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雷家大小姐
-
2 # 教子有方
1.以平和的心態看待孩子的“反抗”
所謂的孩子不聽話,其實是一種“反抗”,更是一種成長,就像他自己嘗試學習走路一樣,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有可能會跌撞撞的去感受這個世界。孩子學著表達自己的感受,也希望爸媽能看到自己的成長。作為家長,我們不妨用更平和的心態來看待孩子的行為,給孩子說“不“權利。
2.尊重孩子,少用命令的語氣說話
叛逆期的孩子更加敏感,父母可以多和他們進行溝通,說話的時候多用肯定的語句,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尊重。比如,當孩子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還不願意收拾玩具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和孩子說“寶寶,去把玩具收拾好吧。”效果肯定比“不要亂扔玩具!”要好很多。
3.多諮詢孩子的意見,讓孩子來做決定
我們希望孩子聽話,但並不代表我們只給孩子一個選擇,我們不妨在有原則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來做出決定!比如,當孩子不願意吃飯,我們可以用“你想吃麵條,還是餃子呢?”來代替簡單粗暴的“不吃不行!”讓孩子自己選擇,更能讓他產生一種被重視,可以“自己做主”的感覺,從而得到內心的滿足。
4.讓孩子聽話,可以尋求“外援”
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就特別喜歡把“我們老師說……”掛在嘴邊。其實,這很正常,小孩子嘛,總是認為老師是很有權威的,家長管孩子的時候,不妨抬出老師的話來。當然了,家長平時一定要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活動,多和老師交流孩子的情況,這樣收到的效果會更好!
5.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當孩子遇到了叛逆期,爸爸媽媽最好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因為這不單單是孩子成長的契機,也是家長反思和改變自己與孩子相處方式的好時機。當然,在要求孩子的時候,家長最好要以身作則,不然你說話的底氣從哪兒來?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還能讓親子關係變得更加和諧哦~
日本一位著名作家說:“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是青春期男孩。”,我深有感觸。
我們一提起青春期直接反映出的一個詞就是:叛逆。“叛”是指打破原有規則或相處模式,原來的學習聽話的好乖乖,變成了厭學、頂嘴的刺頭。“逆”是指反向的意思。父母要他這樣,他就偏偏要反著來,無論有理無理都要逆著來。
所有經歷過孩子叛逆期的家長,那種痛並絕望的無力感,真的是太艱難了。其實想想我們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子的,又釋然一點點了。回想起父母親曾經說:“還是你小時候更乖。”我想我也氣得他們惱火。
孩子的叛逆其實是在提醒我們多放手,安靜地旁觀著。只要沒有突破底線,給他們一定做主的機會,也許會犯錯、走彎路,但是每個人的人生都不一樣,只有他自己體驗過才知道什麼是好的。
兒子青春期時變得讓我陌生,我只有強壓擔心,靜觀其變,從深入介入他的生活中快速退出,心中的失落也是難以言表,但是我知道,必須這樣做才能不傷害母子感情,給他空間,讓他做主,遠離刺頭過好自己的生活,這樣的遠觀生活大概兩年,他慢慢又恢復到以前與我的親密關係了。
用他的話說:“外面的人和事將他的刺磨掉了,於是就不會扎痛親人了。”
我們面對叛逆的孩子,只有靜靜的等待和陪伴,你的花終究還是會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