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醒韭歌

    對於老人來說,最好的服務,確實不在電腦上,而是在銀行網點。老人喜歡看得見找得著、問得到。而且老人時間比較充裕,願意一路公交到銀行網點溜達一圈,還樂意和態度好的客戶經理嘮嗑。

    首先儲蓄國債就被稱為安全理財,下面這些銀行銀行任何網點都支援。

    其中憑證式儲蓄國債是櫃面購買,有紙質憑證,到期後到網點取錢。電子式國債沒有實體憑證,到櫃面辦卡,開立儲蓄國債賬戶,購買國債就記在這個賬戶裡。

    二是銀行自己發行的理財支援網點支援直接購買,而且目前是必須到網點開卡、做風險評測。

    銀行服務好這話還不是我說的,是我家80歲一位老爺子說的,因為他居然沒讓我一路陪同,自己悄悄就坐著公交車,跑到一家銀行去買了理財。原本擔心老人到網點各種溝通不暢,沒想到網點出了兩個工作人員,現場幫老人打理好了。

    銀行理財風險等級一般根據理財產品的投資範圍、風險收益特點、流動性等不同因素來設定,包括謹慎性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性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以及激進型產品(R5)。 R1和R2,投資範圍相似,多數是銀行間、交易所市場債券、資金拆借、信託計劃以及其他金融資產等。對於老人來說,買理財風險等級不要超過R2。

    當時我家老人先是自己打了客服熱線,問到了最近的銀行網點。

    去了之後,掏出一張5w支票說要買理財,把大堂經理都驚到了,說家裡人都不陪你來的嘛?

    一聽說老人要買理財,其實銀行不是很推薦,因為很多老人對於理財的性質、風險都缺乏基礎知識,即便雙錄(錄音錄象),事後也經常出么蛾子。

    當時銀行經理推薦了一款收益相對低一點的存款產品。

    倒是我們家老人自己給銀行吃定心丸了,說家裡人已經給我理財科普了,理財不是存款,沒有保底保本的說法,不過這個就好像是我給病人做手術(老人退休前是主任醫師),雖然我肯定是盡力的,但我也從不和病人承諾說手術百分百成功。你們這個xx理財我看了是中低風險等級。

    估計銀行經理們聽了快感動哭了。

    接下來的服務態度老人還是滿意的,對於雙錄也比較接受,一個銀行員工見證籤理財協議,一個銀行員工做雙錄。

    老爺子最後依然不開網銀,這我是不太理解的,而依據他自己的想法,反正網點又不遠,一年也沒那麼多需要操作的時候。有事兒那就去一趟唄。

  • 2 # 絕對保單

    老年人一般不再掙錢,有的有養老金,有的只能花自己的積蓄,抗風險能力很小,所以一定要選擇穩定靠譜的投資方式。

    如果資金量還不小,不如二三十萬靠上,可以選擇銀行的大額存款,透過利率上浮,跑贏通脹一般不在話下,有些老人也會買國債,也很靠譜。

    不用電腦操作,一般就只能去銀行櫃檯,要小心的就是不要讓櫃員忽悠著買成保險。不是保險不好,而是保險的流動性太差,銀行存款萬一急需用錢大不了不要利息,本金還是有保證的,銀行保險如果中途退保,損失的比例可能會氣的老人心臟病發作。不要相信保單抵押貸款,利息遠超自己的保險受益之外,就是老人沒有其它的收入來還上這筆貸款,最終的結果等同於退保。

  • 3 # 富媽曉慶

    投資理財一般分成以下型別:保守型、穩健性、激進型三種。老年人的情況有所差異,勿可一概而論,保守型和穩健型或者介於兩者之間的投資策略比較適合老年人。

      保守型:銀行定期以及活期存款。這項組合對於老人說必不可少,因為老年人因為身體等原因急需用錢的機率比較大。銀行理財產品以及企業債券需要鎖定期不能提前取錢,這樣限制了老年人用款的靈活性。不過,銀行存款務必寫上老人自己的名字,切勿因為圖方便,寫子女甚至保姆的名字。

      保守型和穩健型混搭類:銀行理財產品以及企業債券。必須強調的是:老年人務必要購買國有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債券也應該選擇銀行櫃檯上購買的品種。而不是非正規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至於P2P網路理財、高利貸企業絕對要敬而遠之。

      穩健型:基金以及藍籌股票。隨著全社會平均壽命提高以及知識化老人群體的不斷壯大,盲目排斥老年人投資基金以及穩健型藍籌股,有悖於老年人的社會需求以及社會多樣性宗旨。世界級股神巴菲特已經八十多高齡,仍然在股海中搏擊。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無論是開放式基金,還是封閉式基金,均有投資風險,基金下跌30%左右的例子比比皆是。股票的風險更大,在熊市途中,即使是藍籌股同樣具有暴跌的風險。

      老年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弱,風險比較高的股票不大適合老年人,相對來說,基金和保險是比較適合老年人的理財方法,雖然它們的收益沒有股票那麼高,但是風險也遠遠小於股票,比較穩妥。

      當然,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可以把一部分的錢存入銀行、一部分錢買基金、一部分錢買保險,至於各部分分配的比例,就看當事人的生活狀況和心理預期了。

      如果老年人對理財知識不大明白,可以問一問子女,或者上網學習相關知識,活到老,學到老。

      缺乏基礎金融知識的老年人,不建議入市購買基金和股票。更勿能輕信所謂的“股市名家”推薦股票。還有購買大量“保健品”返還旅遊專案返還現金等等,更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現在既有營銷員“洗腦”方式推銷;又有女導購“溫柔陷阱”,以關心老年人為幌子,柔性推銷“天量、天價”保健品。此類現象不僅老年人必須引以為戒,而且子女也應該多多提醒。子女說服老人最好的辦法,乃“常回家看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理解組建團隊和企業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