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偉人蛇

    父母一方教育孩子時,另一方要積極配合,而不能"潑冷水":"你說的不對","孩子你別聽你爸(媽)的″,"照我說的辦″,"孩子還小,你怎麼這樣對待他(她)呢","孩子哪能像你懂得這麼個大道理啊"……甚至公開袒護孩子,這樣都不利於對孩子的正面教育,甚至影響他(她)的成長。而這積極配合,是強化家庭教育的效果,對孩子的教育形成合力。如:"看,爸爸(媽媽)說的多好!我也才第一次聽到這麼好的說法和建議呢,我相信你也會聽進去的,是吧?""我小時候跟你一樣,爺爺奶奶也是這麼說的。爸爸(媽媽)聽了,要不然爸爸(媽媽)不會有今天的光彩"……即使一方由於各種原因,教育方式方法有些偏頗,甚至是錯的,另一方應巧妙地給個"下臺階″,不能當著孩子的面給以否定。比如:"孩子他(她)爸(媽),我看孩子有些累了(或時間不早了),明天再說吧(或到我房間來休息一下吧)″,巧妙地予以轉機,然後再找適當時間予以修正完善。總之,教育孩子不光要講究科學,還要講究藝術。孩子能接受,聽進去,樂意修正錯誤及不足,就是好方法。

  • 2 # 胡慎之心理

    在懲罰孩子的時候,父母的意見需要統一

    如果一方要懲罰,另一方要阻止,孩子有可能觀察雙方的態度,然後尋求庇護。一旦被庇護成功後,他以後還會繼續按照這種方式逃避懲罰。

    比如,在有些家庭裡,家長對孩子懲罰時意見不統一,父母想要懲罰,但寵溺孩子的老人不同意,老人就成了孩子逃避懲罰的庇護傘。

  • 3 # 美芽聊藝術

    我與我家先生約定好,一方訓孩子的時候,另一方不能干涉。

    這樣做有幾個原因:

    1.從父母角度來說,一個人訓孩子,能夠跟孩子講清楚錯在哪裡,怎麼改正。兩個人一說一句我說一句,容易把事情搞複雜。甚至還會有可能父母自己觀點意見不一,孩子沒訓完,自己先吵起來了。這樣的事情其實是非常容易發生的。我和先生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就時長意見不一致,我覺得無所謂的事情,他覺得嚴重。當然大多數都是我覺得嚴重的事情,他覺得無所謂。就拿吃飯來說,我家孩子快4歲了,還不會用筷子,每次讓她學筷子,她都以太難隨便試一下就放棄了。我覺得應該揍一頓,至少也得危難她一次,不用筷子不許吃飯。先生覺得還不到4歲,還早,再大點自己就會。這件事情我倆一直意見不一,根本沒法去訓孩子。

    2.從孩子角度來說,一個人訓,能給孩子一個緩衝。就是大家常說的,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如果孩子認識都自己的錯誤了,另一個就可以去安撫孩子;如果孩子沒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另一個人接著訓,效果會比較好一些。前幾天,我家女兒偷偷一個晚上加一個早上吃了一整盒生巧,我一則擔心她會因此便秘,會消化出問題,二則生氣她嘴上答應我一天吃3塊,卻背地裡偷吃。狠狠地訓了她。她也意識到自己錯了,任她爸爸怎麼安撫都不行,一定要我抱抱,我原諒她才可以。

    父母還好說,基本上兩個人都商量好規矩,最怕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瞎摻合。

    我家奶奶和姥姥共同的毛病就是不許我們這當父母的訓孩子,一旦孩子不聽他們的,就自己訓得起勁。這真是讓人頭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豆沙是用什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