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二哥小影片
-
2 # 肖班長
。
從衛生角度看,新宰的肉類中經常存有各種細菌,甚至可能有某些病毒,比如豬黃膽病毒就是藏在骨骼血液和肌肉中的;而凍肉中的細菌都已排出或凍死了。鮮肉一般早晨4點多從屠宰場運出來,在肉攤上擺賣,到上市民的餐桌最快也要到中午11點多,肉在常溫和空氣中暴露時間超過6個小時
-
3 # 找初心
鮮肉分冷鮮肉和熱鮮肉,冷鮮肉是指畜類或者禽類宰殺之後,在0到4℃的冷庫中經過24小時排酸的肉,熱鮮肉是指剛剛宰殺的禽類或畜類的肉,從營養和健康角度對比,建議吃冷鮮肉,如眾品,雙匯的豬肉都是冷鮮肉。
為什麼會有凍肉,一,方便運輸,二,工廠冷鮮肉當天銷售不完或者豬肉價格上漲趨勢明顯是會凍起來,坐等起價,三,進口豬肉,進口豬肉從國外再到你餐桌上,最少需要3個月甚至六個月以上時間,一般進口肉海運,從國外工廠冷凍開始到國內港口,最少需要3個月,國內再進行一級、二級分銷,不停的從這個冷庫到那個冷庫,最終你買到手,不知經歷了幾個輪迴,過程會失水,營養也會有一定流失。
所以買肉的話最好買冷鮮肉或者熱鮮肉,除非沒有鮮肉了,你又特別想吃,買點凍肉也沒問題。
-
4 # 亞子君
肉分為鮮肉、冷鮮肉、冷凍肉,從營養和鮮味方面來衡量,這三種肉中以冷鮮肉的營養和味道最好,“鮮”肉次之,冷凍肉最差。
1、 鮮肉就是剛宰殺後的豬肉,可分為僵硬、冷卻、自溶、腐敗等幾個階段。豬被宰後幾小時,其肉即進入僵硬期。這時的豬肉發“死”,不易煮爛,味不鮮美,營養成分也較難為人體吸收。宰後冷卻一兩天的肉,肉內分解出氨基酸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口感也會得到提升。
2、 冷鮮肉又叫冷卻肉、排酸肉,是指嚴格執行獸醫檢疫制度,對屠宰後的牲畜胴體迅速進行冷卻處理後的肉,在後續加工、流通和銷售過程中採取全程封閉式加工和運輸,始終處於0~4℃範圍內的冷鏈之下,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而且,冷鮮肉的生產對環境溫度和工作場所的衛生條件要求非常嚴格,冷鮮肉吸收了熱鮮肉和冷凍肉的優點,又排除了兩者的缺陷
3、 冷凍肉是將宰殺以後的鮮肉送入冰櫃中迅速冷凍,一般在-18℃以下。冷凍肉雖然細菌較少,食用比較安全,但是食用時需要解凍,會導致營養成分流失,且口味不如鮮肉,更甭說趕上冷鮮肉的口味了。
-
5 # 英子愛夏廚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新鮮豬肉最好冷凍後再吃,即吃冰凍豬肉好,原因有以下幾點:1、更新鮮:生豬屠宰後最快2至3個小時就進入速凍過程,到家經過1個多小時的解凍處理,肉在常溫中的暴露時間只有大約四五個小時,而新鮮肉一般早晨4點多從屠宰場運出來,在肉攤上擺賣,到市民的餐桌上最快也要到中午,肉在常溫和空氣中暴露時間超過6小時。2、更好吃:從肉質上看,新鮮肉酸味重、雜質多;而凍肉入庫前進行了排酸處理,肉體內的水分和汙血基本上都被清除了,因此肉味更加鮮美。但家裡的冰箱並不能讓凍肉繼續長時間保鮮。因為凍肉出庫的溫度在-18℃左右,而家庭用冰箱的製冷能力有限,一般只有-4℃左右,凍肉長時間放在冷藏櫃中仍然會慢慢變質。因此專家建議買回家的凍肉最好在一週時間內吃完
回覆列表
吃肉肯定要吃新鮮的肉才好吃,凍過的肉肯定有一點點區別的,向熱天的話只能少買吃多少買多少,買多了會臭的我覺得新鮮肉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