉備最合適。
所以在劉備找他之前他就選好了劉備,只是在等一個機會。
讓劉備三顧茅廬,也順便給關張來個下馬威,先留個不好的印象,然後再在戰場上表現出自己的才智,從心理上收服二人。
-
5 # 陽關守門人
根據《出師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可知三顧茅廬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但肯定不是像《三國演義》裡那樣有戲劇性了,真正的三顧茅廬,應該是劉備一開始也沒打算請孔明出山,只是來拜訪隱士,結果第三次被孔明的隆中對打動,所以拜為丞相,請他出山輔佐。
-
6 # 歴史的軌跡
這個“三顧”和視而不見,正是諸葛亮的高明之處。有其深厚地歷史原因和當時的環境所造成的。古代讀書人,取得富貴的途徑不外乎有限的幾個路子。(一),世襲制,依賴祖先的功勞,取得爵位。(二),依賴軍功。透過上陣殺敵,建功立業。(三),通過當地最高當權者舉薦。(四),透過科舉之路,踏入仕途。“學而優則士”的實現條件。必須是在國家安定的太平盛世的社會背景下才可能存在。當國家處於不安定的混亂秩序裡,讀書人想謀求進身之階,只能退而求其次了,也就是說只能另想辦法了。而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描述和評價非常高。對諸葛亮十分稱讚和推崇備至。而作為一個有經天緯地之才的高等級人才,渾身具備卓越治國能力的智庫型奇材,希望有一個對他賞識並且具有實力的重量級集體所接納,以便取得富貴而且可以施展抱負,實現畢生自我價值。所以“三顧”必定是視而不見。再其次。劉備對於諸葛亮來說,只是一個陌生的存在。關於他“求賢若渴”,“仁義而禮賢下士”等待人之道的種種美德,只是傳說。到底怎麼樣?!!!在諸葛亮心目當中難以評定,透過“三顧”而考驗其耐性,以不厭其煩作為試卷,讓劉備應答,是否可以達到諸葛亮心中的標準。是否是可以終身託付的人和歸宿。諸葛亮用一生作為籌碼在進行一場賭博。如果符合要求,將是一場終身制的生死合同。馬虎不得,而劉備也是心急如焚,自已實力不行,急切需要一個扭轉乾坤的非凡人才輔助自已實現自已的宏偉計劃。雙方在互相考察中為自已完成了滿意的結果。而對於諸葛亮來說“劉備”暫時符合了自已心中初步的“明君”標準。初步判斷他可以“虛位以待,禮賢而下士”。可謂“明君”得遇“良臣”。“良禽擇木而犧”。在諸葛亮與劉備相遇後為他分析天下大勢,制定了發展計劃。掀開了蜀漢霸業的序幕。可作為諸葛亮具有十分優秀的美德。在“三顧茅廬”中被劉備集團所賞識,根深蒂固的賢臣思想“士為知己者死”的報恩誓言促使他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蜀漢舉步維艱的國運中,用一生心血維護著這個貧弱小國,踐行著自已的諾言。並用先帝知遇之恩的信仰影響著繼承人,共同為蜀漢效力。實行“北伐戰略”,為了蜀漢奉獻自已的畢生。《隆中對》,《出師表》這些千古名篇也是諸葛亮對蜀漢統治階級忠心的明證。可以說沒有“三顧茅廬”便沒有蜀漢一切。“三顧茅廬”是蜀漢由弱轉強的里程碑,也是劉備開國的轉折點。在蜀漢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而不可替代的關鍵性作用。
-
7 # 子恆品歷史
和龐統一比,便能發現諸葛亮的高明。諸葛亮賣足了關子,不僅周圍的人舉薦,給自己做宣傳,抬聲勢,還屢次“錯過”,以各種資訊提醒劉備,臥龍是難得人才,使自己升值。在君主選擇臣子的同時,臣子也在選擇君主。而龐統就優勢沒有那麼明顯,長的不盡如人意,真正舉薦的也只有諸葛亮,結果龐統雖然擅長軍事,卻還是心急了點,一軍之師,輕率出征,中了流箭早卒,可嘆。
回覆列表
先說說三顧茅廬這個事。
陳壽三國志的記載是:“凡三往,乃見”,意思就是去了三次才見到。
陳壽的另一作品《上諸葛亮集表》中又說:“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
諸葛亮前《出師表》說:“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三國志》主要善於記事,文筆簡潔,剪裁得當,在成書之時就收到讚許,後人更是推崇備至,敘事簡略,記事詳實,材料的取捨上也十分嚴謹,全書隱晦而不是實錄,揚善而不隱蔽缺點,所以《三國志》的說法,可信度是非常高的。所以他說的“凡三往 乃見”應該不可能是臆測。
但是《出師表》也是公認的沒有疑問的出自諸葛亮之手。
所以應該可以確定就是去了三次才見到的。
現在我們來看看為何諸葛亮三次才出山?
諸葛亮當時雖然隱居在南陽,但是他自比管仲樂毅,自號臥龍,這樣的人是一定要出山的,而且他對於輔佐物件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註定不會輕易出山的。
他需要對劉備進行全方位的判斷,人品,個性,報負和將來可能的發展等要進行全面評估。劉備也需要對這個CEO進行能力和風險評估,顯然這樣的工作不是一次談話就能判斷出來的,所以去了三次,談了三次,諸葛亮出師表也說:“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這個是沒毛病的。
兩人應該是經過多次探討,心中達成了雙向選擇,所以劉備選擇三往,不然也許二往之後就不會再去了。當然諸葛亮也是選中了劉備了,否則也不會出山了。
當然也不排除諸葛亮有自抬身價和虛張聲勢的想法,劉備想落個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名聲。
但是我認為最主要的是這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面試過程,因為劉備要招聘的是一個職業高階CEO,諸葛亮也是要遠一個績優股,所以註定了雙方談判和互相瞭解的過程會比較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