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葉飄刀
-
2 # 林城—布衣
春秋戰國時期,自恃有才能的人,遊走於列國之間,一邊學習、一邊尋找出人頭地的機會是很正常的。政治改革家商鞅是衛華人,後在秦國變法成功,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向。老將廉頗是趙華人,先後在趙、魏、楚三國為將。蘇秦是東周洛陽人,更是遊說六國結成聯盟合力抗秦,而配六國相印。
戰國時期,燕國國力衰弱。燕昭王即位後,為強盛國家而招賢納士,曾築”黃金臺“不惜重金招攬人才。樂毅才學出眾,深通兵法,曾被薦為趙國官吏,為了躲避趙國內亂,便到了魏國。他聽說燕昭王禮賢下士,隨生嚮往之心。正巧一次樂毅為魏出使燕國,昭王十分恭敬,樂毅頗受感動,留在燕國效力。
公元前284年,樂毅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後因受燕惠王中了齊國的反間計,對樂毅猜忌,樂毅投奔趙國,被封於觀津,號為望諸君。
-
3 # Mr馮二
那個時代,是最美好燦爛的時代!
孔子老人家說: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那個時代,人是真正自由的。
習得文武藝,不一定賣於帝王家。
誰願意給我施展才華的舞臺,我就為誰效力;誰看不上我,那就拜拜,天下自有容我之處。
-
4 # 寒夜讀史
春秋戰國時期,人才流動的很頻繁。去別的國家為官為將非常常見,比如衛華人商鞅於魏國求學,最終於秦國出仕主持變法。衛華人吳起一開始是魯國,後來在魏國得魏武侯重用練魏武卒在河西打敗秦國,後來魏文侯上臺以後他因為一些事情離開了魏國去了楚國為令尹執政楚國變法。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蘇秦配六國相印,張儀也同時擔任過秦魏相國。
春秋那個時代,諸子百家思想碰撞,各種學說都需要有平臺施展,大國小國對於人才都是很看重的。
樂毅是因為燕昭王黃金臺求才然後選擇燕國為之效力。有如千里馬遇伯樂,方才有樂毅率聯軍破齊國七十餘城,如果不是那時燕昭王病逝,新的燕王中了反間計,田單哪怕軍事能力再強,跟樂毅對陣估計也是四六開,齊國可能就此沒了。
-
5 # 道可道
不是樂毅替燕國出頭,而是隻有在燕國,樂毅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春秋戰國時代,或者說每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都如後來馬援所說“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無非是“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
-
6 # 詩尚凝寒
謝邀。首先從國家概念上分析。早期的封國是貴族的封國,故以國為氏。據史書記載可查的西周封國有170多個,到了戰國時期樂毅時代只剩十幾個。普通計程車、農、工、商並不忠於某一個大國,因為各個大國都是兼併小國而成的。戰國時人士流動極大,所謂良禽擇木而棲,不勝列舉。
-
7 # 終極生命體
樂毅是名將嗎?不是,他只不過是借力打力,這才打贏了強齊,如果他真的是名將,就應該一對一的與強齊單挑,打贏了,才算是名將
回覆列表
這個在春秋戰國時期,實在是太正常了,有本事的人遊走各國,希望得到賞識。
和孫武並稱的吳起,不是魏華人,但成就了魏國在戰國初期的強盛。
幫助秦國變法圖強的商鞅,不是秦華人。
更有甚者,類似蘇秦一類的一個人掛六國相印的逆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