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林晚
-
2 # 墨淵古學研究社
墨淵古學研究-雷天大壯出品,必為深淵之品。
“朝聞道,夕死可矣”,出自《論語》。
我給您兩個答案。
別暈,一定讓您看得明明白白。
答案一:不一樣。孔子是非常積極的文化思想,推崇入世,入朝為官,積極的參與社會改造。
代表他的思想的名言是:知其不可而為之。
代表他的思想的名言是:無為而無不為。
以下用一則事例加以更形象表述。
先說一個背景。
孔子所在的年代為春秋時期,當時周天子被架空,各諸侯國紛爭不斷。
孔子希望回到周朝初期,周公旦制禮作樂的年代,那時君恩臣忠,周天子掌管天下。
注意,這個禮與樂不是簡單的禮貌與音樂,而是指一個國家的政治道統。
其中對話,老子對孔子說:
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
意思是,老子訓斥孔子:你所說的這個人(周公旦)跟他的骨頭一起都爛的不能再爛了。
接著老子又說:
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嬌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
老子接著訓斥孔子:有錢人是看不出來有錢的,有德的人也看不出來有德。去掉你身上的驕傲之氣,還有那些所謂的志向,這些對你都沒有好處。
回到問題上來,孔子講的這個道是君子之道,類似今天人們講成功的人需要寬厚、大度等等正能量。
老子講的是自然之道,注意自然不是指自然界。
很多人解釋老子的道法自然,是道像自然界一樣,這大錯特錯。
老子講的自然,是自然而然。
自然界是西方傳入的詞彙,不要混為一談。
答案二:一樣。孔子在“朝聞道,夕死可矣”這一句中講的道,就是老子講的道。
我們來看上一則記載的續集。
《史記》記載:
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意思就是,老子批評完孔子,孔子回去後就對弟子說:鳥,我知道它怎麼飛;魚我知道它怎麼遊;野獸,我知道它怎麼跑。不管它們是走、是遊,還是飛,我都有辦法制服。但是龍太牛掰,我看不懂。我今天見了老子,老子就像龍一樣,高山仰止,我完全看不明白。
這裡可以看出,老子雖然批評了孔子,但孔子很仰慕老子,對於老子所說的道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
老子是中華古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他的老子書五千言代表了中華古代哲學思想的最高峰,很多人讀一生就沒讀明白,所以老子自己也說:
不笑,不足以為道。
意思是,我說的道,會讓普通人覺得很可笑。(注意很多人把老子的道加入現代的成功觀、價值觀等弄得讓人不覺得“可笑了”)
如此使勁入世的孔子,對老子所謂出世的道,自然看不明白,看不透徹的。
所以孔子說:
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說,我如果一朝能明白老子的道,馬上死去都可以。
以上請收閱,僅供參考。
-
3 # 成長伴書行
孔子和老子的道雖有不同,但是內在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只有真正瞭解透徹,我們才能區分出孔子的道和老子的道的關係。1.背景相同
孔子和老子都是生活在,大動亂、大變革的春秋時代。
他們兩個生活的時代,一個字亂。周王室衰微,統治秩序敗壞。
為了更好的救民脫離苦海,他們提出的不同社會政治思想,實質都是為了同一個志向。
2.目標趨同雖然看似老子的道是消極的,但是老子的思想是積極的,想讓統治者抓住事物發展的規律,通過四兩撥千斤讓社會長治久安。
而孔子是通過道德和禮儀去約束別人。
孔子也毫不掩飾自己的入世精神和為政慾望。
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孔子說假如別人用我,我是不會把它建設成像東周這個樣子。
他們的目標都是朝著同一個方向,就是維護社會的和諧發展。
3.異中有同老子的道是人世間的基本準則,是自然發展的規律。而孔子的道就是人道。
他們都把道看成是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老子認為道是本體、本原和規律的統一體,孔子把道看成是事物的本質。
總結而對我們後人來講,無論是孔子還是老子的思想,他們之間的互補形成了我們今天的人生觀。
而蘇軾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蘇軾在年輕的時候,是積極考取功名,這是孔子的道,而在自己接連遭到貶謫後,又採用無為的思想,通過具體的親民政策,達到治世的目的。
由於歷史長期的演化,其實在有為和無為之間形成了一種平衡感,已經深深融入了我們的精神文化之中。
他們之間的聯絡可謂是千絲萬縷。
-
4 # 儋州東哥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意思是說:“如果早晨悟知了道,就是當天晚上死去也心甘情願”。
出處: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的《論語·里仁第四篇》
這個“道”與老子講的“道”並不同。
老子說講的“道”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二種含義。
第一種是作為宇宙本源的道。老子日:“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是一種不可名狀,似實而虛的形態。
如果是這樣那麼“道”究竟為何物?
