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蛋科夫斯基

    真空指的氣壓低於一個大氣壓的狀態,估計題主說的是太空中沒空氣的真空吧。

    其實在人類發明火箭之類的航天器之前,大概就已經知道外面沒有空氣了。因為地球上有高山,人登上高山,會發現呼吸困難。後來又有了氣壓的概念,又有了熱氣球。這時人們發現高度越高,空氣越稀薄。

    所以就可以推匯出來,如果非常非常高,那麼就沒有空氣了。

    之後的飛機啊,氫氣球啊,都有高度極限,人類也就更確定再高的地方氣壓就超級低了。

    再後來啊,德國的V2火箭就上天了。1946年,在美國的德國科學家們給V2火箭上綁了個照相機,飛上去拍了張照片。這就是人類第一次從外面看自己的星球。

    之後也是這幫德國科學家,比如韋納·馮·布勞恩,幫著在美國設計建造了土星五號運載火箭,帶著阿波羅去月球拍照片。

    對,其實是一幫人。

    好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除此之外,人類之前還給地球外面的“東西”起了個名字叫以太,起初以為光的傳播也需要介質,後來發現沒有以太這種東西。但是不保證今後還能發現什麼。

    目前沒有已知的任何空間不存在任何物質和能量,外太空只是自然界中最接近理想中真空的地方。

  • 2 # 賽先生科普

    實踐加推測。早在17世紀,人們就發現了大氣壓的存在,並且托里拆利還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水銀氣壓計。

    之後還有著名的馬德堡半球試驗,實際上當時人們並不相信託裡拆利所說的氣壓,後來馬德堡的市長格里克為了支援托里拆利,親自策劃了這場實驗。

    當有了氣壓這個概念後,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我們現在都知道氣壓隨著高度遞減,而早些的人們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呢?

    很簡單,如果他們爬山,只需要把氣壓計往上一擺就行。而氣壓下降,就表明這地方的空氣分子少,空氣變的稀薄了。

    後來當人們有了熱氣球之後,就更加方便了,因此早些的人們就透過這些途徑加上數學計算來推測,在數十上百公里高的地方,空氣將極度稀薄。

    後來火箭出現,帶著儀器上去兜一圈,果然外太空非常接近真空。

    期待您的點評和關注哦!

  • 3 # 科學薛定諤的貓

    廣義上認為宇宙太空的範圍是距離地球400千米高度以外的區域,狹義上認為超過100千米之外就算太空區域,因為在100千米的高度,大氣已經非常稀薄了,只有地面的1%。人類沒有來到太空之前確實不知道太空是真空環境,蒙哥爾費兄弟在1782年發明了熱氣球,透過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實現升空,有一次熱氣球上乘客因為呼吸困難缺氧而死亡,這才意識到原來隨著高度的增加,呼吸會變得困難,是因為空氣氧氣變得稀少,當然那時候大家並不知道真空和氧氣這類概念,只能說算作一種生活經驗吧,並不能說是某個人發現的。知道了高空的空氣隨高度逐漸遞減,按照這個道理來推斷地球之外的宇宙空氣含量應該是為0了。此外,隨著火箭的發明,人類才能夠真實地接觸到太空,透過儀器檢測到太空的真實環境近乎於完全真空,每立方米大約只有4個微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旅遊要記住哪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