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紅姐的產房故事
-
2 # 桔桔桔子
產後月經的復潮與產後媽媽是否哺乳、哺乳時間的長短、媽媽的年齡及卵巢功能的恢復能力等相關。
產後多久來月經?這個時間是沒有統一的。
一般說來,不哺乳者,新媽媽通常在產後6-10周月經復潮,平均在產後10周左右恢復排卵。哺乳的媽媽月經復潮延遲,有的在哺乳期月經一直不來潮,有的幾個月後來潮,平均在產後4-6個月恢復排卵。而在月經未復潮前排卵是可能已經恢復的,所以若要同房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
產後多久來月經,對於不同的媽媽來說,會有所不同,個體差異性較大,例如哺乳媽媽會晚些,如果來月經的話乳量一般會有所減少,同時乳汁中所含蛋白質及脂肪的量發生變化,所以在此時建議停止餵奶。
以下幾個方法可以幫助調理產後月經:
1、合理飲食
產後月經不調可透過合理的飲食搭配來進行調節,適當補充鈣質,可以多吃一些絲瓜,有助於疏通經脈使血液更加流通,還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的功效;多吃羊肉粥可以補血止痛和補氣;多吃豬皮凍還可以滋腎養肝養血益陰,更有助於調節月經不調。
其它也可以多吃大蔥、南瓜、栗子、豆類、大蒜、生薑、橘子等食物;或者吃一些如烏賊湯、龍眼蛋湯、當歸羊肉火鍋、韭菜炒羊肝、益母草汁粥、艾葉粥、牡丹花粥、月季花湯等補品。
少辛辣,產後一定不能吃刺激性的東西,辛辣的東西,容易加重病情,還容易引起產後便秘。
2、產後修復要及時
產後盆底肌的鍛鍊應該放在首位,尤其是已經出現漏尿、便秘、脫垂情況的寶媽,日常可以下載G動APP作為專業的盆底肌鍛鍊指導,堅持每天鍛鍊10分鐘,漏尿、脫垂都走開,同時還可以幫助產後的月經復潮。
3、保持心情愉悅
產後要保持愉悅的心情,可以減少心理壓力。特別是在經期月經來潮前一定要保持情緒的穩定,情緒不要有太大的波動。心情抑鬱或沮喪常常是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而情緒緊張可使月經量增多,月經提前。
一般情況下,沒有母乳餵養的產婦,在過完月子後,腦垂體對下丘腦分泌激素的反應已經恢復正常,卵巢內開始有新的卵泡生長、發育和成熟而發生排卵。大約在排卵後兩週後就會來月經。
母乳餵養的產婦呢,由於其下丘腦及腦垂體的功能受到抑制,閉經時間可長達一年或更長時間。但也不是絕對的,也有少數哺乳的產婦,在產後也會來月經。
有人說,月經來的早,表明產婦的身體恢復的好,其實,產後月經恢復的早晚並沒有什麼區別。和產婦是否完全母乳餵養、哺乳時間的長短以及年齡等方面有關係。
在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哺乳期來了月經,母乳汁就沒有營養了,甚至對小寶寶有毒,必須要斷奶。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的,在正常情況下,產後11天至4個月母乳質量最好。月經來潮後,乳汁中所含的脂肪會減少,蛋白質增多,這種乳汁對小寶寶沒有害處的。
有了月經,還想母乳成分不改變的話,也有小竅門,產婦可以多喝點開水,多吃些魚類、牛奶、禽肉和菜湯等,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