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才子八怪
-
2 # 古今之言
春秋戰國時期比較有名的的有四大精銳部隊,分別是齊國技擊武士、魏武卒、秦國鐵鷹銳士和趙國飛騎。
齊國技擊武士是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第一支精銳部隊,建立人是齊國的管仲,幫助齊桓公奠定了春秋霸主地位。
第二支精銳部隊出現在戰國時期,就是吳起建立的魏武卒。魏武卒的選拔非常嚴格,訓練方式也比較接近現代軍事訓練方式,必須能披上三重甲,手執長戟,腰懸鐵利劍,後負犀面大櫓,50弩矢和強弩,同時攜帶三天軍糧,半天內能連續急行軍一百里計程車兵,才可以成為武卒。魏武卒在吳起的帶領下,創下了七十二場戰役,全勝六十八場,戰平四場的不敗戰績,使魏國一躍成為戰國第一強國。
第三支出現的精銳部隊則是秦國鐵鷹銳士,是商鞅變法時建立。鐵鷹銳士的選拔和訓練比魏武卒更加嚴格,除了體能和負重要求之外,必須是斬首一級以上的老兵才有資格入選鐵鷹銳士。魏國曾經靠魏武卒大敗秦國,佔領了秦國的河西之地,秦國有用鐵鷹銳士打敗魏武卒,奪回了河西之地。
最後一支出現的則是趙國飛騎。趙國在長期與匈奴作戰的過程中總結了一套騎兵訓練體系和戰法,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鐵騎部隊。趙國飛騎是戰國時期唯一一支在戰場上正面擊敗過秦國鐵鷹銳士的部隊。
春秋時代比較出名的是楚國在春秋初年創立的“申息之師”。這隻軍隊曾在晉楚之戰中大敗晉國,楚莊王因此成為霸主,位列“春秋五霸”之一。後來在吳楚爭霸中敗落,天下再無“申息之師”。
重點來看看戰國時代的四大精兵:
1、魏武卒:進入戰國時代後,魏國處四戰之地,魏文侯魏斯率先領導變法,任用李悝,吳起等能臣良將,國力強盛,魏武卒應運而生。在吳起帶領下,魏國以5萬武卒大敗秦國軍隊50萬,奪秦河西之地。後在攻齊,攻楚中繼續大放異彩,是戰國時代第一支精兵,魏國因而稱霸天下。魏惠王時代,因國君剛愎自用,不理朝政,精銳武卒部隊先後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被齊國軍隊圍殲,秦魏河西之戰中又損失一部分,魏武卒損失殆盡,魏國霸主地位丟失。
2、齊技擊:屬於單兵作戰能力很強的一支部隊。武藝精湛、弓馬嫻熟,但個人認為齊技擊在陣戰中不佔優勢,因為大規模戰役中靠得是配合,而不是各自為戰,就像一百個武林高手不一定打得過一百個結陣而戰的軍人一樣。
3、秦銳士: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中組建的新軍,在軍功授爵制度激勵下,殺敵建功,縱橫天下,單兵作戰能力和陣戰能力都很出色,加之武器優良,綜合素質高,可謂是戰國時代第一精兵!
4、趙飛騎:戰國時代,趙國北部邊境時常受到快馬彎刀的戎狄騎兵騷擾,趙軍苦於應付。到了趙武靈王時代,推行“胡服騎射”,趙軍戰鬥力大大提升,相繼滅林胡、樓煩,開闢疆土千里。“閼與之戰”中,馬服君趙奢曾率趙飛騎一戰殲滅秦軍6萬左右,趙軍成為唯一一支可與秦軍正面抗衡的軍隊,名揚天下。後在長平之戰中被秦武安君白起設計殲滅、坑殺一空,趙國再無回天之力!
有道是“齊之技擊不可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銳士”。如果加上趙國飛騎,個人認為排名應是齊技擊<魏武卒=趙飛騎<秦銳士,畢竟秦軍綜合素質最高,而且兵種完善,水軍也很強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