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向南我向北
-
2 # 天天有希望
這首詩是陸游寫的,在滬教版的三年級語文教材中。全詩內容如下: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其二
宋 · 陸游
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譯文是:三萬里長的黃河向東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華山聳入雲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壓迫下眼淚已流盡,他們盼望著王師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他的詩多體現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記憶最深刻的是陸游的《示兒》這首詩: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洲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祖國未統一,死不瞑目啊。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宋)陸游
三萬裡河東入海,
五千仞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
南望王師又一年。
註釋:
1、將曉:天將要亮。
2、籬門:用竹片或竹竿編的門。
3、三萬裡:長度,形容它的長,是虛指。河:指黃河。
4、“ 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計算長度的一種單位,八尺為一仞(一作七尺)。
5、嶽:指西嶽華山。嶽:指北方泰、恆、嵩、華諸山,一說指東嶽泰山和西嶽華山。
6、摩天:碰到天。摩:摩擦、接觸。
7、遺民:指在金佔領區生活卻認同南宋王朝統治的人民。
8、淚盡:眼淚流乾了,形容十分悲慘、痛苦。
9、胡塵:指胡人騎兵的鐵蹄踐踏揚起的塵土,指金朝的暴政。胡:中國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泛稱。
10、南望:遠眺南方。
11、王師:指宋朝的軍隊。
詩題意思:
秋天的夜裡,天快要亮的時候,走出籬笆門,忽然對面吹來一陣涼風,心中產生一股傷感,於是寫下這首詩。
譯文:
三萬裡黃河東流入大海,五千仞華山高聳接青天。鐵蹄下遺民欲哭已無淚,盼望官軍收失地又一年。
歷史背景:
南宋時期,金兵佔領了中原地區。詩人作此詩時,中原地區已淪陷於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時愛國詩人陸游被罷斥歸故鄉,在山陰(今浙江紹興)鄉下向往著中原地區的大好河山,也惦念著中原地區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夠儘快收復中原,實現統一。
作者簡介:
陸游,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勤於創作,一生寫詩60年,儲存下來就有 9300多首。詩的題材極為廣泛,內容豐富,其中表現抗金報國的作 品,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精神。詩的風格豪放,氣魄雄渾, 有《劍南詩稿》、《放翁詞》傳世。
寫此詩時,愛國詩人陸游被罷斥歸故鄉,在山陰(今浙江紹興)鄉下向往著中原地區的大好河山,也惦念著中原地區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夠儘快啟用良將,收復中原,實現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