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西的牧馬河的春天

    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老師應該重新定位,由過去的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改變為參與者,推動者,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

  • 2 # 海慄花開

    課程無論如何改,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也無非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改來改去也無非是在編排上換一下順序,增刪一些例文,考試時閱讀、習作與基礎分值上有些變動。就算將來高考試卷中課外閱讀量增加,難度提高,我們教語文的只要掌握了語文的魂:聽說讀寫能力,也不用刻意去琢磨如何適應時代發展。因為語文老師一直都是這樣去教的。至少我是這樣做的。

    對於其他學科的改革對所任學科老師的影響不方便輕易插話,對於語文方面的一次次課改、教改,我想談談我的體會與反思。

    最初參加工作時,不清楚哪級專家提出了來回趟教學法。來,從課文開頭引導學生學到尾,回,再引導學生從後往前總結回顧。教學思路是從新學到複習鞏固,從整體感知到具體學習再到總結概括。其想法當然不錯,讓學生既學到文字知識,又能學會提練概括,掌握要義。但是我要說的是教條主義嚴重限制了教師的發展,限制了教育的發展。怎這樣說呢?來回趟教學法一時興起,教室、辦公室、教研室都把此法奉為法寶,聽課評課標準要看是否是來回趟模式,評優質課要看是否符合來回趟新教法,教學路子是否完整,缺項扣分。可是,我們的課堂不是一個模板,不是表演,我們不是要看老師哪個過程全不全,而是要看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得到訓練了嗎,不是嗎?什麼樣的課是優質課?不是看評課專家喜不喜歡,而要看學生收沒收穫不是嗎?

    風靡一時的來回趟教學模式除了教研、聽評課活動外,老師為了教會學生該學的東西,平時還是該怎樣教就怎樣教,來回趟的路子幾乎每課都走不完。因為這種思路有好處卻不是放之四海皆有用,對於有些課文來講它不適用,有些老師也有各自不同的方法,不能強作標準來切切切!

    後來又有各路大神仙不斷提出這樣改那樣改。其中有一次我印象最深刻,叫“高效課堂”,高效課堂,肯定是我們各科各位老師都要追求的,一點毛病沒有。可是經是好經,經過層層理解,到了一線教師這裡就成了套路了。無論課文長短、精略,你一節課要講完,還要教好,要有讀的訓練,要有寫字環節,要有小練筆,要給學生留足自學與思考的時間。講不完是你過程不完整,不寫生字不叫語文課,不寫小練筆不出彩,不多讀叫讀的訓練少……聽評專家每次總能羅列一堆一堆的不足讓你虛心接受,從沒有人說你教會學生去獨立思考了,你培養學生良好聽課習慣了,你教學學生溫故而知新了……

    每一次教改,都讓人聽起來欣慰,做起來費勁。至於課改,我想說,需要老師去做的準備無非是要多讀書,多學習。知識是不斷更新的,一日不學就顯落後,語文老師要與時俱進,與學生共同學習。再者,語文老師要時刻去思考,語文是教什麼的,讓學生學什麼的,圍繞這個中心,不斷改變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讓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切實得以提升。你想聽說讀寫能力了得了,還怕他出什麼樣的閱讀與習作呢?

    一句話,語文老師時刻要關注課改、教改,更要不斷閱讀與寫作,思索、學習並改變著,改變並堅守著。願一切改革能順情適變,別盲目切切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有很多路,當你選擇一條路,走著走著發現這條路走不通,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