老子曰: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可見道是一種玄之又玄,縹緲無蹤的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當然,老子廣義上的“道”是一種純粹的唯心主義觀點,是不可取的,至少對於現在我們所在的現實維物主義來說老子純粹的唯心主義是不可取的。
第二種是作為自然之規律的道。最為人廣之的就是這一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學說理念裡“道”是一種超越時空的存在,它不以人的主觀意志或者客觀意志為轉移。太陽的東起西落,月亮的圓缺,人的生老病死,四季交換,白天與夜晚的相互交換,宇宙萬物的興衰都是源於道並最終都歸於道。一言以蔽之,萬物有常即為道。
萬事萬物循道而行,一切都會自然化育,生機勃勃;反之,如果背道而馳,必然會受到自然的懲罰。
“道”是老子哲學思想的中心觀念。老子哲學的理論基礎是由“道”開始的。“道”本意是道路,後來引申為規律、法則、也指道理。春秋時期人們用“道”來表示自然天象執行的規律,以及社會人生活動的準則,由天道,人道等。
老子明確地把“道”說成是世界萬物的總根源,天地由它產生,萬物從它起源,道是“天地之根” ,“萬物之母”。老子認為道的存在形式是混沌惚恍,無名無狀,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不能為人們感知描述,獨立於人和萬物。
所以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中的“道”與老子所講的“道”是不同的。
-
5 # 書窗記
古今中外,任何偉大的哲學體系,都會包含了三個緯度:人、自然和第三方。儒家體系的三方是:人、天地、道,道家體系的三方是:人、天地、自然。
其中,儒家哲學體系的第三方“道”,指的是“仁”。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意思是說仁者不會為了活命而傷害仁義,卻可以殺身成仁。每個人的生命最終都會走向死亡,但我們不能說以死亡為人生目的。孔子的一生,視行仁為人生目的,仁即是人生正道,所以,他說當一個人早上明白了人生正道,懂得了為何生為何死,那麼晚上即使要為此犧牲生命,也是不遺憾的。
道家哲學體系的第三方“自然”,並不是指我們常規理解的“天地萬物大自然”,而是“如此的狀態”之義。關於道家,人們常掛在嘴邊的有兩句話,一是“道,可道,非常道”,另一句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一句的意思是:道,可以用語言表述的,就不是永恆的道。第二句的意思是:人所取法的是地,地所取法的是天,天所取法的是道,道所取法的是自己如此的狀態。“道法自然”並不是說“道”真的要取法於誰,而是說宇宙萬物包括人在內,只要維持自己如此的狀態,沒有任何額外的意念和慾望,連“道”也要向你取法。這代表了道家的“無為”思想,任何事物若能保持“自己如此的狀態”,就是“與道合一”了。聽起來是不是非常燒腦,沒辦法,老子說了“可以用語言表述的道,不是永恆的道。”所以,老子的“道”,真是難以用語言表述啊。
還是簡而言之吧,儒家的“道”指的是“仁”的人生正道;道家的“道”指的是“無為”的生命狀態。中華傳統哲學思想博大精深,絕非聊聊幾語能夠說明,還是要通過紮實的學習和實踐,方能“繼往聖之絕學”。
-
6 # 開口兩把火
就我們的文化體系,道,本質是一樣的。不一樣的是如何實踐和傳播。
道是萬物存在的規則和道理孔子提倡按照禮制來。禮:古代所指祭祀。祭祀是對於天地產生的各種敬畏和信仰,為了獲得天地的回饋,去達到一種溝通交流。社會發展後,慢慢把禮擴大了。
天地之間存在的就是道,人敬畏的也是道。所以對待禮一直都是莊嚴肅穆,一絲不苟,叩拜行禮。孔子有很多講究,如肉八不食。其實還是在於道的一種自我修煉。
孔子對於道是一種虔誠的態度。
對於老子的看法是對萬物進行溝通,達到順其自然,然後讓自己做到天人合一。也就是融入到自然。把自己放在道的裡面。道可道,非常道。我認為就是這樣的思想。大道至簡,道是可以模仿修煉和理解的。但不代表道是隨便能理解,要用的非常態度去學習修煉。
道是一個整體,要做到一葉知秋的事情。
-
7 # 真如鐵
沒有必然聯絡,甚至說得,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
老子講的道是自然規律,不可逆,只能順行。自然之道不可對抗,順應道,就能趨利避害。
孔子講的道,是人生信仰,孔子一生顛沛流離,為了推廣自己的社會理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論語·里仁》記載,"朝聞道,夕死可矣"。也只是一個比喻,絕非鼓勵後人,"為真理而死"。
