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010745291871
-
2 # 山西山山西水
近些年,突然火起來的生態養殖,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返璞歸真,這其實就是人類追求生態環保、健康養生、純天然無新增無公害食品必然途徑。
生態養殖是利用無汙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庫、江河及天然餌料,或者運用生態技術措施,改善養殖水質和生態環境,按照特定的養殖模式進行增殖、養殖,投放無公害飼料,也不施肥、灑藥,目標是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態養殖的畜禽產品因其品質高、口感好而備受消費者歡迎,產品供不應求。
對於從60年代過來的老年人來說大魚大肉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一種生活,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改革開放40年來人們產生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量工業化生產過程導致水資源嚴重汙染,水資源汙染主要是由人類活動產生的汙染物造成,它包括工業汙染源,農業汙染源和生活汙染源三大部分。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體汙染中,工業引起的水體汙染最嚴重。如:工業廢水,它含汙染物多,成分複雜,不僅在水中不易淨化,而且處理也比較困難,直接威脅著農業產業以養殖業的健康。由於水資源汙染導致的疾病有:癌症、結石、心腦血管、氟中毒以及消化系統疾病等疾病,發展生態農業、生態養殖迫在眉睫其前景廣闊。隨著人們物質生活豐富程度的提高,人們對肉、蛋、奶等食品安全的要求也逐漸提高,肉蛋奶的安全要求將表現的越來越突出,也就是說人們逐漸會更加青睞那些綠色環保產品,這樣綠色環保產品的需求將大大提高。隨著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國家對藥殘的規定將更加嚴格,綠色養殖的路線無疑是我們以後養殖業的最好出路。與之相適應的安全有機食品的價格差異也將表現出來,綠色環保食品的價格也將逐漸提高。
那些在生產、使用過程中危害環境的產品將日益受到抵制,在國際貿易中,環境控制的要求越來越嚴,標準越來越高,以環境標誌為代表的這一非關稅綠色貿易壁壘正在許多國家構築,而中國現實中很多的養殖環境和畜產品質量達不到要求,因此,已經對中國的畜產品出口帶來了重大的影響。因此,中國只有加快發展綠色養殖,才能提高中國畜產品質量檔次,才能衝破國際市場中已經構建或正在構建的非關稅貿易壁壘,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中國畜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發展綠色養殖,生產和食用安全、優質、營養的綠色食品,是人類飲食文化的變革,提倡綠色食品,是一種新的飲食文化,一種新的消費觀念,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一種新的與環境共處的依存關係,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表現,綠色養殖勢在必行且利國利民。
回覆列表
生態養殖是利用多種動物和植物互補而不對環境造成破壞的養殖模式,以前順德的桑基魚塘就是一種生態養殖模式,具體做法是,蠶蛹,蠶糞養魚,魚塘汙泥作肥料種桑,桑葉喂蠶這樣的迴圈,老毛也說過:豬多肥多,肥多糧多,糧多豬多。一般來說,生態養殖和種植都不用化工合成的東西,現代較多使用的是生物技術,比較有代表性的是EM技術,本人已使用二十多年了,種的和養的都是留給自己吃的。但在中國此技術是難以推廣的,現在,市場裡賣的肉,菜,如果沒化肥,農藥,激素的基本沒人買,買的人只要好看就行了,為什麼呢?因當權的不懂,消費者也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