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hrfr2643
-
2 # 說知
晚上好。出師表裡諸葛亮說:臣本布衣
意思是說、他以前本身是普通老闆姓。布衣是指;
普通人、平常人(古時候、普通老闆姓穿的就是粗糙布衣)這是諸葛亮謙謙君子的表現,諸葛亮這樣自稱 一是不忘本、二是體現古代文人的謙遜、三是感恩劉備的知遇之恩。
我本人非常崇拜喜歡諸葛亮。從歷史來看諸葛亮就是智慧與正義的化身。
跟隨劉備後、盡忠盡責、兢兢業業、征戰四方、體恤百姓。
諸葛亮才智雙全、在三國時期絕對是頂尖拔萃的軍事家、政治家。
這裡講一講,諸葛亮最讓我佩服的歷史事件。
諸葛亮七擒孟獲:
公元225年、建興3年。蜀國南中(即今雲南四川貴州南部)少數民族很多部落首領叛亂、其中豪強孟獲勢力最大。
劉備去世以後,諸葛亮勵志北伐中原。當時蜀國南部,就是雲南貴州交界處,少數民族的大酋長孟獲發動叛亂,諸葛亮決定親自領兵平息叛亂,先解除這後顧之憂。有人建議,派一員大將南下足以消滅孟獲,丞相就不必深入那“不毛之地”了。但是諸葛亮考慮得更長遠,他要對孟獲恩威並施,以收服人心。
孟獲有萬夫不當之勇,豪俠仗義,在少數民族中很有威望。諸葛亮命令部下,遇到孟獲,千萬不要傷害他,要抓活的。
第一次戰鬥,蜀軍在諸葛亮的指揮下逮住了孟獲。當士兵押孟獲進營時,諸葛亮親自給他鬆綁,還叫人擺酒席款待他。
第二天,諸葛亮陪他參觀蜀軍營地後,問孟獲:“我們的軍營怎麼樣?”孟獲不僅不讚揚,反而說:“不過如此。以前我不知道你的虛實,所以戰敗了。現在我看到了你們的部署,如果放我回去,再戰定能戰勝你們。”
諸葛亮笑著,把孟獲放走了。幾天後,孟獲果然帶兵來挑戰,結果又戰敗被俘。孟獲還是不服輸,諸葛亮又放了他。
孟獲又連續和諸葛亮一戰再戰,一連打了七次,被擒七次。最後一次,孟獲又被押解到蜀軍營帳。士兵傳下諸葛亮的將令說:丞相不願意再見孟獲,下令放孟獲回去,讓他整頓好人馬,再來決一勝負。
孟獲想了很久說:“七擒七縱,這是自古以來沒有過的事情,丞相已經給了我很大的面子,我雖然沒有多少知識,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麼能那樣不給丞相面子呢!”說完跪在地上,流著眼淚說:“丞相天威,我們再也不反叛了!”
自那之後,孟獲死心塌地歸順蜀漢,直到諸葛亮死,他都沒有叛亂。這在客觀上為蜀漢出兵中原掃清了後顧之憂。
而且諸葛亮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生活安定和經濟發展有很大促進作用。把漢族的種田技術引用到南中、鼓勵老百姓種田。
諸葛亮七擒孟獲,把智慧和寬容演繹得淋漓盡致,贏得了一方長治久安。
回覆列表
布衣,布制的衣服,麻布衣服(古時老百姓穿麻布衣服),借指平民百姓。古代平民不能衣錦繡,故稱布衣。 ◎《荀子·大略》:古之賢人,賤為布衣,貧為匹夫。 ◎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後衣絲,其餘則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