因為,真理這個詞,本身就有問題。 如果問一個人,“你怎麼知道這個是真理?“ 很多人是無法回答的,人類連地球都沒有走出去,浩瀚宇宙,無際無涯,人類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探索。開口閉口說真理的人,都有一顆強大的心臟!
《離騷》有這樣的感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老子給出了一個解釋,道是宇宙執行的規律,給出了一個方法論: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說白了,就是順勢而為,調和人和環境的關係。
孔子給出一個更加容易理解的辦法,就是對人生理想要有堅持,決不輕言放棄!僅僅如此,是不足以成功的!《禮記》給出了明確的辦法,"博學之,審問之, 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說白了,就是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無論孔子還是老子,都是文化的傳承者,也是集大成者!《盤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刻在商王的澡盆上的一段話,就是說,做人要每天有所進步,日日做新人。昨日的自己已經不在,今天是一個全新的自我。給"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個更貼切的解讀。
古人在說話和行文上,與今人的習慣不同。古人說生說死,都是一個比喻而已,不要以為古人心智不健全,輕言生死。
"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內涵,孔子甘願為"仁" 去"死",這是一種比喻,一個人要對心中的理想有所堅持,我們看到孔子一生,四處碰壁,理想被世人踐踏嘲笑,他從來沒有尋死覓活的。 再說真理一詞,真理是標誌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的哲學範疇,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開口閉口說真理的人,大概率都是有目的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揭穿騙子的好辦法。 古人對真理的理解,就是一個比喻而已。
亞里士多德說,我愛我的老師,但我更愛真理。無非是在一個具體問題上,探討是非對錯,對事不對人。
南朝 樑 蕭統在 《令旨解二諦義》中,這樣解釋,"真理虛寂,惑心不解,雖不解真,何妨解俗。"算是說透了什麼是真理!
後來,孔子的"殺身以成仁"和孟子的"捨生而取義",對這句話給出了比較正確的詮釋,"朝聞道,夕死可矣"絕非是鼓勵後人,為了堅持信念去死,而是說要用大勇氣,糾正自己的認知錯誤,拓展自己的視野。更加全面地看待事物和問題,勇於否定自己的錯誤認知。也就是老子說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不要從字面理解,這是對統治者的警告,老子是佈局歷史的高手,自然要從最有價值的人性入手。老子更深刻的教誨是,一個人很難否定自己,越是成功的人,越會被經驗和認知侷限,一念生死間,有大恐怖,就是這個道理。人類認識然的過程,是非常艱辛的。人類社會的進步,就是在遇到危機的時候,打破自己的固有觀念,為了生存,趟出一條路,只有成敗,沒有是非,心中懷著一個信念“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只有這樣,才能“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堅持和改變都是必要的! "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殺身以成仁",孟子"捨生而取義"。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某人說“生死看淡,不服來幹。”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歷史是大能謀劃,勇者實戰!強者改寫歷史,集大成者佈局千古! 做為普通人,日三省吾身,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認識,改善生存環境。每天都有所進步,就好!
