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德邦HRSaaS

    現在的輿論,把第一學歷炒得很熱,產生了一些比較壞的影響,似乎高考就能“一考定終身”,如果高考沒考好,讀了個普通本科,即便以後再努力,讀了名校的碩士甚至博士,都沒什麼用。

    我想說,不是這樣的。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未來;我們或許無法改變世界,但我們至少應該努力,去改變我們希望改變的際遇。

    這個世界的樂趣就在於:無論你是誰,你都有無限種可能,或好或壞,都取決於你自己。

  • 2 # 問問頻道

    這個問題裡隱含了一個大前提:什麼是好出路?這個大前提很重要。

    傳統觀念認為,找一個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未來娶/嫁一個門當戶對的婚姻合夥人過一輩子,那就是好出路嘍~

    基於這樣的大前提,那麼上二本並不影響,畢竟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幾乎沒有。而找一個門當戶對的婚姻合夥人,就更不影響了,直接找一個學歷相當家境相當的就好了,這樣的相親物件應該不稀缺。

    所以我猜,題主理想中的“好出路”應該不是以上所述。而是在事業上能夠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並有較大上升空間,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未來可以實現財富自由,在婚戀市場上佔有較大優勢。

    基於此,對比上什麼樣的學校,個人的努力和機遇更為重要。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上什麼學校一點都不重要。

    上一個911或285院校,首先接觸的社會資源是不一樣的,佔有一定優勢。重點高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也更受世界500強企業青睞,許多企業甚至立了應聘的學歷門檻,不招收非一本院校應屆生。乍一眼看,重本院校應聘生的確佔絕對優勢。但前提是,你非500強不進?

    500強企業的福利待遇的確高於很多中小型企業,但500強企業分工明細,絕大多數人都只是龐大系統裡的渺小的螺絲釘。第一,可替代性高,每年都有大量同質的應屆生湧入就業市場。第二,許多崗位重複性工作較多,個人較難收穫價值感和榮譽感。我的許多朋友、同學,在進入500強企業3-5年內都面臨職業發展瓶頸,他們大多分佈在快銷行業、金融行業。

    那是不是大部分進入中小型企業的二、三本畢業生就更幸福了呢?非也。他們在剛步入市場的2-3年內,發展十分艱難,公司大小雜事都要打理,工資還不見得高。但正因此,有“好出路”理想追求的那批年輕人,藉此練就了十八般武藝。在畢業3-5年內,他們豎立了自己的職業定位,並用練就的一身本領本在就業市場開出更高的價碼——畢竟,市場真正看重的是創造價值的本領,而不是一紙文憑。

    所以,你的一紙文憑,在初入社會時或許能決定你敲開的是金門銀門還是銅門鐵門;但在3-5年後,決定你收穫金山銀山的,是你的付出和眼界,而不是苟於眼前的知(文)足(憑)。

    所以,無論你現在拿的是什麼文憑,所在的是什麼企業,身處什麼相的崗位,記住自己想要的,並用眼界和努力去敲開另一扇大門,我相信,會有新世界等著你

  • 3 # 別放棄我很肥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望君切莫氣餒!做來過來人,建議幾條可能的出路

    畢業後直接工作-你需要在大學期間增強自己的各種軟實力硬實力(軟實力-口才啊文筆啊知識儲備啊,硬實力-計算機技術,英語口語),然後爭取各種大公司的實習,能去世界500強的企業實力那更好。找工作最關鍵的是就是實習經歷,但是你可千萬不要去什麼肯德基麥當勞做什麼服務員,賺那個幾十塊一天啊!

    考研-努力學習,學好英語和專業知識課,努力考研,你就是三本畢業的,也可以考清華上北大,而一旦你到了那些名牌大學,你會發現,環境就是不一樣,同學的層次啊,說話談吐啊,知識面啊都不一樣!

    出國-還是要學好英語!然後考託福雅思GRE,這是去國外的敲門磚,當然你的專業課也需要拿的出手,只要學習搞上去,全額獎學金也不是問題。

    當然自我創業越是可以的。這個也需要注意,你可千萬不要去開個奶茶店,搗騰倒賣點什麼東西,那些都過時了,不是十年二十年前的了,那是我們父輩們創業的選擇。你現在需要創業,就需要了解這個時代的潮流和風口在哪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線上廣告如何提升轉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