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普通的李老師
-
2 # 陪讀大叔
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確實是用心良苦,但儘管這樣去為孩子付出了,卻沒能見到孩子學習成績的提升,很多家長由此認為是孩子愚鈍,卻很少家長去反思自己的方法。
家長幫孩子在學習上的努力,大部分家長就是陪著孩子做作業,給孩子指導疑難作業,卻很少在家庭的學習氛圍、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的學習方法和計劃等方面,給孩子做到真是有效的幫助,沒能在根源上解決問題,家長再累又有何用呢?
家長是用有限的課本知識在教孩子做作業,而不是在實施一項家庭教育的工程,家長自身沒有方向,沒有計劃,只是發現孩子作業不會做了,再出來給孩子輔導一番,這樣並不能培養孩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孩子始終沒有具備學習能力,家長的一切付出都是徒勞的。
如果家長在輔導孩子無效或效果不好的時候,不會去認為是孩子不開竅,不會急於把孩子送進補習班,而是家長自己去反思一下家庭教育的失敗根源,可能就會促使家長去學習如何教育孩子,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是一門學問,教育孩子是要講究方法的,那麼孩子才算是幸運的,才有機會得到家長的有效幫助。
-
3 # 啟蒙的智慧
孩子學習差,家長努力也沒起色,這種情況就說明家長的努力根本沒有用到點子上,說個俗話來說,就是努力白費了,為什麼努力會白白費了?就是家長的努力方向錯誤,首先要分析一下孩子學習差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只有找到了原因,並且有切實可行的針對原因的行動,家長的努力才會見到作用
如果沒有有效的具體方法,做再多的努力,也沒有什麼成效,同時還會增加孩子和家長兩個方面產生挫敗感
每個孩子的自身潛質和接受能力等都有差異,孩子學習差,家長在不斷幫助努力的情況下依然無起色,這種感受大概包括無奈、心急、煩惱和崩潰等方面吧。
說下我們補習班裡一個三年級同學的情況。
一個男孩子,特別沉悶的那種,人長得比較瘦小,而且比較秀氣,以致於我前面幾個月一直以為他是個小女孩!他是那種同班同學在半小時內寫完作業,他卻能磨磯三四個小時都寫不完的那種,除了不會的原因之外,還有本身的個性和習慣因素。有時候我們老師一有空,就趕緊坐在他旁邊教他,但是這孩子還不服教呀,給他講個作文吧,看他自己寫的一個女孩長著大大的眼睛,軟軟的臉蛋,櫻桃小嘴,心想引導下他讓他多寫幾句吧,就問他“那你覺得這個女孩是不是很可愛呀?是不是想跟她一起玩呀?看你描寫得她長得那麼好看”,人家說“不 可愛,不想跟她玩”,好吧,那就尊重你感覺,寫一句類似“雖然她長得好看,但我覺得她太小了,不適合跟我玩,等她長大再帶她玩”這樣的句子,他又說“等她長大了我也不想跟她玩”。老師讓寫個去外面遊玩的作文,問他假期去了哪裡玩,他說去了公園,然後引導他描寫公園的景色,他說我沒看!讓他描寫下玩的具體事情,他說到那就回來了,啥也沒玩!最後終於說了句跟奶奶踢球了,好,寫踢球的情況吧,他說踢了一下就回來了!這小孩讓每一個老師都有了教不下去的感覺,引導不了啊!我估計他的家長應該也有類似的感覺吧。據說他的爸爸一直幫他輔導,情況跟在我們這裡差不多。他的媽媽則是沒有耐心幫助他,對他非打即罵。
個人感覺即使孩子成績差,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家長要做的除了和孩子一起努力外,還應該尊重他們,學習成績不是人生的全部,除了學習,他們一定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優點,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要做的重要事情都是多多發現他們的優點,鼓勵他們,陪伴他們,適當的時候也可以和他們一起分享心中對他們成績的感受,鼓勵他們勇敢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說不定就找到成績差的根源了。