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葉蘇格愛娃

    肛欲期指不願意拉粑粑嗎?這個詞第一次看到,感覺有點扯,拉粑粑是人體自然反應,還有喜歡憋著的時期?憋著多難受,孩子又不是傻,怎麼會喜歡這種感受。

    至於便秘或者心理問題,我覺得都有可能,只是出現這兩種情況,該改變的是父母,深究孩子是沒有意義的。

    首先,不管是不是便秘,家長都應該關注孩子飲食,讓孩子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多喝水。

    其次若是心理問題,那肯定是被家長逼的太緊。

    兩歲十個月的寶寶,不管是已學會自己如廁還是未學會,都屬正常現象,家長不可操之過急。如若還不能自如上廁所,不管孩子是拉褲子裡還是隨地大小便,家長現在開始都不要再責備,每次發生,都自己默默地收拾好,淡化這件事情在孩子心中地分量,孩子心情放鬆了自然會正常排便。大人都會因為壓力大而拉不出屎,更何況一個有壓力的寶寶。所以解除孩子拉粑粑的心理壓力最為關鍵。

    再次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讓孩子保持心情的愉快有助於其身體的恢復。當然寶寶在外若把屎拉在尿包裡,也不要對他發火或停止帶出來,一切平常心對待。

    我家寶寶就是這樣對待的,夏天時在家不穿尿包,穿小內褲。一開始她不熟練,總拉錯地方,但不管她拉在哪裡,我都不責怪,自己默默收拾。後來自然而然她自己在兩歲多就會了。

  • 2 # 我的美好生活記yes

    首先父母應該區分是肛欲期還是便秘,肛欲期主要指1~2歲間的年齡段,這一時期幼兒主要透過糞便的保留和排除以獲得快感,這也是母親訓練幼兒學習有規律的排便時期,因而使幼兒覺得他的排便與否可以對父母產生影響,肛欲期的發展障礙可以對以後的精神發育產生廣泛影響,例如強迫人格就被稱為肛欲性格。

    便秘呢可以就和平常的飲食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了,大便少,拉不出來,就是便秘。

    希望家長可以區分好之後,進行一些治療。

  • 3 # 夢浮生半世

    感謝悟空問答邀請!我也是一位寶寶4週歲的寶媽,說不上很專業,但也有一定得經驗可以分享。首先寶寶的肛欲期是在1-2歲之間,是訓練寶寶學會自主解便的時期,所以應該可以排除肛欲期,應該是寶貝有點便秘。寶媽可以先觀察一下寶寶大便時的表情,如果比較困難,那應該就是有點便秘。寶媽可以讓寶寶在兩餐之間多喝水,多吃水果(蘋果、香蕉、獼猴桃、火龍果等),拒絕零食。用餐時多一些粗纖維的蔬菜(菠菜、芹菜、西蘭花等)。日間讓寶寶多做運動,幫助腸道蠕動,夜間寶媽可以用熱手掌,在寶寶肚臍周圍順時針輕輕推拿,幫助腸道蠕動,便於第二天早上排便。每天堅持。即使寶寶之後排便正常了,寶媽也要讓寶寶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多運動。

  • 4 # 石崗敦

    小孩目前恰好是這個年齡段,從自己的實操出發,覺得是心理。

    早上10點左右吃完早飯,有時小孩自己提出,有時我們家長,帶他到小馬桶那裡,條件反射般的,小孩自己就提出要解大手的需求。

    但是若早上有事,出去了,即便外面有馬桶,小傢伙也抗拒的不解大手,憋回家,並且當日還很少再解手,基本都到次日早上10點左右開始,又正常解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飯後夏天的傍晚,對你來說是什麼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