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孃152582754

    你進入到國家智囊團就有答案了!我一介平民管好自己的小家,不給國家添亂,感恩國家給我們營造了和平環境就是我要做的!!!

  • 2 # 一襲青衫汗浸染

    再生稻雖好,但我個人認為只適合低緯度地區種植,小農戶搞個幾畝還可以。先從它的特徵談起,水稻都有著不同的再生功能,所以在此基礎上培育出來的,由於生長週期長,操作技術要求較高,第一次成熟需要約124天左右,二茬也需要約65天左右,合起來大約要六個半月,頭茬栽插要相對提前,一般按7月25日收割計算,3月20日左右稻種下水,穀雨左右栽插到大田,這個時節緯度35度左右及以上地區環境溫度較低,對出齊苗有影響,頭茬收割前一週左右上水施肥對收割有妨礙,機械收割留茬高度夠不夠,機械壓倒株數多不多,都是影響二茬收穫主要因素,手工收割最好,可成本要核算好,再有二茬收穫前是否有寒露風,插的早氣溫低生長受到制約,插的晚二茬會不會遇上寒露風。這些都是再生稻缺點,所以個人認為再生稻種植需考慮好所有的因素,別先看“錢景”更要看好前景。

  • 3 # 鄉野八妹

    農民要想靠種田發家致富很難!先不說再生水稻畝產量怎麼樣?就目前農民種田,糧食價格一直難上去,各項投資卻一直增高。這種小量的種法(一家只種幾畝田),很難脫貧致富。最影響農民收入的有以下幾項。

    第一:投資費用,農藥,化肥。今年聽不少農民訴苦,糧價沒漲上去,農藥化肥倒漲了幾倍!一畝田光是農藥化肥投入就要200多元!(農藥100多,化肥100多)。以前幾年農藥化肥加起來也不過50來元。

    第二:糧食畝產量,這個天氣氣侯有一部分原因,雨水多的年份,就能有一個大豐收。雨水少的年份,那就慘了。很多種田的農民都有一句話:我們是看天吃飯的。

    第三:糧食價格,一年的糧食最後能賣個什麼價,這是農民非常關心的問題。忙忙碌碌一整年,雖然遇個豐收年,如果糧價下跌,農民也是有苦難言。

    農民要想靠種田發家致富,要麼大規模種植,種個千畝。量少很難有多大收益,也沒有議價權。

  • 4 # 我和別人不一樣

    謝邀。愚友一直生活在長江以北的大別北麓的一季水稻種植區,關於再生水稻,略有所聞。所謂"再生水稻",就是水稻收割完後,再進行追肥、灌溉,再讓它第二次能夠自然成熟。至於如何做到讓其既有前景,又有"錢景",根據水稻對日照和積溫的要求特徵,再生稻的種植,只能侷限於北緯30度以南地區,才能有較好效果。所以,愚友認為不外乎如下幾點:

    一,安排好種植時間。根據水稻積溫2000一4500攝氏度只作一季生長,5300一7000攝氏度可作兩季生長的特性,在日平均25攝氏度情況下,需240天,至少8個月。所以,第一季播種必須3月上旬完成,7月上旬收割。

    二,選擇適合的水稻品種。選種至關重要,水稻產量與生長期成正比的。生長短,產量偏低;生長期長,影響第二季的產量。因此,要選擇生長期130天左右的品種,才能確保再生稻兩季的合理產量。

    三,及時除草,合理施肥。在第一次收割完成後,要及時除去田間雜草。由於第一季水稻生長,已消耗了大部分肥料,必須及時結合灌溉補肥,促進稻茬再生秧苗。

    四,做好田間管理和病蟲害的防治。

    以上是愚友拙見,望大家多交流互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夏日套曝光,以後所有節日套多買多送套路已石錘,策劃玩得不亦樂乎,如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