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星一號
-
2 # 京北京五行八字大能幫
各元素最早是從重原子元素開始的,原子越重形成越早,較輕元素時間要晚,氫元素最後產生。
這樣太陽這些燒氫的星體也是氫元素產生後產生的。一開始,星團裡本有大爆炸所有元素。
至於後來超新星爆炸,也大多是早期現象。實現能量均勻的過程。
至於今天的超新星爆炸,多與黑洞,白洞整合能量有關。只不過是宇宙的漩渦現象。調節宇宙內能量的過熱分佈。而且我們太陽系與漩渦區非常遠。影響不大。
相關內容
- 說太陽系源起來自於一次超新星爆炸,那爆炸的超新星要麼成中子星要麼成黑洞,在哪裡?
- 黑洞為何會出現?它的誕生與超新星真的有關係嗎?
- 太陽系的公轉是往銀河系內部飛還是銀河系外部飛,你怎麼看?銀河系有黑洞嗎?
- 黑洞向外輻射質量減少到臨界值會發生爆炸變成中子星、白矮星嗎?是否被觀測到過?
- 距離太陽系最近的黑洞有多遠?什麼時候會把太陽吞噬?
- 太陽系附近是否存在有可能造成超新星爆炸的恆星?是否會影響地球?又有多大影響?
- 太陽系存在黑洞嗎?
- 黑洞中心有沒有可能還是中子星,只是質量大到形成視界,你怎麼看?
- 恆星演化的最終結果只能是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嗎?是否存在爆炸後徹底被摧毀的情況?
- 幾十億年後太陽能量耗盡,會不會成為黑洞吞噬太陽系?
由於宇宙在早期基本上就只有合成氫和氦元素,而包括地球、太陽在內的各種太陽系天體都包含一定量的重元素,這意味著形成太陽系的星雲並非全部來自宇宙早期。雖然宇宙最初沒有條件合成重元素,但在大質量恆星的核心,那裡有極高的溫度和壓力,有條件合成出重元素。而當大質量恆星死亡之時將會爆炸為超新星,透過中子俘獲過程,還能進一步產生更重的元素(最近發現,雙中子星合併也可以)。
在太陽系形成之前,太陽星雲附近出現了超新星爆發事件,重元素隨著爆炸衝擊波注入太陽星雲中。這種強大的能量壓縮太陽星雲,進而引發太陽的形成,隨後是行星等天體的形成。正是由於來自超新星的重元素,地球生命才能演化出來。
根據大質量恆星的演化規律,當時的那顆超新星將會殘留下中子星或者黑洞,並且那時就在太陽星雲的附近。然而,太陽系以及那顆超新星的殘骸並非靜止在銀河系中,而是繞著銀心旋轉。太陽和那顆中子星或者黑洞並沒有存在很強的引力關係,所以經過將近50億年的時間之後,它們在繞著銀心旋轉數十圈的過程中早就分散掉了。此外,如果那個超新星殘留天體真的在目前的太陽系附近,我們應該會探測到異常的效應,但實際上並沒有。
目前已經發現的最靠近地球的黑洞是位於2800光年之外的A0620-00,它的質量約為太陽的6.6倍,屬於一個雙星系統。目前已發現的最靠近地球的中子星是位於400光年之外的RX J1856.5-3754,但它的年齡大約只有100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