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但行齋
-
2 # 學林金喜鵲
此話不完整,應該說“為人之本孝義忠”,這是三個層面的人際關係,即家庭、社會、國家,完整了包含了人一生中的人際範圍。
一、為什麼說“為人之本孝義忠”。人生,其實極簡單,無非就是幸福快樂,一切以“幸福快樂”服務,脫離了“幸福快樂”這個核心,任何人生將毫無意義。而“幸福快樂”就來自於“孝義忠”,即家庭、社會、國家,任何人都沒有例外,任何人一輩子都必須做好“孝義忠”這三個課題。
二、“孝義忠”的哲學思考。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整體,“孝義忠”也不例外,絕不是單行的孤立的,先是立孝立義立忠,再是可孝可義可忠,最後方是行孝行義行忠,三個動作一氣哈成才是圓滿的幸福快樂,否則幸福快樂將是不完整的。
三、如何做好“孝義忠”三課題。首先國家重視,努力建設“孝義忠”文化、道德、法律,再是社會的共同努力,促進“孝義忠”良好風尚,最後是家風的建設,根據各家庭的具體情況,建設鮮明的特色的個性的理性的家風。
其實,以上理念也是“紅佛書院”文化理念內容。
(蔣榮清,2019.9.25)
-
3 # 小號哥
我認為有一定道理,有人認為應該是孝,實際上他沒有完全理解忠義的含義。忠就是忠誠忠心,它是指對上級,長者的尊重,服從。而義就是講義氣,實際上義字中就包含孝的概念。我們對某人講義氣的前提是受這個人的恩愛,所以我們要報答,這就接上了我們受父母養育之恩,所以我們要講義氣要報答。
但是忠義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符合國家,民族的忠義要講,反之就應該拋棄。
例如領導貪汙了,那麼下屬就應該檢舉揭發而不應該包庇。還有黑社會帶頭大哥要作壞事,那麼底下的小弟如果不問青紅皂白一味講義氣,那他離犯罪就不遠了。
所以孔子說的忠義應該是屬於正義的概念。
為人之本是忠義這個說法不對。
《論語》在第一篇就透過有子的口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孔門弟子說,有子之言似夫子。意思就是說,有子說的話像老師說的話。這也就是說,《論語》裡面的這段話,完全代表孔子的觀點。
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是“仁”,仁者愛人。愛人表現在與君的關係上就是忠。忠很重要,但它是基於孝弟產生的,而義的本義是做應該做的事。一個講義的人很重要,但與忠這個概念不是一類。而忠的含義,如今與過去比擴大了許多,其適用範圍已不侷限於上下級關係,如忠於國家,忠於事業,忠於職守等。
孝敬父母,這是從自然之道而來的。一個人為人做到了孝弟,他就不會胡作非為。儒家將其視為做人的根本,符合常情,平時人們好說,不能跟對父母不孝順的人交朋友,理由是,父母是對他恩德最大的人,他對父母都不好,難道還會對父母以外的人有真心?從歷史上看,忠臣都是孝子;從現實中看,忠於國家,忠於事業,忠於職守的人也都是孝順父母的好兒女。
所以說,孔子的本意是孝弟才是為人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