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麥克阿瑟我們並不陌生,這位習慣叼著菸斗的美國五星上將曾在北韓戰場上開展了“仁川登陸”這樣的經典登陸戰,儘管他因為最後被志願軍戰士打得落花流水而被撤了職,可我們並不能否認西點軍校學霸出身的麥克阿瑟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官。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五星上將”,日後的美國總統,卻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丟下了自己在菲律賓的上萬名士兵和7萬的多盟友,自己坐著魚雷艇跑到了澳洲,而被他丟下的8萬多美菲聯軍在他離開後遭到了日軍的血腥屠殺。
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偷襲了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就此爆發。當珍珠港遭遇襲擊的訊息傳到駐紮在菲律賓的美軍統帥麥克阿瑟這裡時,他卻出現了一種迷之自信,他拒絕了手下提出的派出空軍襲擊日軍在臺灣島機場的建議。而在12小時後,日本人的飛機就從臺灣島以及其他日本佔領島嶼上起飛了,並將無數炸彈扔在了毫無準備的美華人頭上。
透過兩日連續不斷的轟炸,日本人摧毀了美軍一半以上的重型轟炸機和三分之一以上的戰鬥機,這無疑狠狠打了麥克阿瑟的臉。而美軍的損失還遠不止這些,失去空軍的掩護後,美華人在菲律賓的艦隊成為了日本轟炸機面的活靶子,而在珍珠港事件中受到重創的太平洋艦隊也失去了支援菲律賓的能力。因此,美軍在南亞的艦隊不得不成批的撤往澳洲。至此,麥克阿瑟和他在菲律賓的軍隊們徹底失去了制空權和制海權。
12月10日,在無數飛機和軍艦的掩護下,日本人開始登陸菲律賓本土。而在這種關鍵的時刻,麥克阿瑟又連續的發出了錯誤的指令。當無數日本人湧上呂宋島後,麥克阿瑟犯了第一個錯誤,他將美軍和菲律賓軍隊分開進行了部署,而日本人果斷的抓住了這次機會,對著基本沒有戰鬥力的菲律賓軍隊展開了瘋狂的進攻。沒有任何意外,菲律賓軍隊的方向迅速被擊穿了,可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成批潰逃的菲律賓士兵嚴重影響了美軍計程車氣。這之後失去意志的美軍再也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只能在日本人的進攻下瘋狂後退。
在原本的作戰計劃中,如果美菲聯軍的作戰不利,麥克阿瑟將帶領士兵們退入工事齊備,物資充足的巴丹半島。可是就在日軍發動下一波進攻之前,麥克阿瑟突然否決了這一作戰計劃,再次迷之自信的他還固執的認為他的軍隊能夠守住整個呂宋島。然後,日本人再次打了麥克阿瑟的臉,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日軍的陸軍肆無忌憚的向美軍發動進攻,打的美軍毫無還手之力。在這種糟糕的形勢下,麥克阿瑟不得不倉促的執行後撤巴丹島的計劃,可這時被動的撤退已經完全失去了之前的意義,無數物資都沒來得及轉移到巴丹島,這也直接導致了後來美軍被日本人屠殺的慘劇。
1942年1月2日,馬尼拉失守,1月9日日本人開始進攻巴丹半島。在進行了三個月的慘烈抵抗之後,三月十二日,麥克阿瑟留給了他的戰友們一句“我還會回來的”,然後就丟下了自己計程車兵們,自己坐著魚雷快艇逃出了日軍的包圍,並繞道前往了澳洲。而在他走後不久,他的繼任者溫賴特在走投無路後選擇了投降,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殘忍的日本人並沒有放過這些已經放下武器的俘虜,在經過了“巴丹死亡行軍”以及無數的折磨虐待後,最終存活的美軍十不足二,可見其命運的悲慘。
提起麥克阿瑟我們並不陌生,這位習慣叼著菸斗的美國五星上將曾在北韓戰場上開展了“仁川登陸”這樣的經典登陸戰,儘管他因為最後被志願軍戰士打得落花流水而被撤了職,可我們並不能否認西點軍校學霸出身的麥克阿瑟是一個優秀的指揮官。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優秀的“五星上將”,日後的美國總統,卻在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丟下了自己在菲律賓的上萬名士兵和7萬的多盟友,自己坐著魚雷艇跑到了澳洲,而被他丟下的8萬多美菲聯軍在他離開後遭到了日軍的血腥屠殺。
1941年12月7日,日本人偷襲了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就此爆發。當珍珠港遭遇襲擊的訊息傳到駐紮在菲律賓的美軍統帥麥克阿瑟這裡時,他卻出現了一種迷之自信,他拒絕了手下提出的派出空軍襲擊日軍在臺灣島機場的建議。而在12小時後,日本人的飛機就從臺灣島以及其他日本佔領島嶼上起飛了,並將無數炸彈扔在了毫無準備的美華人頭上。
透過兩日連續不斷的轟炸,日本人摧毀了美軍一半以上的重型轟炸機和三分之一以上的戰鬥機,這無疑狠狠打了麥克阿瑟的臉。而美軍的損失還遠不止這些,失去空軍的掩護後,美華人在菲律賓的艦隊成為了日本轟炸機面的活靶子,而在珍珠港事件中受到重創的太平洋艦隊也失去了支援菲律賓的能力。因此,美軍在南亞的艦隊不得不成批的撤往澳洲。至此,麥克阿瑟和他在菲律賓的軍隊們徹底失去了制空權和制海權。
12月10日,在無數飛機和軍艦的掩護下,日本人開始登陸菲律賓本土。而在這種關鍵的時刻,麥克阿瑟又連續的發出了錯誤的指令。當無數日本人湧上呂宋島後,麥克阿瑟犯了第一個錯誤,他將美軍和菲律賓軍隊分開進行了部署,而日本人果斷的抓住了這次機會,對著基本沒有戰鬥力的菲律賓軍隊展開了瘋狂的進攻。沒有任何意外,菲律賓軍隊的方向迅速被擊穿了,可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成批潰逃的菲律賓士兵嚴重影響了美軍計程車氣。這之後失去意志的美軍再也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只能在日本人的進攻下瘋狂後退。
在原本的作戰計劃中,如果美菲聯軍的作戰不利,麥克阿瑟將帶領士兵們退入工事齊備,物資充足的巴丹半島。可是就在日軍發動下一波進攻之前,麥克阿瑟突然否決了這一作戰計劃,再次迷之自信的他還固執的認為他的軍隊能夠守住整個呂宋島。然後,日本人再次打了麥克阿瑟的臉,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日軍的陸軍肆無忌憚的向美軍發動進攻,打的美軍毫無還手之力。在這種糟糕的形勢下,麥克阿瑟不得不倉促的執行後撤巴丹島的計劃,可這時被動的撤退已經完全失去了之前的意義,無數物資都沒來得及轉移到巴丹島,這也直接導致了後來美軍被日本人屠殺的慘劇。
1942年1月2日,馬尼拉失守,1月9日日本人開始進攻巴丹半島。在進行了三個月的慘烈抵抗之後,三月十二日,麥克阿瑟留給了他的戰友們一句“我還會回來的”,然後就丟下了自己計程車兵們,自己坐著魚雷快艇逃出了日軍的包圍,並繞道前往了澳洲。而在他走後不久,他的繼任者溫賴特在走投無路後選擇了投降,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殘忍的日本人並沒有放過這些已經放下武器的俘虜,在經過了“巴丹死亡行軍”以及無數的折磨虐待後,最終存活的美軍十不足二,可見其命運的悲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