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貓頭鷹km

    這麼打個比方:以前沒有把牛糞的價值算入產值,近幾年算進去了,資料一下子增加了,但牛糞每年都是那麼多,所以增長停滯。用這種笨辦法解決大選中支援率問題,也就是印度能這麼做,因為文盲白痴多。外人都在看笑話。問題是騙了選民以後,穆迪自己也信了,這就麻煩了。

    印度總想著彎道超車,人慫志大無才,會點小聰明,還欺軟怕硬。這樣的鄰居是危險的,冷不丁趁你大意咬掉你一塊肉,等你拳頭舉起來,他又一副慫樣裝可憐。

  • 2 # 錦繡中源

    印度經濟增長本來就不穩定,容易大起大落,在2017年的時候因“廢鈔令”的影響,印度經濟增速也曾經回落到6%之下。今年以來,印度經濟有加速放緩的趨勢,其一季度今年增速跌破6%,為5.8%;二季度則繼續下滑至5%,創下了莫迪上任以來最慢紀錄。

    印度經濟高增長光環褪色,各項經濟資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放緩,投資、就業、消費處於下行態勢,製造業、服務業、建築業、農業等主要經濟指標也持續低迷。國際評級機構也開始紛紛下調對印度經濟增長預期,比如高盛集團和花旗集團將印度2020財年經濟增長預期由7%左右下調至6%。莫迪曾誇下海口,提出到2024年,將使印度成為5萬億美元的經濟體,現在看來希望越來越渺茫了。

    莫迪上任以來,印度經濟增速由此前的4%~6%一躍到7%之上,2014~2018年,印度經濟增速分別是7.4%、8%、7.1%、6.7%和7.4%,年均增速達到7.3%,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當中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一時間風光無限,但取得這樣的高增長也不見得印度經濟就那麼好。

    在這短短几年裡,印度已經兩次修改GDP統計方法了,被很多經濟學家質疑,而且把牛糞羊糞計入GDP更是成為我們茶餘飯後調侃的話題。印度每修改一次統計方法,經濟增速就有不同程度的上修,比如2014年印度經濟增速只有4.7%,但透過新方法計算,被上修至6.9%,第二次修正後又提升至7.4%,如果按照原來的統計方法計算,過去幾年印度經濟增速可能也只有5%~6%左右。這一次印度經濟再度放緩,不知道它又有何大招?

  • 3 # 愛之育之

    印度經濟增漲率,在大國中表現不俗。

    但是莫迪要求經濟更快更早地超過中國。

    誇下海口,放了衛星,用了嘴炮。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為了趕超中國經濟增漲率,各級官員費老大勁兒。

    凡是能湊上數字的。

    都算GDP。

    狗屎要算GDP。

    豬糞要算GDP。

    牛尿要算GDP。

    七算八算今年上半年的GDP增漲率百分之五點八。

    忙了半天也沒勝過中國。

    氣死了莫迪。

    看來下半年莫迪必須出狠招。

    雞鴨狗貓驢馬兔鵝的屁不能漏算。

    凡此種種決不許漏算。

    這樣下半年就能發個大衛星。

    出個大驚喜!

    這樣莫迪心花怒放。

    故,莫迪領導下的印度迅速超中趕美。

    成為宇宙霸主。

    #凌遠長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學習差,家長幫著孩子一直努力也沒起色,是一種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