-
8 # 國文崛起
孔子說的這個“道”,正是老子之“道”。道”是經由老子上升為哲學術語的,凡後人所謂形上之道,都與老子有關。
但孔子不是因為道奧妙無窮,才有如此感慨的。其有此感嘆,原因特殊。
孔子在魯公室支援下辦學,同少正卯爭奪魯國教育主導權。少正卯為世襲少正,家學深厚,家族先輩一直主管魯國教育、司法、監察等,孔子學識根本沒法比,只要少正卯開課,孔子的學生基本跑光光,只有連伙食費都交不起的顏回不敢走,怕孔子生氣。
苦悶中的孔子知道,想在魯國取得教育主導權,光有魯公室的支援還不夠,百姓們心中的大神是老子,他必須像少正卯一樣成為老子的學生,才有資格跟少正卯爭。彼時老子在洛陽,仍是周朝大正官,天下主管司法之少正無不出其門下。
最後,在魯國公室提供車輛、人員陪同等加持下,孔子如願見到了老子,跟老子學了一段時間。老子對孔子印象不是很好,說:“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不過孔子還是收穫滿滿,“自周返魯,道彌尊矣,遠方弟子進,蓋三千焉。”終於在爭奪魯國教育主導權方面有了一點起色。
孔子沒有“朝聞道,夕死可矣!”而是“朝聞道,夕騙可矣!”
-
9 # 胡恆韜
朝聞道,夕死可矣 "之"道"是指儒家的"仁義之道"。懂得了仁義的 道理,就應該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它,有時為了捍衛之,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哪怕是早上明白道理,晚上死去也值,是入世之道,是講給中等智慧的人聽的。
而老子的“道”是天道,人要依據自然規律去做事,不要違背良心,是講給高等智慧的人聽的,出世之道。
我倒是覺得兩者不能分開,先看孔子,在看老子,集大成最穩妥。
-
10 # 星樹
每個人對道都有自己的理解 早已偏離了老子的意思
老子的道 是在修行中感悟到的東西 不是思考而來 這是老子的道 跟世俗的道 本質上的區別
老子的道 無法去思考 只能去體悟
體悟不是思考 老子講的自然 指的就是修行中不要加入個人主觀的東西 不要去思考 所謂“為學日增 為道日損”
老子的道 無法聽到 無法從別人嘴裡得到所謂的道 別人說的 只是口頭大道理 老子的道 是實踐
實修實證
回覆列表
我認為這兩者有一定的聯絡,又在本質上有不同之處。
首先看孔子所說,朝聞道,即早晨的時候瞭解到了“道”,那麼讓我在夕陽落日之時死去也沒有什麼遺憾了。這裡的“道”,就要從孔子本人所倡導的思想上去理解了。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愛人,他要求人與人之間相互愛護,待人寬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同時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及任意刑殺。重要的一點還有他提倡的“克己復禮”,剋制自己的慾望、行為,以求恢復禮樂制度。
再來看,他的思想有以下特點,注重教化,強調人的道德修養,重視仁和禮,以及早期的民本思想。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他的思想並沒有被統治者重視採納。所以,才有了孔子周遊列國的經歷。畢竟當時社會相對分裂,法家的思想更能迎合統一的需要,也就受到了重視。那麼,他的感嘆,“朝聞道,夕死可矣”也就說的通了。
另外補充,到戰國時期,儒家文化在社會上影響力很大,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同時還有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文化,他提倡“兼愛非攻”,自然符合平民百姓的願望。也就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
再看老子的“道”。老子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就是“道”。順應自然,知足寡慾,清靜無為,無為而治。社會之所以動盪不安,是因為違背了自然,道法自然,即是違背了道。小國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都是他的看法。
當然,老子所談及的“道”,偏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道”論幾乎成為中國古代哲學的開創者。他提出的相互轉化,相互依存的思想,具有樸素辯證法的意味。著名的就是“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綜上所述,孔子偏重人與人的關係的思考,強調人倫,而老子則強調人與自然的關係,即是老子所談及的“道”。但百家爭鳴之下,各家文化彼此吸收融合,也相互批駁詰難,變得相容幷包,寬鬆開放。那麼二者也有一定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