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墨緣7143487112
-
2 # 朋友A朋友
《將進酒》是唐詩中的名篇,歷來為後世傳誦,古今文學家也都給予了極高評價。詩人多愛酒,酒詩也很多,但能和《將進酒》相媲美的不多。如果從個人偏愛角度,我覺得唐寅的《桃花庵歌》算一首。
從愛酒程度和酒量上來說,李白都要強於唐寅。李白是“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酒量則是“斗酒詩百篇”。而唐寅只能是“又摘桃花換酒錢”,估計也就是沽酒二兩罷了。但“醉翁之意不在酒”,且看詩:
桃花庵歌 唐寅(明)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閒。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從藝術風格上看《將進酒》是漢樂府的曲調,《桃花庵歌》差不多是一種完全的白話。《將進酒》是豪放、憤激,甚至是狂放,運用了大膽的誇張和新奇的比喻,大氣磅礴;而《桃花庵歌》通俗、真切、平易,是淺吟低唱,意境清新,其中又多用對偶句。《將進酒》206字,其中只出現了2次“酒”字,卻處處透露出飲酒之景。《桃花庵歌》恰恰相反,全文140個字,去出現了7次“酒”,6次“桃花”,頻繁重複的出現,以此強烈渲染以花為鄰、以酒為友的生活狀態。《將進酒》寫於752年,《桃花庵歌》寫於1505年,兩首詩相隔700多年,截然不同的風格,從兩個側面反映了詩歌語言的運用之美和藝術魅力,都是上乘之作。
廣西大學中文系教授李寅生《中國古典詩文精品讀本》:"唐寅此詩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採用口語,意境清新,對人生、社會常常懷著傲岸不平之氣,深受後世高潔之士的喜愛。"從藝術成就上看唐寅本人也是名聲顯著,有“書、畫、詩”三絕之稱,詩詞上有獨創的成就。單從詩歌的藝術成就上講,唐寅和李白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從《桃花庵歌》這首詩來看,表達了詩人樂於歸隱、淡泊功名、不願與世俗交接追求閒適的生活態度,體現出追求自由、珍視個體生命價值的可貴精神,道出了古今文人的共同心聲,其藝術特色也非常明顯,藝術成就也相當突出。《桃花庵歌》版本較多,也正說明了流傳之廣度。詩中“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也成為名句,更是被廣為傳唱。
所以唐寅的這首酒詩一定程度上可以和《將進酒》相媲美,詩詞愛好者也各有偏愛。
淺知拙見,聊勝於無,不知題主能否接受?
回覆列表
我認為唐代王翰的傑出邊塞軍旅七言絕句詩可媲美李白的將進酒,詩中關於對飲酒的描述那豪情滿懷樂觀奔放的氣慨,抒發的淋漓盡致,即使準備上戰場將士們那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感人至深。成為千古傳頌的名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吹。
醉臥沙場君莫吳,古人征戰幾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