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酒罷去

    表面上一看就知道家長和孩子有意義的溝通太少了。孩子老出走親生父母都不知道原因還談什麼有溝通有理解。對孩子最怕講道理,因為心理學認為父母跟孩子講道理,與其說是在跟孩子溝通,還不如說是在自我防禦跟孩子劃清界限。喜歡講道理的父母是不能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父母,這樣的父母往往將自己安放在正確的位置裡,把錯誤和困難都推給孩子。其結果就是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愛,覺得自己不重要,自卑,孤獨。孩子離家出走,可在孩子眼中那更像是去尋找真正的家,這個家不像家,她感覺不到愛。

    心理學認為教育的根本是關係的建立。如何建立親密關係比如何去教育更重要。如果孩子和父母很親密,孩子很愛父母,父母的觀念和行為孩子就會自己去模仿去內化。父母認為學習很重要,孩子也會自然的認為很重要,根本不用去講道理。相反的話,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可能會很聽話,因為孩子自己覺得自己不重要,沒資格要求什麼。可到了青春期就會爆發出來,孩子往往會有一些出格的行為,一方面要測驗父母關不關心自己,一方面要快速獨立,然後去外面尋找愛。這時最怕講道理,你越講就越是證明你不愛她,都是她的錯。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思考,去認識更重要。

    父母很需要一些教育方法上的指點。在心理諮詢中這樣的事很多,往往心理諮詢師和孩子聊很多都是做給父母看的,給父母看看孩子到底在怎麼思考、想些什麼。然後幫孩子和父母建立一個好的協議。如果孩子和父母的牴觸情緒很嚴重,這就需要一個第三方力量來介入了,一起去看看心理醫生都是可以的。

  • 2 # 驚喜官大飛哥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是一個可以帶來積極影響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是站在客觀的角度,換句話說就是孩子自己也許並不覺得自己有問題。

    所以,我從客觀的角度簡單談一點,我想這可能也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改變他的生活,學習環境!

    人都是環境的產物,19歲已經形成一定的價值觀世界觀,但是還不穩定,還不牢固,透過環境的改變,可以對他產生很大影響!

    一,父母或者身邊最親近的人,先要改變,想讓孩子怎樣,請自己先做到,那些天天罵孩子自己卻打著麻將的父母就別想自己孩子多出息了,自律的父母,孩子差不了!這比給孩子講道理,罵孩子難做多了,但你做了你肯定會驚訝你整個家庭的變化!

    二,改變孩子的學習工作的環境,這一點可以想象一下當兵,有些調皮的孩子,誤入歧途的孩子透過部隊的影響,成為了有用的出色的人,因為部隊的環境,身邊的戰友都會給他積極的影響!所以,孩子在上學儘量溝通選擇一個環境好一些的學校,19歲應該上大學了,這樣的話,做父母的就需要更多費心了,條件允許的話去陪讀吧,不過關鍵是你還是要跟孩子在一起住,還是要以第一條為原則去積極影響孩子,沒辦法,今天的結果是你之前多年影響的結果,想以後好,那就要做更多工作!如果是步入工作了,儘量以朋友的身份多溝通吧,用自己的感受,成長的經驗,多引導他向積極的方向成長,溝通一下替他管工資一段時間,關注他交朋友的品質,總之,盡一切可能想辦法,讓他能夠持續接受積極的影響,不要簡單的說教,只要孩子不混,我想他會變得優秀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裡的動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